名胜地内的演出,和外国女人结婚对现在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一百多年前那确实是一件很不一样的事,陕西省万荣县有一个李家大院。
李氏一族曾经是清后期到民国时期的晋南首富,200多年前开始建造的李家大院现今已经成为当今一个著名的景区,平时游客已经是络绎不绝,节假日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名不经传的闫景村也热闹了起来,来此地游李家大院品万荣美食小吃也就成了一个必须的程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10个万荣特色小吃,能否吸引到你。万荣县地处稷王山区,这里自古就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传统的农业生产便是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近些年大地大力进行产业调整,大面积的苹果种植成为主业,黄土塬上的大葱种植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名的万荣名吃,“蒸菜”便是以大葱为食材,上边覆盖一层薄薄的五花肉片,上锅用大柴火蒸制而成,吃上葱香伴有肉香,让人回味悠长,万荣人常以此为荣,津津乐道,外乡人吃过当然也是赞不绝口。
说起北方农村的美食小吃自然绕不开“炸油糕”,以面食为主的万荣人炸出的油糕风味独特,炸油糕的高手如林,不胜枚举,今年春天当地特意举办了一次万荣油糕大赛,名列冠军的就是这家“杨超油糕”,一家四口全以炸油糕为业,景区的摊位上当然会有一席之地,杨超油糕,皮脆里嫩,香甜可口,是老少咸宜,名气很大,没有招牌,人们也能找见他的位置。
山西晋南的特色小吃炒凉粉比较常见,但万荣人却把凉粉与馒头炒在一起,把面食做出了花样做到了极致,农村人上集赶会喜欢都吃上一碗炒凉粉,然后泡搅拌上馒头,浇上油泼辣子,吃上才很有味道,聪明的万荣人发明了“凉粉炒馍”,就成了一道美食小吃,人们省去了拌馍块的麻烦事,并且吃起来会更有味道。这位叫王鸿润的中年男子便是典型代表,一个集市下来能卖300多碗。
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万荣人适应能力很强,发明自然不在话下,“油炸土豆片”也就应运而生,金黄色的土豆片穿成一个个大串,入油锅炸制,捞出来就像一个一个的钱串串,寓意美好,撒上调料,吃着别有风味,特别受年轻人的喜欢。
农耕文明的晋南稷王山区,主食当为面食,巧手的万荣女人们,做出了各种花样,原本在夏天吃的“煎饼”,现在也流行与四季。据这位7旬的大妈说以前人就是用个小铁板烙制,是招待客人的美食,平常是很难吃到的,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随时都可以吃上,她已经在景区卖了5年多了,2元钱一个,生意很火爆。
景区的广场上忽然闻到了一股烤红薯的香味,红薯的吃法一般多为蒸制,其次可以下锅熬汤,当然烤红薯最香,但是比较费功夫,弄不好还会烧糊,从前农村人大多数只是在冬季利用取暖炉的预热烤制,现今万荣人把这个美味当成了一种生意来做,一年下来也会有10多万元的收入。这位小哥的碳火炉子里还烤着玉米,独特的发明是不是让你想起了童年,在野外搭柴火烤玉米的回忆,也许里边还有被大人打屁股的故事。
“饼子加肉”在当地街头经常见到,景区里自然是少不了的美食,万荣县与稷山,临猗,河津,盐湖区相邻,饼子的形状受到邻居的影响,有圆形和月牙形,可是制作方式基本一样,金黄色的外皮,外焦里嫩,加上特制的卤肉,咬上一口满嘴香味,很受民众喜欢,吃了数千年,余香不断,代代相传。
近些年外地的小吃美食也传入了当地,烤羊肉串的摊位上,这位小哥特意推出了烤馍片,把孜然,胡椒,辣椒面,花椒面和食盐等制作成混合调料,洒在馍片上,吃着很过瘾,是年轻人喜欢的口味。
万荣人也和北方农村人的饮食习惯大体一样,都很喜欢吃羊肉泡馍,不同的是他们更喜欢用一个大铁锅来制作,俗称“海锅”,一碗一碗的从锅里舀出粉条,豆腐,与羊肉,然后泡上麻花或者饼子吃,当然“羊油泼的辣椒”是最后提味的必需品,不知道你能不能适应,反正老人们最喜欢这口了,想必一定很香很香,羊膻味很特别。价格从10元一碗起步,分为普通和优质。
这是一个炸制芝麻球的摊位,油炸食品在传统的小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流传千年不衰,花样繁多,尽管现在饮食专家不提倡多吃油炸食品,可是它的美味是很多人难以抵挡的,并且不时的推出了新产品,让人欲罢不能。图片上这两位美女的产品食材里还用上紫薯。
万荣美食好吃吸引了游客,逛完李家大院便坐在小吃摊前开始享受美味,节日里游玩中品尝美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整齐划一的小吃一条街给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可喜的看到光盘行动在这里也执行得非常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把万荣的文化和名吃带回了各地的同时,也把万荣人的精神文明传播到了四面八方。
历史的天空中,李家大院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云彩,它在万荣的的历史中留下了一段故事,我们相信只有万荣的特色小吃将会在历史天空飘向远方,永远散发着特有的清香,回味悠长。各位,这样的特色美食您吃过几种?和您的家乡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