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芋头包,
这是沙县区下毛镇一带的风俗习惯。
芋头包,
也叫芋头饺子,芋头饺子。
为了沙县,特别是沙茂一带的传统食物。
2000年9月,
沙县芋包被中国烹饪协会
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沙县芋包尤其夏茂芋包独具特色,名闻遐迩。夏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出产的芋子品质良好。每年进入农历七月后,新芋上市,心灵手巧的夏茂主妇们,便花心思将芋子加工成各种美食。用夏茂生产的芋子制成的芋包皮,可做到滴水不露地包住馅料,不论是蒸还是煮都不会漏馅。夏茂芋包成品色白,形状独特,呈三角形,吃起来嫩滑软糯,鲜美可口。食用芋包不仅成为夏茂中秋习俗,就是平时到夏茂的客人,也都期盼主人能够上一道芋包。
夏茂芋包加工程序挺多。先是挑选鸡蛋大小的芋子(当地称“芋蛋”) 洗净、煮熟、剥皮,趁热用锅铲将芋子拍烂至无颗粒,揉入碾碎的木薯粉。一般芋泥与木薯粉的比例为3:1(喜欢有咬劲的,则多放点木薯粉),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形状,作为皮胚待用。
其次,准备馅料。先将泡发的笋干,香菇、猪瘦肉或虾肉等馅料切丁拌匀;后起炒锅,放少许油料,葱头炝锅后,倒入切丁馅料,加酱油、盐巴,炒熟,起锅,放少许味精,拌匀,晾冷备用。
再次,将皮胚切成小剂子,以木薯粉搭手,将小剂子捏成杯状,舀入晾冷的馅料,包成三角形,芋包即做成。
最后,备芋包汤。芋包用鸭汤,也是夏茂人的习惯。夏茂人中秋一般会杀只鸭子,在鸭汤中加酱油、盐巴、味精、麻油、猪油、葱花、酸醋和辣椒,芋包汤即准备完毕。
到用餐时间,往锅加水,烧开,放入芋包煮熟捞起,盛入已调好的鸭汤碗中,即可食用。当然,食用时,酸辣也可由食者根据自己口味喜好自调。正所谓“众口难调自己调”。
每到中秋,夏茂各家主妇便早早起床,施展技艺,做上几斤既好吃又好看的芋包子。中秋团圆好日子,一家人美美地享受一番鸭汤芋包,那美味似乎永驻味蕾,食之不忘。
由于夏茂芋包加工程序复杂,选材讲究,以前只有到了夏茂,才能吃上这一地道美食。如今,随着沙县小吃产业的转型升级,已开始加工冷冻芋包预制品,远在外地的客人,也可享受到夏茂芋包的美味。不过,吃是讲究环境氛围的,如能到夏茂旅游,特别是到“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的“寻根追味”美食街,在攘来熙往的热闹中品尝夏茂芋包,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作者:俞和江 编辑:林域生)
新媒体编辑: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