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冬天的沉睡,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
气温也随着春风的不断吹,知己不断上升,逐渐升高,原本灰黄色的颜色逐渐增加绿色,野菜也逐渐抬头。(季节。)
每年到了春天,田间就会长满了各种野菜。可以食用的野菜中最美味的当属荠菜了,今天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荠菜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荠(十字花科荠属植物)
又名护生草、地菜、地米菜、菱闸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以嫩叶供食。
其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荠菜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尽荠菜的记载。
形态特征
荠菜高30~40厘米,主根瘦长,白色,直下,分枝。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基生叶丛生,埃地,莲座状、叶羽状分裂,稀全缘,上部裂片三角形,不整齐,顶片特大,叶片有毛,叶耙有翼。
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顶部几成线形,基部成耳状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或近于全缘,叶两面生有单一或分枝的细柔毛,边缘疏生白色长睫毛。
花多数,顶生成腋生成总状花序,开花时茎高20~50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白色,两性。萼4片,绿色,开展,卵形,基部平截,具白色边缘,十字花冠。短角果扁平。
花瓣倒卵形,有爪,4片,白色,十字形开放,径约2.5毫米;雄蕊6,4强,基部有绿色腺体;雌蕊1,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极短。
短角果呈倒三角形,无毛,扁平,先端微凹,长6~8毫米,宽5~6毫米,具残存的花柱。种子约20~25粒,成2行排列,细小,倒卵形,长约0.8毫米。花期3~5月。
荠菜每百克含水分85.1 克,蛋白质5.3 克,脂肪0.4 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 毫克,磷73 毫克,铁6.3 毫克,胡萝卜素3.2 毫克,维生素B10.14毫克,尼克酸0.7 毫克,维生素C55 毫克,还含有黄酮甙、胆碱、乙酰胆碱等。
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
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名医别录》记载“主利肝气,和中。”
《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
《本草纲目》记载“明目,益胃。”
中医实践证明,其对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有一定疗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冬末春初均可。
荠菜生吃能够很好地保留原始味道,常用的制作方法有凉拌,荠菜水煮鸡蛋,包饺子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但是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做法,这里推荐给大家。
荠菜炒肉丝
主要原料:
猪后腿肉100克,养菜250克,植物油50克,葱、姜细丝各6克,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将荠莱去根洗净,肉切成细丝,荠菜切成2厘米段,同肉丝、葱、姜放在一起。锅置于火上,油热后放入肉丝、荠菜、葱、姜,用勺打开,加水少许及盐、味精,翻匀即成。
这道美味对于高血压,吐血、便血、麻疹、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等出血病,都有很好的食疗功效。
荠菜拌豆腐
主要原料:
荠菜250克,豆腐100克,香油12克,精盐、味精适量,姜末少许。
制作方法:
将豆腐切成小方丁,用开水略烫,捞出盛在盘内。养菜用开水焯一下,凉后切成未,撒在豆腐上,加糖、盐、味精拌匀,淋上香油即成。
这道菜对于各种出血症、高血压、泌尿系统乳糜尿、肾炎、水肿,以及目赤肿痛、结膜炎、感冒发烧都有很好的食疗功效。
荠菜蜜枣藕节汤
主要原料:
鲜荠菜60克,鲜藕节20克,蜜枣5个。
制作方法:
将鲜荠菜、鲜藕节、蜜枣放入两碗水同煎,待煎至一碗水后吃枣喝汤。
春天肝气上扬,儿童青少年最容易出鼻血,也有很多人会在刷牙的时候出血,正好可以是食用这道美味。
说到这里,已经流口水了,我还是准备挖野菜、郊游的工具去吧,准备抽个周末出门玩去喽!
作者:郭信华(药剂科)
编辑:Suzy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原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