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食一直都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同时,作为一种烹调方式,烧烤这件事儿也几乎是人类最原始的饮食形态之一。
骄阳似火,夏日可畏,生活、工作在空调房的我们只要一出门可能立马就会被晒得冒烟儿,这时候,我们与烤肉的距离往往只差一撮孜然而已。
毋庸置疑,在这种天气下,我们如果能于夜色降临之时大快朵颐地吃几根烤串、喝几口啤酒,那应该是最滋润、最舒心的一种生活面貌。但假如没时间撸串喝酒,哪怕只是看一看烤串也可能让紧张的日子过得轻松几分。
《人生一串》美食剧照
也是在去年这个时候,一部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专题片《人生一串》在B站上突然出现,通过走访近30个城市的500多家传奇烧烤摊,该片为观众讲述了一出独属于平民的美食纪录和市井传奇。
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人生一串》极具街头气息,创作者们把镜头从庙堂拉至寻常摊铺,真实地去展现烧烤的乐天内涵与江湖风味。节目播出以后,不仅迅速成为年轻人们所追捧的流量爆款,也构成了良性的商业驱动能力。
《人生一串2》海报
就在第一季结束时,该片的创作者们以“江湖路远,来年再见”作为结束语,而转眼之间,《人生一串2》也在前段时间重装上线,并继续在网络世界赢得满堂喝彩。
近日,正值《人生一串2》收官之际,DOCO热纪录亦对该片的三位主要创作人员,包括总导演陈英杰、分集导演张岳明、谷壮做了一次专访。
《人生一串》系列总导演陈英杰
《人生一串2》分集导演张岳明
《人生一串2》分集导演谷壮
从第二季的形式与风格,到烧烤文化的差异性展现,以及纪录片的商业化诉求、创作界限等问题,他们都给了我们最诚恳的回答。
今天,DOCO热纪录便为大家奉上有关《人生一串2》背后的故事。
你们是怎么找到那么多有意思的烧烤店的?
陈英杰: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去找,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小红书、抖音,还有一些旅游攻略。当然,这些渠道只能是提供一个大概的线索,更多的还是要靠你的直觉判断。
由当地人给你介绍,这是最靠谱的一种方式,你跟当地人聊,他会给你推荐。
《人生一串2》第一集《您几位啊》剧照
一些当地的美食公众号也是很厉害的,他们对本地美食吃得很透,线索给的比较扎实,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帮助。
你们在选择被拍摄对象时有什么标准?
陈英杰: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标准,更多的是靠感觉,当然我们去找他们是带着自己的需求去的。
比如像岳明去沈阳找鸡架店,他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店老板)是否有故事、有手艺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人生一串2》后期剧照
像壮壮(分集导演谷壮)他们这次还找到一个小区里的烧烤,是被大家的床单、衣服围在中间的小圈子,这种我们也觉得很好。
不过,我们还有一个减法标准,比如像一些音乐烤吧或者很大的店,我们就尽量不去拍。
《人生一串2》美食剧照
第二季和第一季相比,你们觉得保留了什么,又有哪些改变?
张岳明:整体上还是延续了第一季的感觉,以食物食欲为主、以人物故事为辅。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可能是第二季里我们放了一些更有助于表达烧烤这件事儿的东西。
《人生一串2》美食剧照
首先从分集上就不一样,因为第一季是用食材来划分,肉、骨头、素食等等,第二季是更进一步,想要从烧烤的制作程序去入手。
比如我们每进一家烧烤店,老板第一句话就是先问“您几位啊”,接下来他就会给你推荐一下“咱家特色”,而当烤的时候他又会问你“吃不吃辣”,这中间一些顾客也可能会想要“来点主食”,如果吃的差不多了就是“不够再点”,到最后吃饱喝足,撤退的时候老板跟你打声招呼“回头再来”。
《人生一串2》第四集《来点主食》
所以这是大江南北每个烧烤店老板都通用的六句话,这六句话实际上藏着我们吃烧烤的潜意识,具体到每一集都可能隐藏着我们对烧烤场景的各种潜意识,大家对此都有共鸣和共识。
当然我们做到第二季的时候,其实是想多讲讲故事的,但是这也要克制。第二季的纠结之处就在于要呈现多少故事,这也是其中一个变化。
拍摄上有哪些变化吗?有没有一些创新的点或技术上的革新?
张岳明:总体拍摄上还是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但部分视频素材是采用了4K拍摄,特殊摄影上采用了Insta360全景相机。
Insta360全景摄影
不过我们也会去想,这些技术究竟是不是有助于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可能也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撸串文化和烧烤店的选择,你们是怎么平衡地区差异的?
陈英杰:因为烧烤在中国的分布就是不平衡的,它是以东北和西南为一条线,(这两个)是重点区域,东南则偏弱一点,西北是很强,但它偏单调、单一。
我们在选店的时候基本就是按照这样一个比例,尽量去表现这种差异性,当然可能会努力地往东南方向去倾斜,像泉州、南昌我们都找过几家店。
《人生一串2》第一集《您几位啊》剧照
因为我们还是想寻求全国观众的一个认同感,当观众看到片子里他所熟悉的一个城市出现,看你就会产生一些自豪感。
我们也想尽量照顾到每个区域,因为有些地方的烧烤它确实是既丰富又多元,光是云南一省,它内部就十分多元。例如昆明的烤猪脚、烤葱肠,芒市的烤猪尾巴,这种丰富程度比整个东南地区还要高。
感觉片子里聚焦更多的是二三线城市的烧烤文化,北上广深好像基本没有什么展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陈英杰:因为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当城市规模到这样一个程度后,很多东西它为了满足所有人的口味,让更多人喜欢上它,就变得杂糅了、不纯粹了。
我们还是更希望给出一个原始口味,像这种东西可能二线城市都(没有),得到三线、四线甚至更小的城市和村子里才有。
《人生一串》第一季美食剧照
另外,太大的城市,人们的生存状态也不是那么舒适,压力感和焦虑感都会在镜头前表现得比较明显,我们的片子还是想给大家传递一种比较治愈、高兴、轻松、诙谐的状态。
张岳明:说实话也不是刻意排除北上广深,如果有好的店也可以去看一看,但这种生态环境越来越难找,你只能不断地往下去扎。我们被追赶着只能往下去走,否则你拍出那个东西就不太对劲儿。
第二季引入广告赞助会对片子的质量有影响吗?
陈英杰:我们是在每集片头设计了一个“老炮回顾”的环节,因为我觉得我们跟这些烧烤店的联系也挺紧密的,《人生一串》播出以后,我们之前拍过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改变都很大。
《人生一串》第一季茄子妹与覃哥
就像茄子妹,在一个红尘中打拼的小姑娘,她和覃哥的日子好不好过,实际上是有很多人关心的。
我们就想记录一下这些变化,给关心他们的观众去看一看,那些之前我们拍过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正好第二季有这种广告的需求,我们又不想让广告植入正片,因为那样对节目的损害是极大的,所以我就想正好要拍这些回顾,不行让这些老朋友给咱们顺嘴带一句这个(广告)。
我觉得像这种方式,我们既看到了这些人的变化,又用极为短暂的时间满足了商业的需求,其实还算是一个挺好的融合。
如何看待纪录片的商业化?
陈英杰:可能就是必然之路吧,因为目前除了一些电视台它有纪录片的创作投资,还有一些独立制作就纯粹是靠朝不保夕的方式去拍摄,而剩下更为广阔的市场,还是要良性循环的,得有人支撑,才能做出大家喜欢看的东西。
并且电视台也是分题材的,特别是一些国家文化层面的内容,那是由国家支撑来做的一种“国家相册”,而我们这个就相当于“百姓生活相册”。
所以我觉得大家就是各司其职,我们是尽量保证不把广告植入到正片里去。
有人说这一季你们更多是在拍人物故事,侧重点并不是美食。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人物和美食应该怎样做到平衡?
张岳明:我无法控制大家怎么看这个片子,有一句话说得好,“一部作品一经诞生,他的作者就已经死了。”我已经把作品交出去了,只能让观众去延续它的生命。
这是一个以美食为基础的片子,不管怎么说还是以引起大家的食欲为核心,我觉得这个目的现在是达到了。不管网上有怎样的评论,你看到那样的画面,那样的食材,还是会口舌生津的。
只不过在食欲和场景的勾连上,会更有一些笔墨。
就比如月牙山的五花肉烧烤,五花肉吃起来是很有感觉的,但每次来吃五花肉的学生人数是固定的,基本就是一个寝室的四个人,有种组团似的感觉,这是它的一个特殊性。
《人生一串2》第一集《您几位啊》月牙山烧烤
又比如古趣烤鸡翅,古趣本来就是人家自己的院子,鸡翅又是一个很清新的食物,当鸡翅刷上花生酱,就很适合两个人在雨中吃,不是说一定要两个人来吃,但这属于一种很有意境的场景。
陈英杰:这是一个尺度问题,假如纯粹去做美食,它就会变成一个做菜类节目,而纯粹讲人生的话,烧烤又变得不重要了。所以每一集的导演心中其实是有一条线的,就是要保证片子能给观众足够的食欲感。
另外,现在很多人回忆第一季食欲感强,会不会是一种选择性记忆?会不会因为第一季刚出来的时候,大家没看过类似的美食纪录片,所以他们的印象更深刻?在这种前提下再去看第二季,可能第二季就处于劣势了。
在纪录片的制作中,你们会存在编剧先行或者摆拍的情况吗?如何把控纪录片的这个界限?
谷壮:观众很聪明,哪个镜头哪个场景(是真是假)一眼就能辨出来,片子里有些场景我们会把它们凑在一起,但绝不是搬演。
比如我拍老岳(第五集《不够再点》)的时候,他那天晚上过生日,本来他这个人是不过生日的,如果我想让他的顾客给他过一个生日,会产生怎样真实的现场?
我们把场景摆在那儿,顾客们可能就是等着为他切一个蛋糕、庆祝一下,我们不会去做任何干涉,这个感情是完全真实的,没有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因为我们在真实性的底线之上,做的一切东西都是合理的。
我们在有限的拍摄时间内,碰上非常有戏剧性或想象力的画面,就一定要把它呈现出来,而且还要既保证真实又要符合原则。
像那种真人秀剧本式的搬演和编剧,我们绝对没有。我们只是给一个引子或一个话头,让他们自由流动,呈现一种真实的生活。
张岳明: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真实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怎么演是你的事儿。你去拍他们,对他们的心理都是有波动的,你已经参与到他的人生了,这就是一种互动式的纪录片。
完全纯粹的客观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便是像《蜻蜓之眼》那样的片子,它也是有主观架构的,所以真实性在我们这是底线,而不是纠结,如果你一直去纠结这个事情,它最后就变成哲学了,就不是拍片子了。
对第二季的成片你们有什么遗憾之处吗?
张岳明:遗憾就是删掉了很多我特别喜欢的部分,但(这种删减)也是为了市场和整个主题。
比如在拍兰州夜市时就有一个很好的场景,那个夜市在下午五点半开市,小摊贩们在五点半之前都是井然有序地等着,五点半一到,大家就往里冲,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叫卖、吆喝声,非常热烈的感觉。
当时是拍了一个延时摄影,而且解说词写的也是“正宁路立刻变成了狰狞路”,但是很遗憾,那个独特的场景最后就没有放到成片里去。
《人生一串2》后期剧照
谷壮:我的遗憾一般在前期,比如我到齐齐哈尔就纳闷那里为什么不下雪?那段时间南京在下雪,但齐齐哈尔的温度都到零下三四十度了还没有下雪,太丢人了。
对于我来说,想碰到一个什么样的天气,或者想碰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它没有出现,那这就是最大的遗憾。一旦我们封镜拍完了,真正进入后期的话,这种遗憾在我个人角度就基本消失了。
《人生一串》还会有第三季吗?
陈英杰:目前还没有(这个考虑),我们现在还没有从第二季紧张的制作中脱离出来。
接下来你们会创作新的题材吗?
陈英杰:这个有,我们其实有一个大致的创意库,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但是具体内容是什么我就不能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