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幅员辽阔,更有“鲁、川、粤、民、苏、浙、香、徽”八大菜系之说。
禾城有一“食客”,其名曰,叶丰收,闲暇之余热衷追逐美食。“丰收”二字,何尝不是物阜民丰的一种生动体现。嘉报《江南周末》“南湖”副刊开设“十二城寻味记”专栏,跟着叶丰收,畅游十二城,品尝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潮汕滚粥
孩子每次放长假,我都会带着他来一趟远行,有一年假期,我们照例早早做了安排,目的地,我选了潮汕地区。
原因,无非就因为潮汕是美食的“宝藏地”。在广东,一向来有“食在广州,味在潮汕”一说,另一常说法是“食在广州,味在顺德”。广州街头的很多美味,都来源于潮汕或顺德。之前带孩子来过广州,“叹”早茶的同时也在广州吃过潮汕菜,心里便对到潮汕留了念想。因此,这次在潮汕和顺德间,先选了潮汕。
我们从浙江坐动车出发,到汕头站已是晚上十点。同行的人都有点饿,于是出去觅食。
潮汕地区美食的一大代表,就是各种生滚粥。酒店旁就有两家在汕头比较知名的砂锅粥,一家叫同福,一家叫老胡,已是深冬时分,又逢夜深,但汕头并不冷,我穿着一件长袖T恤出门,跟着热闹的人声一路向前。
两家店离得很近,排场差不多,除了室内,户外露天也各自摆放了七八张桌椅,都有不少人吃,我们随便选了同福,点了虾蟹粥。
蟹是放在一个泡沫箱里,有冰块陪着。虾养在边上破了一个角的盆里。我看还有鳗、牛蛙、蛏子、蛤蜊、甲鱼等,或养在水里,或用网兜系着摆在塑料筐里,吃什么自己点。这些海味鲜货,是潮汕粥赖以好吃的搭配选择。
我选了两只青蟹、三两虾,剪开绑绳,蟹张牙舞爪,投入清水,虾活蹦乱跳,一位厨师,估摸着也是老板,熟练帮我们处理虾蟹,咔咔几刀,每只蟹连蟹壳都分成了10来块。另一位厨师,则拿起一个油腻腻、外边已经烧到黑乎乎的砂锅,放在灶上开始煮起来。
米是提前发好的,师傅一边加米一边搅拌,同时从旁边的调料罐里往粥里添加一些佐料,等到准备加虾和蟹时,粥已经在火上熬得七七八八了。
趁着师傅烧粥间隙,我打量了下这家粥店,普普通通街边店,十几张桌子。店里还放着一张茶桌,潮汕人是爱喝茶的。看我四处张望,一位看上去应是老板家人的阿姨问我,要不要来杯茶?一句话就拉近了主人和客人的距离。
听我说是从浙江来的,专门来吃潮汕美食,第一顿选了他们家的粥后,那位处理蟹虾的师傅给我递烟,我连连摆手,不是拒绝他的好意,而是从来不抽烟,但潮汕人好客,据此来看肯定属实。
热滚的粥端上来,店家送了一壶温的凉茶,凉茶带有一点药香,跟王老吉是完全不一样的味道。
拿起勺从砂锅里盛了一碗,乎乎地喝了起来。粥挺爽口,应该没有加淀粉,是纯米熬制的,对我来说,稍微有点不适的,是里面的调味料加的有点多,盐、糖、鸡粉等都有,我是觉得,就这锅粥,多点自然的米香,我应该更喜欢。因为是到潮汕吃的第一顿,经验不足,后面再到其他家吃粥的时候,我就会明确说,少加调味料,不要加鸡精鸡粉。
当然,虽然给这粥挑了些瑕疵,但我兴致浓郁地吃了两碗,每舀起一勺,粥里带只虾或带块蟹,相当有满足感。这个季节不是青蟹膏最美的时候,可粥里总有不错的蟹膏融合体。它们带来的鲜味,让这锅粥的味觉有了层次。
蟹膏融合体还促使我大脑高速运转,如果这家店可以提供肉多、脂膏肥满的冬蟹,那选一只切块滚进粥,再减少一点调味料,妙啊。
粥在全国都有拥趸,其他地方经常作为早餐的选择,比如皖南地区,早餐大家很爱一碗白粥、搭配一碟小菜、五六个煎饺,小菜一般是萝卜干、雪里蕻或腌香菜(一种白菜杆腌制的咸菜)。而潮汕人吃粥,则一天四顿都可以,早中晚加夜宵。
坐在这家粥店的门口,突然想起《风味人间》的五大宵夜中,粤地选取的正是潮汕白粥。这碗粥,有着洗尽铅华的淡定,却代表了潮汕地区的灵魂,体现了潮汕人的自信。平平淡淡一碗粥,我们用几样“粥配”或者一点海味,就可以吃得有滋有味。
同福吃过后,我又溜达到旁边的老胡家,做法应该差不离,看着灶台翻滚的粥,心里的馋虫又出来了,无奈心有余力不足,只得暗暗下定决心,明日再战。
第二天晚上,我们又吃粥了,没到老胡家,选了市中心的桂园白粥。桂园白粥是典型的潮汕夜宵——夜粥配打冷。夜粥自然是白粥,而“打冷”源自潮汕方言,又称为潮州打冷,指的是潮州大排档经营的大众化冷盘熟食。这些食物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鱼饭、卤味、熟食和腌制品。
至于味道,则打消了我担心网红店只是名声在外的疑惑,转而成为“名副其实”,很对我的胃,尤其各种卤味,卤味拼盘、猪颈肉、蒜香排骨,又要了份烧鱼鳔和一份皮皮虾,搭配一碗香甜糯的白粥。总之,满足。
在一座陌生城市深夜的街头,这样一碗搭配着打冷的白粥,确实简单朴实又不失营养丰富,让人立刻心生几份对这座城市的关心。我似乎一下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美食纪录片要拍这碗白粥了。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