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题的内容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要想做饭,材料好当然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烹饪和调味,其间搭配也非常重要,包括食材搭配、調料搭配,还有颜色的搭配。譬如正当令的毛豆,和雪菜是绝配,也可浸在糟卤里,还可在面拖毛蟹里充当重要角色。但你想过毛豆和嫩菱相搭配吗?其实和嫩菱相配,色泽上一青二白,齿感上脆嫩相间,真是味道好极了。
说到齿感,想起周庄农家菜有道小肠百页结,小肠和百页都打了结,齿感上就是一脆一软,很有层次感。
周庄农家菜还有一道名菜三味圆,用水面筋为皮,分别以鸡脯肉、鲜虾仁、猪腿肉为馅,都鲜,但鲜味不一样。一个个吃过去,细细咀嚼,甚为享受。
上海老菜有一道鸡圈肉,将童子鸡、圈子、五花肉共烹,脍炙人口。此菜由苏、浙、沪厨师带到台湾,加上鱼鲞,变身“鲞㸆鸡圈肉”,众多食材不易备齐,逐渐演变为鲞+鸡、鲞+圈、鲞+肉均可分别为菜。而鲞+肉,本来就是绍兴名菜“鲞㸆肉”,冻一冻,便成了“鲞冻肉”,可以让久未品尝的绍兴人当场哭出来的怀旧菜。
上海人最爱吃的腌笃鲜,正名“竹笋腌鲜”,即竹笋用腌肉和鲜肉调味的汤菜。其实不但用猪肉好吃,用鲜鸡肉和咸鸡肉也好吃,我称其为“鸡笃鲜”。用鲜黄鱼和黄鱼鲞(咸黄鱼)也好吃,姑称其为“鱼笃鲜”。用鲜鹅和咸鹅笃最好吃,美其名日“鹅笃鲜”。鹅是食草的,不但好吃,营养也好。这是食材不同,烹饪方法相同,都好吃的成功案例。
家常小炒应该呒啥“花头”,但搭配好也可使口舌为之一新。曾在浦东一家小店吃到鲞鱼、毛豆炒小素鸡,非常爽口。还有粉皮炒鸭血、番茄、洋山芋笃小排汤,最后是咸肉粒、青菜炒饭。这些菜、汤、饭並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家常、妥貼、乐胃。
宁波的龙头鱼又叫“虾潺”,咸干者唤作“龙头鲓”,一家宾馆的老宁波餐厅同时推出苔条虾潺和炸龙头鲓两款菜,都好吃,真佩服大厨善于搭配之功。
10多年前,在一家小餐馆吃到一款“红糟香辣骨”,味道很独特。用红糟腌渍猪肋骨不奇怪,因为大厨老汤就是闽厨出身。但辣中有熟悉,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调料。同老汤小酌了片刻,他才吞吞吐吐说“加了一点点”咖喱。可这是点睛之笔呀!而且这不是咖喱粉,而是进口油咖喱,这才有神秘的好味道。
有时,搭配了好的吃法,也会使进餐变得愉快起来。在鹅肝酱风靡上海滩的时候,思美坊菜馆推出一款“薄脆鹅肝酱”。在一碟鹅肝酱上浇了卡夫奇妙酱,旁有一堆薄脆饼干。如没有这些薄脆饼干,大家用筷子去挑,岂不是让别人吃口水?用筷子挟了薄脆饼干,去刮一点鹅肝酱,既卫生,又别有风味,真是一个好主意!
如此看来,将搭配作为美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是完全必要的,非常重要的。
作者:江礼旸
----- 本专题内容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
美食美酒 | 美味人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橄榄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