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一(电视剧)为什么是经典,可能有很多原因。
我觉得对我个人而言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自它开播后,算了算距今应该是十二年了,我居然想起又把它完整回顾了一遍……本来是想找找里面关于“道”的讨论,结果找到这来了,那我也说说吧,算是观后感。
一 成功的悲剧
虽说电视剧对比游戏原作有不少改动,但对于没有先入为主接触游戏的人而言,那些改动确实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一部电视剧能让人看过多年后仍然感到记忆深刻,原因自然有很多,但要我排第一位的,无疑是这个悲伤的主旋律了。
(唐钰的头被他爹挡住了- -)
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容易记住。随便问一个人仙剑一中记忆最深刻的片段是什么,他十有八九说的都是上图几位离去的场景。七个人,怀着各自的梦想共同许下十年之约,可最终却只剩下逍遥一个人孤独终老。
其实悲剧、死人、分离这些元素发展到今天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但真正做到成功、不被吐槽并让人记住的还是不多。
仙剑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先是不急不躁的花了19集营造出一个看似美满的喜剧发展(网络版共34集)。将各自怀有心结的主角团成员们聚在了一起,向着眼前的烟花美景许下美好的愿望与约定,仿佛整部剧的基调会是喜剧一般。但是很快,可以说是让观众猝不及防的,这份美好就被打破,且是持续的,一节一节,一点儿也不剩的打破。最终算上酒剑仙等配角离去,全剧伴随着逍遥沧桑的脸落幕,于是乎这份悲伤得以最大化的升华,让观众看过一次便久久不能忘怀。
值得一提的是,仙剑一的众多悲剧,没有一个是为了悲剧而悲剧。所谓的为了悲剧而悲剧,就是不管前因后果,悲剧完了就了事。其实剧中绝大部分的悲剧,都是在回应大BOSS拜月教主的质疑。即对爱情,友情,亲情的质疑,对所有“爱”的质疑,这也是整部剧的主题所在了。
“生,是为了证明,爱存在的痕迹”
唐钰和阿奴这一对在初期面临的最大“阻力”就在于,唐钰有表达出足够他的爱,可阿奴却并不懂,她实在太单纯。因此早期即便拜唐钰单方面的爱所赐,通过了拜月的考验,但却并不能得到拜月完全的认可。所以有了第一次无底洞是不够的,第二次陷入地下还是不够,第三次血乌鸦终于是让拜月不得不下狠招,也就是最终残杀。同时也正是这样,伴随着拜月一步一步的质疑紧逼,唐钰的一次又一次牺牲,阿奴才彻底察觉到了爱的存在,彻底告别天真无知而得到成长。
比起之前那个嫁给唐钰的诺言,显然经历痛苦长大后阿奴的爱才是完全发自内心。这一对也表明单方面的爱是不完整的,吊坠也要成双才有用。明明拜月是要竭力否认爱,却没想到反而在一步步促成他们的真爱。
带着缺少翅膀的比翼鸟一起飞走成为了该剧几大经典场景之一,也更是在悲剧之余增添了一番额外的浪漫。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小时候自然是没有想过代入任何成年人的世俗观点去看任何东西。小三这个词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充满了恶意,三角恋也早就被人们嫌弃为狗血。如何处理好月如的感情让观众接受,恐怕是仙剑一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直很安静》是月如的专属曲,刻意作了一首这么美而又淡淡忧伤的歌曲,仿佛是刻意美化某种事物一般,其实不然。相由心生,仙剑一并没有刻意美化某种符号,也没有刻意回避某种关系。一方面,它肯定了暧昧是存在的,肯定了人之爱欲的复杂;但另一方面,它也否认了放纵爱欲,过于执着必然只会带来痛苦。
“相爱不如相知”,“知易行难”,就让一切交给时间吧,这就是仙剑一对于全剧最敏感话题的回应。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回答呢?其实把小三这种词套在月如身上本身就十分奇怪,因为实在太片面,因为这个词实在是充满了恶意。可月如确实是从任性蛮不讲理中一步步长大,直到最后认清了自己,认清了三人各自的爱,以及属于自己的选择。
“吃到老,玩到老”,这又是先画一个喜剧般的展开,再摧将其摧毁,成为更深刻悲剧。
所以人们喜欢月如并不是什么“心疼小三”这种低质的感情,更多的是被这个角色的大爱所感染,亦或是有过暗恋经历的人,被她这份割舍之举所深深折服吧。
“桃(樱)花瓣在飘零,这悲凉的风景”
主角二人是仙剑一所有悲剧中花了最多心思刻画的了。从美满的展开,到误会的阻碍,再到二人为了彼此心意已决的放弃,经历各种曲折磨难终于是众望所归的在一起了。然而美好总是短暂易逝,这在该剧中似乎是成了真理一般的定律。观众早就习惯性的为二人不能在一起而感到着急,所以对于结局逍遥和灵儿的阴阳两隔自然也是最难以接受的部分了。
灵儿完成了拯救苍生的使命,逍遥却终生不再逍遥。
“最光荣的牺牲,是英雄的宿命,挥剑的瞬间心却在哭泣”
可能是现实带来的照应,我总觉得友情比爱情和亲情更难以表现。尤其是在电视剧中,友情往往会因为角色的演技,或者台词的糟糕而变得无比尴尬。
得益于晋元的角色设定和演员功力,我几乎没有感觉到什么尴尬的地方。该剧对于友情的表达也就集中在晋元身上了,看上去两个人成为朋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至少比另外两者简单,但实际上这也得看人来。晋元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的朋友,之所以大家甚至百岁老人石公虎都愿意找他倾诉,是因为这个人确实胸怀大爱,确实懂得找准他人内心的疑虑从而排忧解难。
不光是互相尊重分享快乐,作为朋友,晋元更是做到了将其他人往一个正确的道路上指引。月如的“相爱不如相知”,也正是他自己的亲身感悟,没有他,恐怕月如也没那么好找准自己的方向吧。
怕观众忘记,悲剧之中不忘呼应一下前面的“喜”,真是残酷。
石公虎的悲剧则是仙剑一中关于亲情的探讨了,现实中其实到处都充满了剧中这样的父子矛盾。很多时候亲情一直都在,而之所以无法传达,无非是父母不懂得表达,以及儿女未曾察觉。
如果石公虎懂得满足儿子这一点点小小的愿望,偶尔激励,肯定他一两句;凡事不那么武断,不那么追求严格甚至暴力,那么说不定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真的就完全可以避免整个大悲剧的发生了。同样,如果拜月不那么偏执,不把这一切上升到仇恨蒙蔽自己,多去站在父亲角度思考,那么他也一直就是石杰人而非拜月教主了吧。
很简单的道理,只是却很少有父母做得好,也很少有子女能够早早明白父母的不易。沟通,一直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家庭极度缺乏的东西。
总的来说,成功的悲剧离不开喜剧的衬托,仙剑一将这一点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透过剧情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使得这部剧有了自己的内核,这一点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二 完美的选角
灵儿的“灵”,逍遥的自在快活,月如的傲娇,唐钰的认真、阿奴的天真,晋元的善良,石公虎的严厉,我认为符合这几个人的第一印象,那么就可以说是合格的选角了。这个应该没必要说太多了,不同人的感受不一样,但是相信他们早已成为观众心中无可替代的形象。其实上面主角团队也讲了不少,除了几个年轻的演员演技有些跟不上以外,中年组和老年组的演员可谓相当给力。
即便不说主角团队,个人觉得仙剑一的配角们都选得十分符合剧中的意境。 举例来说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选角如九尾妖狐女苑
基本上许多作品对于狐妖这一形象都达成了共识,即狐妖向来与“清纯”不太不搭边,仿佛“妖艳”才是她们的归宿。而女苑这个角色一开始则是以清纯形象与姜明交往,后来才展现出自己的抚媚让姜明彻底“沦陷”。因此这个角色必须要能同时胜任“清纯”与“抚媚”两大属性
哎 不多说了,这是属于比较直观向的东西,总之看过这一段我是深深佩服蒋欣这演技,虽然出场并不多。她确实做到了清纯外表下含有一丝抚媚,抚媚之下也不忘留住深情,实在是满分选角,满分表演。
又如剑圣师兄弟
酒剑仙,性格坦荡,为人光明磊落,充满正气,武功轻灵飘逸,然而作为蜀山的得意弟子,却一生未能摆脱“情”字的困扰,以致于沉沦与酒中,“酒剑仙”的称号也由此得来,最终也未能得道。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这是他的爱好,在他的心目中,喝酒除妖才是他要面对。因为对巫后的爱没能换来结果,而却与另外一个女人有了荒唐事之后。他开始叹息,愧疚,但是始终不愿意去面对。他的逆天道而行,也使他的命运未能逃脱冥冥中的安排,枉死在亲生女儿手上,也许这是对他的一种解脱,也是他所要走的道
剑圣,早已悟出自己的道,对待万物变化从容自若
我不知道如何具体评价演员演技,我只知道自己看着舒服不舒服,是不是那个“味儿”。这两位可谓是把这份鲜明对比原原本本的呈现了出来,尤其是谢君豪所扮演的酒剑仙,其实相比更加复杂。因为他包含了角色的好几次性格改变,需要时常切换不同的状态。但无论是那个饮酒随性、还是认真执着、或是痴迷青儿不敢表达、还是最终大彻大悟面对真实的酒剑仙,他都表现得十分自然游刃有余,即便“切换”到其它性格,身为酒剑仙骨子里的那股放荡依然能够隐隐保留着,只能说不愧是影帝吧。
仙剑一的人设本来就很成功,再加上完美的选角,不成为经典也难啊。
三 配乐 无可挑剔
央视台专门为仙剑一做过一个十年纪念,而纪念方式正是用的全剧几首深入人心的经典歌曲,一边播放一边随着歌词内容代入到剧情和角色之中。怎样的配乐才算无可挑剔,并不单单是要好听悦耳,更要贴合剧中的意境,而这一点仙剑一实在是注意得及其到位。
如主题曲《杀破狼》,已经引用了几处,其歌词表达的基本就是该剧的旋律;《六月的雨》在逍遥灵儿二人的误会之中响起简直胜过任何旁白;《逍遥叹》正是主角李逍遥回顾自己一生的感慨;而今天我才意外发现,原来片尾曲《终于明白》不单单是对得上剧中某些场景,更是几乎完美的对应了剧中一个人,那就是酒剑仙。
“命中注定,没有你的未来”→得不到青儿;“莫失莫忘渐渐消失的空白”→一饮而醉,一片空白;
“什么都别说,我不想懂”→不愿回想过去;“至少我还拥有美丽的梦”→依然不忘自己过去那个梦;
“什么都别说,我真的不想懂,终于明白该放手”→最终还是明白面对自己的真实,放下过去的梦
其实这不仅是剧中人,更是可以唱给还在痛苦执着的人们。
除了这几首歌,剧中纯音乐同样堪称经典,虽说重复率有些高,但也基本没太多影响。
如《杀破狼》改编的纯背景音乐,《永恒的回忆》。先是沉重略带悲伤的曲调展开,转而化为恢宏,仿佛在诉说着人在宿命前的无力;而后曲调上升,像是逆流而上,抵抗,壮烈;然后曲调又下至给人一种破灭后的寂静;继续转为沉重而又恢宏,最后一次爆发。像极了后面15集不断上演的悲剧与斗争的场景。
如《莫失莫忘》,1分48秒曲风突然转变,仿佛是在勾起剧中人的回忆与不舍(比如月如死后逍遥练剑那段)。
如《姜氏孤儿》,似是两个常年充满恩怨情仇的人,最后一次一点一滴的向对方诉说,直至最终停下言语交流,或是无奈放下,或是用剑来了断。
又如《仙剑奇缘》,开曲就像是一位剑士豪放壮阔的出场,配合曲调变化,仿佛是在上演一场势均力敌充满快节奏与反转的好戏。
等等,能为仙剑一编出这样贴切的曲子,麦振鸿大师也真的是花足了心思。
正好在听,就放出来吧
仙剑奇侠传 电视原声带 - 虾米音乐
四 勾起观众讨论的元素
如果一部电视剧做成了凡人难以理解的艺术品,那么能记住它的永远只有极少部分人。因此商业作品为了追求热度话题度总是会不择手段的挑战下限。如何做到艺术与商业并存,是个大难题。
仙剑一虽然不是多么精致的艺术品,但确实是大众所喜爱的又不属于低俗的电视剧。它能带动观众不断的讨论,引发话题的先天优势在于,它不需要刻意制造就已经自带了许多经得起讨论的东西。因为很多并不只有一种“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比方说月如的爱,应不应该,值不值得;剑圣和青儿所追求的“道”又是否与道德相违背;面对灵儿和月如,李逍遥可以怎么做,应该如何选择;等等。
人物剧情方面的讨(争)论,也许今天仍然有人在进行。其实不光是这些,个人认为仙剑一最难得的是,它有认真的刻意表达自己的思想。
就比如说“爱”,其实这个字说多了,就会觉得空洞。什么是爱?爱从何而来?
美貌、温柔、可爱、善良、强大…等等这些看得见的东西,爱就是从中产生的。没什么好拐弯抹角故弄玄虚的,这就是真实。而至于怎样的行为怎样的感觉才配叫做爱,剧中各路人和妖已经做得够明白了。不同的人,爱的方式也不同。故从这里又延伸到了“道”的讨论。
每个人的“道”,具体来看都不相同,但总体来说都是一个过程,完成对自我的认知。这是我十分佩服仙剑一的地方,因为它敢花上整整一集多去讨论这个令观众感到晦涩难懂的话题。
正如酒剑仙的终于明白,属于他的“道”应该是放下梦而追求真实,属于剑圣的“道”是上善若水的境界,属于巫后的“道”是爱护大地和子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故每个人的“道”,或者说应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各不相同。想要弄明白这一切,不能光闭目站着想想,即便悟性如剑圣之高,也要下山体验经历。唯有透过外界环境认知反射到自己,才能渐渐明白自己应该走何种“道”。
其实姜明悟出的“丑陋,衍生完美。黑暗,衍生光明。有邪恶,才会衍生善良。”也是“道”所蕴含中的一部分,即君子小人的一念思量,万物并非唯一固定。一定情况下,它也会有不同的一面,如蛇妖虽是吃人猛兽,却也懂得对爱人无私牺牲;如拜月的质疑统统被击溃后,也明白了自己的过错,明白了爱一直都在。
------------------------------------------------------------------------------------------------------------------------
就说这些吧,总而言之仙剑一确实是一部十足用心的电视剧。大到故事剧情,小到每一个配角的挑选,细到每一首配乐,以及一些相关思想的表达,处处皆可体现出用心。有了这些理由在,成为经典自然也是必然了。
或许题主所疑惑的其它剧所缺少的东西,正是仙剑一的独特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