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曾经说过:“天津的油炸面团,英尺长,不到英尺,在另一个上面捏一段也要凑一尺。炸的是枣红色,脆脆的。”北京叫油条,天津叫棒槌,特点是脆脆、脆、香、咸。但是记忆中的80年代天津几乎吃不到新出的锅,为什么?要慢慢走。
饼干在天津很顺利。天津最早卖的地方叫“豆腐楼”。煮豆浆的大锅“咕噜噜”冒泡,小店里总是弥漫着热气和清澈的豆浆味道。天津人称豆浆为草,把草盛在碗里,很快就能起皮。饼干是纸浆的绝妙搭配,喝草离不开饼干。
每天吃不到饼干,或者连老豆腐都吃不到的穷人,拿一块饼干或者干馒头去豆腐大厦买一碗纸浆,要求店员“大碗大碗大碗大碗”,小碗只收三分钟的钱,用大碗装。可以再装一会儿。
在之前,如果早点铺好计算,都使用竹牌。吃早饭的人排队买粥牌,拿粥牌去其他窗口换烧饼,排队换年糕,排队换豆浆或豆腐脑。因此,吃一顿早饭要打4次,等30分钟左右。这种形式从1953年开始。据当时管理部门称,竹标销售方法优于单手销售商品的销售方法,可以提高销售效率,减少顾客等待时间。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天津早铺好了这种方法。
20世纪80年代,虽然早点店里卖的主要是棒状饼干,偶尔有麦芽糖、饼干、大饼干、大糖饼干、鸡蛋盒,但事实上,当饼干铺在员工技能训练上时,师傅有3354套戒指、4个头、4个头、4个头。
当时天津的球棒是官方市长/市场标准。每块饼干长度都要超过一英尺,鲜红,不开,不走,不掉,到达小尾巴。每5块饼干的重量以3、2、9、4、2合格。不像现在,小贩要多大就多大。当时天津有各行各业著名的暴食师傅,红桥区政区新村回民食堂的刘义红或市级老母、修仙街俊成浩饼干铺的王英、河北区的王云清都是大师。
怎么样才能做好饼干油炸?第一,要根据季节变化投入材料,冬天气温低,面团是温水,碱、明矾的比例各占一半,三伏天面团发酵时间短,面团要用冷水,碱量比明矾多。第二,一盆面粉要数三遍,四百遍。第三,做油炸的时候,饼干要有一个锅,同时锅里的饼干多会影响质量,一口锅每小时炸25斤饼干最合适。第四,油温度要保持在230 ~ 240,饼干从锅里下来后,要分别翻8 ~ 10次。另外,要保证饼干的个头均匀,吃起来很细很脆。
高英培范振玉的相声《不正之风》,有经典情节。“徐姐,两种饼干。我们的官员!”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买饼干真的很难,一般要排队半个小时,有的饼干做硬配,饼干和糕点、面包、烧饼、馒头、蒸汽面包等一起卖,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饼干好吃,属于紧身的东西。
但是当时为了符合数量,早早铺上半夜轰炸,早上卖掉了。在大筐里,饼干挤了一下,一层一层地叠起来,热饼干变成了凉面。正如高英培在相声中所说,饼干住一夜都要变成皮带,吃的时候要把牙齿往下拽。因此,要想吃能乖乖吃的饴糖,就要依靠关系。
Ro0PFW8%3D&index=4" width="640" height="470"/>“关系户”卖馃子理直气壮,大摇大摆进里屋,买三两馃子、半斤大饼。排队的有人喊:“自觉点!排队!”但“关系户”不管这套,买完出来,冲着大伙说:“你们哪一个都比我权大?我就这么一点儿权,还不让我用?”排队的人也没话说。
80年代,红桥区咸阳北路早点铺,炸一种特制的馃头,个大色正,又酥又脆。但是来买早点的,一律只卖棒槌馃子,这种大馃头只有附近副食店、菜店、饭馆、土产店、煤店等商店的售货员,以及熟人、亲戚、朋友才能买到,这些人和早点铺都是“关系户”。
但是换位思考,在早点铺工作,也确实不容易。每天夜里三点上班,屋子里面点着好几个大炉灶,一个炸馃子,一个烙大饼,一个熬豆浆,一个熬老豆腐卤子,油烟弥漫,尤其是夏天,如落身于炉膛,腹背受炙,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人人大汗淋漓,身上的裤褂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当时饮食行业规定,在正餐饭馆直接挨近炉火工作的,每天可领一角钱“烤火费”,而早点铺一律不得“享受”,不论你是否靠近炉火,也不管你室温有多高。
改革开放后,个体户慢慢出现。1980年,住在河北区天纬路的李树林夫妇,领了炸馃子营业执照,凑了60块钱资金,买了油锅、面盆、炉灶、案板。没想到区粮食局业务科告诉他们:我们只供国营、集体饮食店和街道自营、代营点。这样一来,他们的馃子铺只好去买议价面粉和食油,炸出来的馃子卖得贵,没人买。
这种情况逐渐改善。1983年,霸县胜芳农民何金堂在中山门农副产品市场内开了一个馃子铺,用豆油和标准粉炸大馃子饼和馃篦,不收粮票。馃子饼每斤六角,馃篦一角一个,每天从早晨五点开始炸,一直卖到下午两点,每天能卖三十斤面的馃子。
随着市场变化,早点铺的棒槌馃子卖得渐渐不行了,炸多了卖不完,论堆儿处理也没人买。业务不景气,职工拿不到奖金,发工资都困难。卖馃子的大多改成了个体户,但是问题又来了,个体摊用油一不过滤,二不定期更换,更有甚者使用地沟油,还有的掺了发泡剂或洗衣粉,炸出的馃子又挺又脆,但是有毒。正宗天津小吃棒槌馃子,自此几乎失传。(文: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