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选购零食,不少人可能会停在号称低脂的速食海苔区。如果有看配料的习惯,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海苔的原料列表里很多时候都只写了紫菜。
所以,海苔和紫菜到底是什么关系?今天教你认清楚。
海苔,是紫菜的一种
海苔不等于紫菜,但是我们可以说,海苔是一种紫菜。中国市面上出售的那种深绿色的、薄薄脆脆的海苔,绝大部分都是加工过的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
海苔小食 | 图虫创意
紫菜不是单纯的一个物种,而是红藻门红毛菜科上百个种的统称,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国内买到的海苔是一种紫菜,但并非所有的紫菜都被加工成海苔。
中国主要养殖的除了条斑紫菜外还有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坛紫菜是中国的特产物种,学名中的种加词“haitanensis”来源于福建省平潭县的海坛岛。在传统分类中这紫菜两兄弟属于紫菜属(Porphyra),但是近年来研究者根据分子证据将它们归入了新属Pyropia,它们的学名也因此改变。
长成这样的,一般就是坛紫菜了 | aliimg.com
紫菜长在近海潮间带,在中国绵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现在北方沿海出产的多是条斑紫菜,坛紫菜则在南方大量养殖。为了温饱而奔波的先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种容易采集的美味海藻,《齐民要术》第十卷中就引用《吴郡缘海记》的记载“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并且提到了油煎紫菜和紫菜汤的烹饪方法。
既然紫菜不止一种,那么能不能在餐桌上把他们区分开呢?倒是有一个大致的区分方法:用来加工成海苔的一般是条斑紫菜,在食物中的状态一般是切得方方正正的干薄片;坛紫菜的食用方法就相对传统一些,一般是晒干加工成圆盘状出售,然后飘逸在紫菜汤里。
馄饨汤里的紫菜也是哦 | 图虫创意
紫菜的生活史
紫菜在鲜活时呈现深浅不同的紫红色,这是因为它细胞中含有藻红素。由于藻红素降解速率快,除了特别新鲜的紫菜会是紫红色的之外,一般的紫菜在经过加工、储存和运输之后只剩下了绿色的叶绿素,使它呈现绿色。而如果加热过度或者储存时间过长,导致叶绿素也被分解了的话,紫菜就会变成深褐色。所以我们可以用紫菜的颜色来大致判断它们的新鲜程度。
脐形紫菜(P. umbilicalis)的标本,因保存得当,还能清楚地分辨它的紫红色 | wikimedia commons
紫菜被食用部分的是它的配子体世代——叶状体,叶状体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后形成果孢子,果孢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发育场所很特别——贝类的壳里,当果孢子接触到贝壳时,会钻入壳内发育成丝状体(壳斑藻)。上面描述的过程从冬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初夏,在这段时期叶状体的体积很大,容易被人们采集到。
入夏,紫菜的叶状体完成了使命,寄居于贝壳当中的丝状体会释放出壳孢子,壳孢子附着在礁石上就会萌发,然后经过减数分裂生长发育成肉眼可见的叶状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食用的紫菜实际上是它单性生殖细胞的集合体。
在日本,紫菜则是一种海苔
但如果我们漂洋过海到了邻国日本,海苔与紫菜的关系就要大逆转了。
在日本的饮食中,能看到更多种类的海苔,有的长得和在国内的海苔还不太一样。这是因为日本是海苔一词的发源地,海苔所指代的物种也和现代中文语境中不一样,红藻门的紫菜只是其中一类,所以可以说在日文中紫菜是一种海苔,但不能说海苔是紫菜。
日文中的海苔一词所指的范围比中文的海苔更大,不只是红毛菜科的两个属,还包括了绿藻门的石莼属(Ulva)、浒苔属(Enteromorpha)、日本溪菜(Prasiola japonica)等藻类和属于蓝藻门的原核生物水前寺海苔(Aphanothece sacrum),其中紫菜、石莼和浒苔现在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化养殖。
像在《深夜食堂》里提到的“四万十川的青海苔”就是在四国岛四万十川出产的浒苔。它还有一个汉字名字叫做筋青海苔。
没想到吧,小小的海苔还有这么多故事。看完想吃脆海苔、紫菜汤的朋友,出门左转(并没有链接给你们)。
文章来源: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