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底,天气不错,我带着佳能5D3相机和24mm移轴镜头,到北京牛街转了一圈,无意中进到了清真寺。
书接上文,我对牛街清真寺并不了解,决定还是去礼拜殿拍摄。
以我的粗浅理解,礼拜殿是最值得拍摄的,而且24移轴镜头也能发挥出畸变小、视角广的特点。
这个小伙子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位阿訇。
我觉得画面里有人更好,所以把小伙子带进来,当然不能打扰他的正事。
礼拜殿高大宽敞,采光还不错。“清真古教”的牌匾由庆亲王亦劻题写,壬寅年就是公元1902年。
画面里的人物很小,依然是重点。
我当时只有一个24mm移轴镜头,拍不了细节,只能变换角度。
小伙子很虔诚,纹丝不动,所以曝光1/3秒,人物依然清晰。无意中,我请他作了模特,非常感谢。后来我也把照片洗出来放在门房了。
这几个是从外地来京的回族人,和牛街清真寺的阿訇的在交流。八年过去了,内容我已经忘记。
我继续往里走,一个人也没有,红色的柱子鲜艳夺目。
我不认识牌匾上的阿拉伯文字,但是看着眼熟。感觉绿色的正方形藻井是中国风格(我是外行)。
柱子之间有21道拱门,也叫火焰门,门楣和抱框上刻有《古兰经》的经文,是古代阿拉伯文的字体。
地毯有两种,蓝色的为底,绿色的横向铺开。
我退到礼拜殿的东大门,发现一位白须老者在看书,本来想请示一下能否拍照,发现他在忘我的境界,根本不用沟通。
我支好三脚架,手动调整好焦距,今天我很幸运。
中午十二点半,我饿着肚子离开了。自己才疏学浅,也没准备,面对博大精深的牛街清真寺,我只能管中窥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