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亿播放量。
先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平台的数据?
抖音?快手?B站?都不是。
这7.6亿,是喜马拉雅平台上一档汽车垂类播客的播放量。
七年前,这档播客的主播窦超还在一家4S店做汽车销售,闲暇之余,会在网上听听罗振宇等人的音频节目。
他曾经是南京的明星销售,有过入职3个月就做到销售冠军的经历,这么干了9年以后,他开始明显感受到汽车销售行业走上了下坡路。“我想改革,但是4S店比较保守的一些领导只想维稳。”
工作理念得不到认可,发展路径也和领导产生了分歧,这时,窦超恰巧在喜马拉雅上发现了一个“人人当主播”的活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把自身所有的思想全都录成了音频放在网上。
当时喜马拉雅的播客板块还没有“汽车”栏目,他的这档《百车全说》被分类在“其他”这一栏目中。很快,粉丝从全国各地涌入,凭借着高流量和高互动量,《百车全说》迅速成了“其他”分类中的头部节目。
平台的创始人余建军也闻讯打来了电话。
在电话里,窦超听到余建军把这个节目称为“Podcast”“播客”,把他做的事儿叫做“自媒体”。
他听着云里雾里,但还是去到上海和余建军展开了一场谈话。言谈间,后者建议他辞去工作,来平台上做主播。
彼时,窦超的销售工作年薪已经达到了几十万,来做主播又有什么保障?
“我把工作辞了你养我吗?”他问得很直接。
这个问题,他得到的答复是“(合同)你要愿意的话独家都可以签”。
窦超就这样在喜马拉雅做起了主播,一干干了七年。他说:“其实我挺感谢他(余建军),他让我在原本不属于我的汽车媒体圈里成了一个老炮儿。”
赛道宽广、模式多元
播客加速奔向康庄大道
这样的故事,喜马拉雅还有很多。
这个平台引领着一批主播奔向播客,也在播客这一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上周六,喜马拉雅副总裁殷启明在PodFest China播客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21年1月至10月,喜马拉雅上有近700万用户第一次收听播客,并且平台上所有的历史音频内容长达21亿分钟。
21亿分钟,可以让一个人不重复收听超过4000年。
在过去两年中,平台上开通托管的主播数达到了井喷。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在喜马拉雅托管的播客数量已超过23300个。
自媒体“少数派”在文章中对“托管”这一概念作了详细的解释:对于Apple等通用平台,主播需要找一个平台托管音频文件,并把它提交给Apple,听众们才能看到这一节目。
今年的播客行业还出现了另一风向标:赛道越来越宽广,模式也越来越多元。
例如,一些专业的媒体从业者开始入局播客了。
如今,新京报制作了29档播客节目分发在喜马拉雅上,内容分布在财经类、影视类、 文娱类、新闻类等各个品类,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档节目播放量超过了6500万。
新京报旗下的播客节目
点开头条热播榜可以发现,央视、东方网、羊城晚报、广东时代传媒集团等传统媒体都制作了播客节目,随意打开一期新闻联播,熟悉的播音腔和招呼语就在耳边响起——“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11月2号星期一,农历九月二十八......”
播客制作者也并不局限于专业人士,在喜马拉雅上,我们能够看到医生主播、日料店老板主播、17岁高二女孩主播、90后小夫妻主播......窦超将喜马拉雅定义为“谁都能发表观点”的平台,可以见得,播客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从鲜少听闻走向耳熟能详,不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从业者,都可以在播客有着一席之地。
同时,一些其他品类的播客节目正在稳步增长。
播客界常常被诟病业内有大量的内容冗余,且泛文化类节目泛滥。与此不同的是,在喜马拉雅, 播客被分为七个大类:人文艺术、影视娱乐、生活方式、科技商财、职业成长、播客新人和体育,并且每个品类下都有较为突出的节目尝试。
据喜马拉雅与新榜合作的播客榜单,9月播客热播榜TOP5中,播客节目的谈论内容可谓是天南海北——聊篮球、聊野兔、聊航天、聊移民,划分种类,又可以区分出科技、体育、深度故事等类别。
这几档节目都达到了千万量级,其中科技节目《原来是这样?!》收听量达3亿,一万条以上的评论中,有不少长期追更的粉丝留言:听了5年了,从小学到高中;非常棒,从8岁到80岁都适合的科普节目;17年发现这档节目追更到现在,超级好评......
不仅如此,不少文化、娱乐领域的名人也入局了播客。
李银河的播客之一《李银河说爱情》,节目的总收听量就达到了千万量级以上,节目《超级报刊亭》更是邀请到了王峥、孙茜、王若琳等各路明星分享观点,截至目前,该播客节目已经累计播放1亿次。
喜马拉雅主播靠广告年收几十万
如何通过播客恰上饭?
为了继续拓展播客的边界,喜马拉雅也在尝试发起各种企划,例如征集全球100个城市不同的人生际遇的“全球故事计划”,征集法律圈主播的“喜马法言团”,抑或是为创作者们提供孵化营与现金补贴。
窦超聊道,喜马拉雅曾开办过一次类似的培训:“当时我很兴奋,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我最需要的,我需要一套系统的课程、平台定期的培养。”
国内的播客正在飞速发展期。从产品本身而言,播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伴随性、陪伴性强,人们在跑步、通勤、洗衣做饭时都可以听,它不需要双手不断操作、也不需要持续用眼,这是时下大热的短视频平台做不到的。
“播客元年”“播客风口”“播客蓝海”“耳朵经济”......这些词不断地出现在业内人口中,也长久地霸占着媒体的标题。
殷启明在演讲中注明,当一个行业被称为元年的时候,我们反而需要警惕。“元年背后,这个行业所有的从业方是否真正已经全部做好了准备,以及这个行业的所有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他用一句话形容播客的这一年:一些人追风入局,一些人失落离开。
作者“武权 289号”曾在文章中提到了《津津乐道》播客主理人的看法:绝大多数的创作者都撑不过七个月。疫情期间很多人做播客,但是到了今年,许多播客都停更了。
播客赚得到钱吗?可以。
但商业化始终是播客行业的焦虑和痛点。
做一档播客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手边有一台智能手机,而这台手机有录音功能就可以。难点是持续、规律更新以及通过节目实现变现。
殷启明说:“播客本身是场马拉松,可能到最后拼的是坚持。”
我们也可以通过主播和用户的实践看到播客商业化的曙光。
《百车全说》可以在旺季的时候接上四五条广告,光是广告的年收就有几十万,在过往的播客营销中,喜马拉雅也曾联动联想、同仁堂等品牌,定制企业播客、做养生产品带货等活动。
以联想企业播客《大国算力》为例,节目邀请到了五名行业专家,包括中国首位冬奥会男子冠军韩晓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等,对生命医疗、东奥气象、影视特效、工业制造等话题都进行了探讨。
最终,这档节目的总收听量达到了1377万,站外覆盖了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总触达用户达2000万以上。
这是广告主对喜马拉雅媒体价值的认可,更是对音频这一形式的认可。据了解,喜马拉雅的营销方式可分为IP营销、播客营销、事件营销等方式,今年上半年,其也与运营商、汽车、金融、游戏等多领域品牌达成了合作。
喜马拉雅播客的核心用户是白领,占总用户数的23.5%。这群人,代表着今天主流消费的最高的消费品位,也代表了未来10年可能最具消费竞争力的群体。
播客的粉丝黏性也往往很高,窦超用“死忠粉”来形容他们:“喜马拉雅是培养忠诚用户最好的一个地方,我在节目里说过一次要去宁夏,马上就有n多人发私信过来,说‘我宁夏的’‘我吴忠的’‘我想见你’‘我想跟你吃饭’......”
粉丝忠诚,意味着变现能力强。
前段时间,他在节目里聊到买了一台电动自行车,2000多元,续航很长、功能也很好,后来光是跟着他买同款电动车的就有二十来人,甚至连车的颜色都和他的一样。
作为播客领域的头部玩家, 喜马拉雅也分享了未来的战略规划:多边共赢,和业内的合作伙伴一起把这块蛋糕做大。
推动商业整合营销,促进更多的IP联动,优化播客产品......平台方能够做到的还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全行业一起合力,不仅仅是跟风入局,而是做到长久而真诚的耕耘。
喧嚣过后,播客的世界还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