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作家群”全国学术研讨会现场。
红网时刻岳阳9月26日讯(汨罗融媒体记者 夏凡)“韩少功既是汨罗江流域作家群中成就最大的一位,也是汨罗江作家群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一位。”9月25日,“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作家群”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工学院启幕,生长于汨罗江畔的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杨厚均在进行研讨评议时如是说。
当天,来自全国1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期刊杂志社编辑及本土作家70余人齐聚南湖之滨,围绕韩少功与“汨罗江作家群的关系”“新世纪汨罗江作家群的兴起及其文学意义”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汨罗本土七位作家首次以“汨罗江作家群”形象集体亮相全国性学术讲台,接受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学者专家的研究探讨,由此迎来了文学汨家军的高光时刻。
文脉流长的汨罗江流域涌现出了包括韩少功在内的一批文学名家。2000年,韩少功阶段性定居汨罗。这座“文学彼岸”近在眼前,影响带动了舒文治、潘绍东、黄灯、魏建华、蒋人瑞、吴尚平、逆舟等一批汨罗作家的创作,汨罗江流域作家群体逐步壮大,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上频频亮相,获得了《北京文学》奖、毛泽东文学奖、《湘江文艺》首届双年奖等在全国全省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奖项,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和深度关注。
“在对韩先生持续36年的阅读中,我体会最深的可能是,他是常读常新的,不断让人惊异的……他在写一部我们可读一辈子的书。”研讨会上,汨罗作家们深切回顾了自己文学之路与韩少功的紧密联系,以文学向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者致敬,同时也对汨罗江流域作家群体的形成与未来进行了深刻思考与遥远展望。
“就像春天树要发芽、竹笋要冒尖一样,汨罗江作家群的兴起是迟早的问题,可能是我有时敲敲边鼓,助着他们冒得早一点、冒得多一点,但是他迟早是要冒的。”对于汨罗作家们的致敬,韩少功谦逊回应。他说,汨罗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有那么多名人、诗人,这里的人们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自己在这里也深受影响。
本次活动由湖南理工学院韩少功研究所发起,由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与汨罗市委市政府主办。房宁、梅国云、陈应松、卓今、何立伟、樊星、刘起林、罗宗宇、易艳萍、李作霖、易瑛、廖述务、王涘海、杨晓澜、余三定、彭东明、傅异星、王雨佳、任欣欣等作家、学者,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宁立伟,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院长曾炜等参加。
9月26日,研讨会与会人员还将到汨罗市三江镇八景村,参加韩少功文学馆开馆仪式及汨罗江流域文学生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