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记录南明历史的书对南明御史李如月名声很高,认为他可以对抗暴虐专横的孙网,临刑时毫不畏惧,骂孙波,期待不屈的死亡。(莎士比亚)。
因此,南明遗民所著的南明史书,对李如月都是称颂不已,把他视为南明的忠贞之臣。南明御史李如月
事实果真如此吗?
李如月是因为上书弹劾孙可望擅杀勋爵,激怒了孙可望。虽然永历帝小惩了李如月一顿,意在保护李如月。李如月不但不领情,反而继续弹劾孙可望,并且把弹劾孙可望罪状的奏疏直接交给孙可望的亲信,让其转交孙可望。这种行为是主持南明永历朝廷大局的国主孙可望绝不会容忍的。
南明永历朝廷的主政者——孙可望
跋扈的孙可望立即派人抓捕了李如月,把李如月残酷处死了。
抛开孙可望以后投降清军、当了汉奸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就事论事,分析一下李如月死咬住孙可望状如曹操、董卓的罪名:“擅杀勋爵”。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所谓的“勋爵”。
陈邦傅,原来是广西思恩参将。
明末清初时的陈邦傅
1645年,南明弘光朝廷灭亡以后,隆武政权与鲁监国政权争得不可开交之时,分封于广西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也不甘寂寞,梦想黄袍加身。朱亨嘉在亲信孙金鼎等人的支持下,自称监国,建立了一个小朝廷。而孙金鼎被册封为东阁大学士。
不久,朱亨嘉就被南明两广总督丁魁楚打败了。树倒猢狲散,大学士孙金鼎与陈邦傅是儿女亲家,所以,孙金鼎就逃到陈邦傅那里去避难。
陈邦傅与幕僚们商量:“讨伐朱亨嘉,我没有立功;幸好孙金鼎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好杀了他,以此来立下大功。”
于是,陈邦傅把孙金鼎灌醉之后,投入水中。淹死以后,又把尸体弄出来,解送到总督丁魁楚那里。丁魁楚很高兴,因此,以立下首功而对陈邦傅加官进爵。
1646年,隆武帝遇难,永历朝廷建立。陈邦傅被封为思恩侯,率部镇守重镇梧州。
清军进攻广西。陈邦傅不战而弃守梧州,率军逃走。在当时当地造成极坏的影响。
随后,陈邦傅在平乐驻扎。一小股清军路过,吓得他拔营而逃。致使清军毫无阻挡,直逼桂林。
在永历朝廷中,陈邦傅没有任何功劳,只是遇敌就逃;而在南明内部一味投机,谋取荣华富贵。
1651年,陈邦傅不思抗敌报国,竟然想劫持永历帝,投降清军;结果没有能够得逞。于是陈邦傅就暗杀了一心抗清的南明大将焦琏,献出浔州,投降了清朝定南王孔有德。
这就是李如月口中所说的“南明勋爵”!
李定国出兵广西,大败清军
后来,永历朝廷被清军追得无处可逃,恰好以孙可望为首的大西军盘踞云南,兵强马壮,并且一心要联明抗清,于是,永历朝廷就逃到云南,算是落下了脚。
1652年,在孙可望主持下,以大西军为主的南明军队大举反击。李定国率军进入广西,几番交战,打得广西清军望风披靡,闻风丧胆。
李定国攻入桂林,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无法逃跑,只得自杀而死。孔有德手下的清朝文武官员大多被活捉,其中就有“南明勋爵”陈邦傅父子。
1652年8月,李定国派人把陈邦傅父子及清朝广西巡抚王荃可、署布政使张星光解赴贵阳。9月,主政的孙可望下令把王荃可、张星光处斩;而陈邦傅父子因为罪大恶极,孙可望命令把陈邦傅和他的儿子押到大街上剥皮处死,并且把陈邦傅的尸体剥皮揎草,传送各地进行示众。
孙可望如此处死罪恶滔天的陈邦傅,虽然手段极其残酷,但是,仅以陈邦傅暗杀南明大将宣国公焦琏的大罪,就实属十恶不赦,对其处以残酷极刑也不以为过。
可是,南明永历朝廷的御史李如月却站了出来,对孙可望如此处置陈邦傅大为不满。
李如月认为:孙可望不经永历朝廷的商议,就杀死陈邦傅这位大明勋爵,这种行为实在是王莽、曹操之类的行为,应该对孙可望处以极刑。于是,李如月就上书永历帝,弹劾孙可望。
李如月上书弹劾孙可望
永历帝自从逃到云南,早已形如傀儡。他虽然也不满孙可望的专横,但是也明白事理,认为李如月不明是非,就以小臣妄言的罪名,打了李如月四十大板;把李如月的奏折留中不发,意在保住李如月不受孙可望的报复。
但是李如月却并不领永历帝的情,他耍起了二杆子,非要太岁头上去动土。自己把弹劾孙可望的那篇奏折又抄了一份,交给孙可望的亲信,要求迅速送到孙可望的手中。
孙可望接到这份奏折一看,勃然大怒,马上下令把李如月抓起来,也剥皮揎草,极刑处死。
李如月在临刑时,表现得非常顽强。孙可望派人问他受刑的滋味如何,李如月大声回答:剥了皮,真是太凉快啦。
结语:李如月的死,实在是毫无意义。
就事情本身而言,陈邦傅在南明时位居庆国公、思恩侯,不思报国,却跋扈殃民;降清时劫驾未成,又诱杀宣国公焦琏,是个典型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孙可望将他处死,无可非议。只不过孙可望的手段太残暴了,所以才导致授人以口实。
李如月把早已降清的陈邦傅仍称为“勋臣”,这不仅是昏庸,而是同南明许多官僚一直把原大顺军、大西军视之为“贼”,而对降清的明朝旧官藕断丝连、情有独钟的正统意识偏见一脉相承。
这件事后来被一些南明遗民大加渲染,把李如月吹捧为忠臣义士。其实,李如月武不能上阵杀敌,文不能安邦治国;身为大臣,却为一个投降清廷的乱臣贼子鸣冤叫屈;这算什么忠臣义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