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土地上祖祖辈辈的人对待生活的坚强与乐观。
这类语词,在教材里并不鲜见。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样的语言现象称为“无理而妙”。
超越常规,颠覆词语,违背理性逻辑是外在,作者含蓄而丰富的情感却内隐在情感逻辑之中。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产生疑问,循着作者似乎歪曲与变异的感觉,作为挖掘作者深层情感的索引,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读懂作者的“私人定制”。学生的叩问,是对陌生语词的敏锐捕捉,更是联结作者心灵突破的重要路径。领略无理中的奇妙,是文学性欣赏必须具备的语文学习眼光。
五问:为什么不那样写?关键词:不该中的应该言语形式
鲁迅曾经说:“凡是已经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出现了两段外貌描写。写人的文章,一般集中一段写外貌,这篇文章为什么不那样写?第一次外貌描写,是作者寻声识人,不带特别的感情,看在眼里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扫路人。第二次却带着敬意去打量,看到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形象。认识的不同,看到的人物形象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可以用替换的方式去寻求对比。一般是怎样写的,把一般与特殊进行对比。相同内容的文章是怎样写的,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文章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从而探索到言语艺术的魅力,准确把握作者的心弦,理解作者的内心。学生自我问答,自我发现,在独特的言语形式中蕴含的东西,比在言语内容中表达出来的东西更真实、更丰富。既知道文本表面的语言现象,也知道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奥秘,这使学生可能浮于浅表的理解走向深刻。
六问: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关键词:零散中的关联语境整体
从微观上,作品内的上下文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语境。它包括句段篇、作品内的言语形式、写说者的“题旨”、语体风格等。汉民族整体思维的方式牵制着汉语,使语境内的段落呈环状或者螺旋形,即段落以反复而又发展的形式对一个主题加以展开,讲究起、承、转、合,追求整体效果。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段话的存在都与整体语境相联结。同时,语境内各个语言现象之间也密切相连。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树叶都是绿色的吗》中,可以提炼出下面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妇产科医生,女学部委员,医疗实践,医疗第一线工作,值班医生,第一手材料,治疗经验,创造奇迹。
第二组词语:著名的妇产科医生,第一位女学部委员,非常重视医疗实践,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做一辈子值班医生,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可贵的治疗经验,一再创造奇迹。
散状的词语之间有联系吗?有。一旦发现了其中的联系,词语就不再是单纯意义的语言符号,而是语境内不可或缺的言语现象。第一组词语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人物的职业特征就清晰呈现。第二组词语相互勾连,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林巧稚是一位热爱工作的、著名的、优秀的妇产科医生。联系归类,词语之间形成了内在的结构:词语组合,形成了类别;修饰词的运用,勾勒了人物的形象。
“联结六问”力求打开学生联结性学习的通道,以整体的视角准确考量词语之间的联系、结构之间的联系、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等,细致剖析各元素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深入辨析最为核心的元素,合理构建元素融合的学习内容结构。当学生具有了自主构建言语结构的能力,遇到新的学习情境,就能自觉将新的组块信息与自身记忆中的信息组块建立联结,能获得话语的语境意义并实现言语智能的自主建构。
来源:公众号京师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