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宝宝嘴角的肉(腮红)和大腿球总是圆的,每一句都是圆的,忍不住再挤几次吗?(小王子,小王子,家人)人类婴儿的身体里有大约20%的脂肪,提供大脑和其他肢体发展所需的热量,到了大约一岁,婴儿的婴儿肥逐渐消失,看起来不太胖,但如果婴儿继续胖下去,可能会对未来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大卫亚设,《美国电视剧》,婴儿,婴儿,婴儿,婴儿,婴儿,婴儿,婴儿。
根据CNN报导,2017年全球超过20亿人口有过重问题,随着时代进步,我们已经知道婴儿肥不能肥过头,否则会阻碍宝宝的肢体发展,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般来说,婴儿肥将随着宝宝长大而慢慢消失,如果大人培养孩子不好的进食习惯,会导致孩子成为易胖体质,婴儿肥不但不会消下去,还会成为病痛与社交障碍,阻碍他们未来的发展。
宝宝过于肥胖大致上有两个原因,一是遗传与家庭影响,二是后天进食与运动习惯。
由第一点来说,如果父母本来就过重,那宝宝的先天体质,极容易带有肥胖基因,等到婴儿满4-6个月,逐渐添加辅食,尤其1岁以后,若大人没有自觉,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给予一样看似美味,却隐藏高热量的食材,并加重调味、用炒炸代替蒸煮,将造成孩子的喜好跟食量与父母相仿,体型当然也容易一模一样。
“你家宝宝白白胖胖的”乍听起来这是一句赞美,但大人不正确的观念与方式,是造成儿童肥胖的元凶,如果孩子的食量真的不小,请务必养成足够的运动习惯。
除了健康问题外,肥胖带来的困扰,还包括情绪与人际关系障碍。学龄前,宝宝还小,比较看不出来,等到孩子入学后,与外界的接触变多,心理层面的影响会渐趋明显,包括同学歧视、容易自卑,这将让孩子变得孤僻、低自尊,对同学产生疏远行为,或是强装开心果,来换取朋友的认同与不排斥。
3个心得要跟大家分享:
1、从婴儿副食品时期,就慎选给孩子的食物,尽量不加调味料,并采取多样化种类来提供。
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起,清楚规划每餐食品的材料、淮备量、进食量、宝宝喜好等等。食材尽可能不重复,不加调味料,除了试过敏以外,就是培养孩子什么都吃的习惯,偶尔有碰到过敏起疹子,或是宝宝特别不肯吃的,就过几天再试一次。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不太会挑食。
2、控制孩子吃进去的热量。
若不会计算热量的妈妈,在选吃什么的时候,尽量以原食物没有过度加工的食物为主。
3、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尽可能每天都带孩子去公园跑跑,除了消耗他旺盛的精力,同时培养孩子的肢体协调与运动习惯,因为,人到中年,才知道原来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拥有再好的思考跟能力,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一切将沦于空谈。
身为妈妈,我们要替孩子的长远做打算,很多人不明白,会插嘴说:“一点调味都不加,不是很难吃吗?”其实,这一切都是习惯问题,吃食物的原味,久了自然可以分辨哪些食材合胃口,照样可以享用大餐,但如果健康毁坏了,用再多的钱都弥补不回来孩子的健康,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