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山高,滠水河长。黄陂在春秋属黄国,楚成王灭黄国后属楚国。北周时期立县,迄今已经千年多有余。作为武汉人口文化发源地的黄陂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也有着记忆里岁月所凝练的家乡味道。
黄陂三合
宴席上的三合,年味里的豆丝、糍粑、翻饺,这些承载着先人智慧的传统美食及其制作工艺,早已不只是味觉的依恋,更成为文化的依托。
一代又一代的黄陂手艺人或家族传承,或与时俱进。让传统美食在有着“九佬十八匠”的黄陂流转千年,却也历久弥新。
在武汉黄陂有着“没有三合不成席”之说。如果说武汉的过早少不了热干面,那么黄陂的宴席里最不能缺少的一定是黄陂三合。
黄陂三合又称黄陂三鲜。这道由鱼圆、肉圆、肉糕三菜合一菜而形成的传统佳肴已流传了数百年。人们以食材的谐音赋予了黄陂三合年年有余,花好月圆,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黄陂三合制作工艺繁杂,颇为耗时耗力,这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手艺不仅仅是手法,从选材开始就考验着厨师的功夫。制作三合一般会选用草鱼,而有些师傅选用的却是大鲢鱼,因为它肉质更为细嫩。
鱼和肉备齐,开始制作鱼圆。为了保证做出的肉圆弹滑爽口,需要双手不停地敲打,直至肉泥呈现出均匀细腻的效果。打入蛋清,拌入淀粉,与肉泥混合均匀。看似简单,实则颇费功夫。
传统的手工制法要求搅拌,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上劲”,搅到肉泥黏稠粘手才行。用汤匙剜出鱼圆。大盆烹煮,将肉泥挤成肉圆,下锅油炸。
肉糕的制作相对复杂,在豆油皮上需依次铺上鱼泥、肉馅,抹上蛋黄,蒸熟切块,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操作,不能有一丝马虎。
摆盘之后需要最后一道工序—合蒸。半个小时后,三菜合一,色香味美的黄陂三合新鲜出炉了。
氤氲的热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鲜香。肉有鱼香,鱼有肉味,真叫人欲罢不能。
豆丝
与黄陂三合不同,另一种黄陂小吃焕发了同样的光彩,那就是豆丝。豆丝作为长江中下游区域农家的传统食物自然不能落下。农历十二月中旬,正是黄陂人准备新年食材的好时节,做豆丝是春节前黄陂人约定俗成的生活仪式。
豆丝的由来已不可考,但是软糯香甜的豆丝是很多黄陂人记忆中的味道。机械化取代人工的快节奏生活力,手工制作豆丝已不多见。
优质的原材料是食品质量的保证,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手艺都将失去意义。在配方中加入葛根粉,是让传统豆丝跟上时代的创新。葛根粉既能提鲜,又能增加豆丝的嚼劲,也让豆丝有了更高的营养价值。
精心配比的五谷杂粮被打成米浆。摊豆丝是一门技术活,得用柴火来摊才“带劲”。尚未凝固的米浆顺时针入锅。用蚌壳迅速摊匀。柴火的温度让米浆渐渐凝固。一张张薄如蝉翼的豆皮成形了。
用锅底烫,用刀切,手艺人的细致和耐心让纯手工制作的豆皮成为最有温度的载体。刚切好的豆丝被称为湿豆丝,可立即食用,但湿豆丝不易保存。
为了能够随时品尝到豆丝的美味,黄陂人沿袭古法,将豆丝放在阳光下晾晒、脱水,制成更有嚼劲的干豆丝,好让这历经岁月凝练的风味经久不衰。日益精进,不断改良,乡味的坚守、留存,离不开一代代手艺人的革新与发扬。
翻饺
“麻花馓子脆,翻饺更有味”,酥脆香甜的翻饺在过去是大多数黄陂孩子最为期盼的年味美食。那时候过年各家有自己的面粉配额,炸过肉丸,藕夹的油舍不得浪费,大人们就用它来炸面粉做成翻饺。
擀面、分切、造型、手指间娴熟的配合,看似简单,却是上一辈手艺人的口授心传。出锅的翻饺,色泽金黄,形状工整,咬起来咯吱作响,酥脆可口。砧板上的一揉一做,唇齿边的一尝一品,总会让参与者乐在其中。乡味在一声声咀嚼的脆响之中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精心制作的朴素美食,传递着祖辈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感受悠远的传承,手艺的魅力。
世间许多不起眼的食物,细思起来都会令人心生敬畏。我们的祖先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在有心和无意之间发现这些美食的规律,又要经过多少蹉跎和试错,才能掌握那些最好的技艺。
在黄陂,这些凝结着智慧的乡味手艺世代传承于人们的双手之间,缔造着一道道美食,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