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童趣很粘。
香水是救赎,香水,升华。
七十年代初期。
我们兄弟姐妹们7人随着父母从辽宁省抚顺市迀回山东老家。
那年,我是一个小小少年,和村里春哥,生哥,留住几个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
夏日炎炎,我们就捉知了。也叫黏知了,就是用小麦胶黏知了。
首先将晒干的麦粒,含在嘴里反复细细咀嚼,侍嚼成稠糊状后,再放进水里揉搓淘争麸皮,黏黏的麦胶就算做好了,然后,将麦胶放在长长的竹竿(或细棍子)顶上。
黏知了(蝉)时,要全神贯注,屏住呼吸,两眼紧紧的盯着知了的翅膀,然后慢慢的靠近,待接近知了时,突然间发力,瞬间将麦胶黏在知了的翅膀上,知了一旦被黏住翅膀,由于麦胶性特别强,无论知了怎样挣扎,怎样扎拍,无法逃脱,只好带着嘶哑的声音被拿下。
有一次,我和春哥在村东头大坑边大树上黏知了,刚把竹竿举上去,突然间掉下了一条花蛇,吓的我丢下竹竿就快跑,春哥不怕,他仍举起竹竿继续黏知了。
过了一会儿,春哥喊我:回来吧,小松,蛇己没有踪影了。
我己花甲之年。
儿时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夏日,摸知了龟,捡知了皮,黏知了的情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这一生一世不能忘怀。
故乡四喜丸子飘香
我每次从北京回到家乡,参加婚宴或战友聚会,都喜欢家乡的那一个大菜四喜丸子,有的地方叫:狮子头:,因为丸子大,所以人们爱称:狮子头:。
在我们鲁西一带红白事上,有鸡有鱼,必须得有四喜丸子,少了这个菜,那算这桌子菜不全,厨子也是一个不周全的厨子。
在我的童年的记忆中,母亲做的四喜丸子特别好吃,我们兄弟姐妹们7人都喜欢吃,每次都吃不够,剩不下。母亲制作的四喜丸子,馅是精猪肉(五花肉肥香)剁碎,白萝卜切片用水煮熟了,制作泥状,(配菜据四季的蔬菜,红,白萝卜,白菜,芹菜,都可以)加上油,盐,少许五香粉,搅拌在一起,好吃在打上两个鸡蛋,搅拌时间长更好。
四喜丸子馅儿闻着香味四溢。
馅儿准备好了,母亲用一个小碗撒点淀粉,把馅儿用小勺子挖,放在淀粉的小碗里,一会儿丸子成圆球了,大的比皮球小,小的比乒乓球大。在拿大碗,一碗放四个,每次母亲制作十二个,三碗。蒸之前滴点浆油。
母亲把大铁锅水烧温,把蒸笼放上,一次一笼正好放三个大碗,一会儿,缕缕清香的丸子顺着蒸笼边缘飘溢出来,袅袅地扩散,馋得我们
直流口水。又过了一会,四喜丸子出笼了,香喷喷的,味道美极了。
母亲用毛巾把大碗端出来,每次全家人吃两大碗八个,留下一碗。
出笼后,有愿意吃香菜少许,香油少许,自己的口味而选。
每次宴会或好友聚会,看到四喜丸子,我想起儿时母亲制作的那香喷喷的四喜丸子,蕴含着家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那年,我在枣乡街一家名:四季蒸碗:小吃店,吃了一次羊肉制作的四喜丸子,味道特别,口味独特。
我问老板,你怎么想起来用羊肉做四喜丸子啊,大多数用猪肉,羊肉又贵。
周大作家,你不认识我了。我姓洪,俺是回民。
噢,对不起。
我想起来了。你父亲是洪秀全,你是洪小全。
十五年前,我在商业城搭棚摆地摊,你就常到我地摊吃蒸碗。洪小全说的对。
那年,他不愿意上学了,跟着他父亲学洪式蒸碗。的确洪家蒸碗出名,每天大棚地摊满桌。
可是好景不长,他的大棚地摊被驱赶拆了好几次。
洪秀全气的不干了。
回家养蜂去了。
后来,洪小全又把洪家蒸碗复兴起来,在枣乡街开起了四季蒸碗:小吃店。
我当场写下:洪家蒸碗红火,四喜丸子飘香。
一阵一阵掌声,我带着羊肉四喜丸子的味道走在大街上。
四喜丸子飘香......
北京怀柔云梦山仙境雾美
一场大雨,不但缓解了夏日的酷暑,更重要的是给云梦增添了一道风景靓丽。
雨后是最美的,薄薄的雾弥漫着整座山峰,就像一汪如苔的青水泼在了一幅画上,到处翠色欲流。接着白茫茫的雾,于山林间漫步,若有若无,随风飘忽,在湖泊上轻舞,无拘无束,曼妙起伏。
远山蒸腾着雾气,飘飘缈缈、一层一层的雾飘忽而来、飘忽而去。在山谷间慢慢地蠕动着、爬行着,把峻峭的山峰缠绕起来,丝丝缕缕弥漫于山岭间。而两座山谷间的一条乳白色雾带,又如同一座绵软的锦桥,煞是壮观!
穿过弥猴树林,林间素纱在树丛中环绕,浮动着,又宛如仙女身上的飘带,在袅袅飘动。
登到山顶,天地似乎未开,一片混沌——白色的虚幻充斥于天地之间。连树和花草也无法辨清,我却飘飘欲仙,与雾融为了一体,丝丝的清凉,耳边只闻鸟鸣,百啭千声,却看不见它们玲珑身影。一团团微带寒意的浓雾不时扑在脸上,掠过身旁。仿佛正走进一个童话世界。轻纱似的薄雾让世间万物显得灵动而优美。雾里看花,领略到的是朦胧的美,穿行雾中,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体验的是灵动的美。
爬上观景台,瞭望峡谷里乳白的雾气从河面上冉冉升起,给仙境送来的飘渺透明的白纱,挂起了一道奇幻的纱幔。
仙境本身就赋予神秘,看着这淡淡的雾蔼,似乎又给仙境抹上了一层新的色彩。那种纯美、那种幽静、仙境的美,充满恬静、稳重之感,如同一位多愁善感的淑女。
平日里那些亭亭玉立于山顶的自然景观,而今被山那边飘来的雾气吞没了。若隐若现,和游人捉着迷藏。
许多游客为这种难得的景观所吸引,纷纷停下脚步,拍照、录象、有的游客观察雾象动态,手中的相机随便一动,都是一张绝美的图片,在原地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雾,虽然是一种大自然的气象,却给人们带来无数的美妙!使人产生无限的暇思。雾与云的结合可以说是苍天赐给我们最美丽的景致。山的尖端,云雾缭绕,山好似已经冲进了云霄之中,这景致,比画更有灵气,比诗更具诗意,看上去是迷茫的,近一点,又清晰了,我们置身其中,连空气都被雾感染了大半,在呼吸的顷刻,你会充分地感觉到--雾的气味比花更浓,更馥郁,更自然。
作者简介:周家俊,系军旅作家,诗人。山东聊城市诗人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关东美文》京津地区编辑中心主编。
《乡韵文学》投稿邮箱:senzi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