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红辣椒,加点盐吃,酸甜甜爽口爽脆香香,是跃入舌尖的“神器”——柳州产。
柳州酸制作技艺历史悠久,2018年,被列入柳州市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在秦始皇下令修建灵渠期间,泡菜的工艺由当初从外省入桂修建灵渠的工匠及厨师传入,但由于广西气温较高,湿气重,因此泡菜工艺几经改进,各地制作工艺有所区别,口感味道各具特色。
传统技艺烙下民族的印记,在柳江各镇,有过去老一辈传承下来的老坛酸制作,其品类多,制法各异,主要分为盐酸、寡酸和生酸。一说起酸萝卜、酸豆角、酸姜、酸荞头等老坛酸,几乎人人都会流口水。无论去到哪家,都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有酸坛子,还有流传上百年的老酸坛,这些老坛酸制作技艺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在当地每个人都是腌制老坛酸的高手。
俗话说,“最酸爽的酸在柳州,柳州最好吃的酸在柳江,柳江最有名的酸在穿山。”穿山老百姓腌制老坛酸很有讲究,必须用瓦罐坛子,引用老坛酸水、井水、甜酒,再放入各种应季蔬菜进行腌制。老坛腌制出来的酸口感独特,色泽鲜美、酸辣爽脆,堪称开胃之极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食之需,还具有消食解腻的功效。
在穿山,每年随着气温回升,不少村民就开始精心挑选优质新鲜食材腌制酸。说起对吃酸的热爱,村民们滔滔不绝。“我家的老酸坛从我嫁到这里就开始有了,我家婆传给我,我又传给儿媳妇,一代一代传下去。”今年69岁穿山镇村民罗金贝说。
“我们农村每天都少不了那一盆酸,肉可以没有但是酸一定要有。酸做得好,大家也吃得开心。”村民韦秋丝自豪地说。
自古以来,农民每日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都是吃粥,出门做工自带粥菜,但是当地气温高,湿气重,带出去的菜容易馊,农民就想出各种办法来制作保存。再有过去的蔬菜水果只在特定的季节才有收成,其它季节没有,当时经济不发达,不易买到副食品,就把吃不完的腌成酸储藏起来,长年腌制,随时有得吃。
“甜酒有独特的酒味和香味,用它腌制出来的酸味道不仅鲜、香,还可以保护酸坛的酸不起霉。”正在腌酸的韦秋丝介绍说,每年农历一至三月,村民们就会精选优质的芥蓝球入坛,清明以后腌制木瓜、黄瓜、芹菜等,秋天腌青菜、生姜。秋天后做的老坛酸更好吃更香,春夏季节老坛酸水比较酸,适合做生酸,新鲜食材用生盐腌制过水后,直接捞老坛酸水腌,口感更酸爽。每年夏天,在大街小巷的粥铺里,品种丰富、口感多样的酸深受市民青睐。
“我从柳州回来,特意到这里的粥铺吃粥。这里的酸种类多、口感好,我觉得最好吃。”前来吃粥的顾客称赞不已。
“我们穿山人都喜欢吃酸,天气热了顾客都喜欢来吃粥,所以我每天至少备六、七种酸,生意也很好。”粥摊老板龙秀菊介绍说。
而穿山镇高平村村民覃达定,她一直以来热衷于腌酸,还成立了自己的酸品牌,2019年,她将家乡的酸带出去参加柳江区特色产品展销会,为家乡代言。“我们穿山的酸非常有名,凡是吃过我们做的酸都说很好吃。下一步我们想打造出我们穿山自己的品牌,通过网络平台卖出去,让更多的人吃到我们穿山的酸。”
现如今,各类酸品在当地老百姓的餐桌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腌制好的酸品可以直接作为小吃或菜品配饭粥食用,也可用于制作其它美味佳肴的配菜,如酸菜鱼、酸豆角焖排骨、酸姜炒大肠炒鸭子等,辛勤的柳江人民用双手和汗水,诠释着自己心目中家乡的味道。(韦蒙玲 兰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