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余海峰
柳树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形成圆形薄片。一根竹子切开后形成长长的竹茎。另外,几根纤细的藤条和精心制作了几个小时的东西,是我们平时常用但不放在心上的东西——竹抽屉。
如果与现在市场上所充斥着的不锈钢制品相比,竹笼屉显然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但它清香的味道、健康的材料和不落水蒸气的特点,却成为了我们人生当中永远难忘的往昔。还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妈妈用竹笼屉蒸馒头。看着那一个个馒头放在竹笼屉里慢慢蒸熟,水汽从蒸笼缝隙氤氲,就不禁令人垂涎。一旦馒头熟了,便会迫不及待伸手去揭。 “小心烫!”每次都顾不上妈妈的警示,我常常都会迅速揭开蒸笼,此时,尽管雾气弥漫,甚至眼睛都会有点模糊,但依然会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热馒头,闻着芳馥的香味一口咬下去,有时还会烫得我哇哇叫,但又忍不住再去轻轻地咬掉它。
回眸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张家口,人们日常用品也多以手边随处可得的材料为原料。竹笼屉,其实也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张家口虽然不盛产竹子,但有的手工作坊通过木头或者玉米秸秆也能做的有模有样;也有手工作坊,通过购买南方的竹子而制作出一个又一个精美的竹笼屉。为此,制作竹笼屉,在那时,也是一门很多人都在从事的手艺活。谁如果做出来既美观又实用,那可就是十里八乡的香饽饽了。但而今,几十年过去了,即便是在偏远的山村,也很少有这样的手工作坊了。
当然,无论竹子,还是木头或者玉米秸秆都是一种天然物质,有软硬厚薄之分,每根原材料也都不一样,为此,好的竹笼只能手制,根本不能靠机器批量生产。也正因如此,竹笼屉的消失仿佛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趋势。
但时至今日,每当看到媳妇蒸馒头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妈妈的竹笼屉。虽历经岁月的磨砺,它那清雅淡泊,谦谦君子的模样依然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