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团”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属于清真小吃中的一种食物,深受北京大多数人的喜爱。京剧大师马连良老师说,晚上演出后,他去银原居点了一盘疙瘩,一边和老板聊天一边吃,每次都吃得很好吃。疙瘩其实有历史的起源。大叔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民国初年(1912年),村姑母女在北京宣武区胡邦桥东北的张家桥开了一家小小吃店,称为“光复馆”。
店主要提供各种便宜的面食。因为这个小小的利益,食物很普通,一开始“光复馆”事业足以维持家庭,非常不景气。有一天,店主只活了10斤棉花,一天都过去了,只剩下一半了。母女两人都愁死了。怎么办?再不做,脸就会变质。妈妈把剩下的面重新揉了揉,用比骰子大一点的疙瘩拉起来,放到沸腾的锅里煮后捞出来,晾在阴凉处。
晚上,母女在这个熟面团里放蔬菜炒着吃。这样随便做的面食谁会想到,居然味道很好。所以母女决定第二天给大家做食物,给新发明的面食起名叫“炒”。这样形成了疙瘩的早期形态。果然,“炒菜团”的味道也很新鲜,价格也很便宜,所以很多顾客都抢着吃,昨天晚上五六斤的沙丁鱼过了一会儿都买光了。之后,母女精心制作了这种疙瘩,并在配料中逐步改进,终于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零食。
炒疙瘩是目前北京特有的面食。在制作过程中,炒是兼用的。疙瘩颜色染成黄色,绿叶蔬菜、黄绿色、上肝、味道也柔软有力,越嚼越香,可以说是京城的名菜。在北京吃疙瘩的话,一般会去卖面条的地方买现成的面团。考虑到很多朋友可能买不到面团,叔叔这次会详细教你怎么做好吃的炒菜~
高根面粉、鸡胸肉、青虾、红豆、胡萝卜、香菇、红辣椒、葱、生姜、大蒜、调料酒、酱油、花椒、干红辣椒、盐、花生油、
1、先在高根面粉中加水,制作比较硬的面团,覆盖30分钟,红豆去壳,胡萝卜切成小指大小的颗粒,焯水太冷,香菇准备太冷即可。
JkFAryWI%3D&index=6" width="640" height="428"/>
2、然后把香菇焯水后去蒂切丁,红辣椒切丁,鸡胸肉切丁,青虾取肉切丁,面团醒好后,擀成半厘米厚的饼,先切条再切成小方块,撒上干面粉用手搓一搓(防粘);
3、接着等水烧开后,下入面疙瘩,煮熟(点3次凉水),捞出过凉,热锅起油,爆香葱、姜、蒜、干红辣椒、花椒粒,先下入鸡胸肉炒至颜色变白,再放入虾肉翻炒变白;
4、最后烹入料酒、酱油后翻炒入味,依次加入香菇、红辣椒、毛豆、胡萝卜翻炒片刻,最后加入煮熟的面疙瘩,加少许热水和盐,翻炒至收汤,淋入香油出锅上桌~
鲜香入味,口感劲道,不在北京的朋友学会后也有口福啦~喜欢的话,自己试试吧~
大叔小提示
1、菜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2、酱油不要多放,味道会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