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号字(这位同学的照片)
林秋田乡从哪里来?
作者|刘浩
据说:每逢节日都想念家乡。
在外多年,故乡的物、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反倒愈发清晰起来,时常萦绕在脑海。年关将近,以煎饼为题,草成此文,公诸乡邻,不妥之处还望各位父老乡亲斧正。碾糁子、磨糊子,烧好鏊子抹沓子,马勺子、刮板子,揭了煎饼放箅子……这是旧时临朐人摊煎饼的主要步骤。在过去,每到岁尾,各家各户都要储备大量的煎饼,故而有“家家支鏊子、户户摊煎饼”的场景。时过境迁,盛况难再,但煎饼仍旧是临朐人餐桌上的美味,备受青睐。
图二:自制煎饼果子(刘浩摄)
提起煎饼,很多人会想到煎饼果子。在笔者居住的河北省城石家庄市,煎饼果子是当地人乐意吃的早点,将面糊一摊、把鸡蛋一打,加一片薄脆、刷一点甜酱、洒一些佐料,煎饼果子就做好了。也曾购买过几次、也曾在家中做过两回,好吃归好吃,但总觉得缺少临朐煎饼的神韵。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原材料。正宗的临朐棒槌子(玉米)煎饼用纯玉米磨成(为了摊的时候好起锅,有时会加一点大豆),而很多煎饼果子虽然号称杂粮,但为了增加粘度,大多加了面粉(小麦粉),没有了的玉米的醇香、味道大打折扣。二是工艺。临朐人在磨糊子的时候,磨得非常细致,所以煎饼糊子的粘性大,摊出来的煎饼质地紧密、有嚼劲,吃起来越嚼越香。煎饼果子虽然加了面粉,但粘性依然不足,究其原因是磨糊子的功夫不够深。三是配料。临朐煎饼一如其人,纯粹、简单而质朴,无需配料,更不需雕琢和修饰。相比之下,煎饼果子的配料就比较复杂了,除了葱、芫荽,还有辣椒酱、豆腐乳、榨菜咸菜等等,简直就是个大杂烩。配料多了,不免有喧宾夺主之感,煎饼的醇香就这样被遮盖了。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就曾提到过一种食物——茄鲞,刘姥姥尝了半天也没吃出是啥味儿来,凤姐儿给她讲了讲做法,她才相信这是茄子做的。新笋、蘑菇、鸡油等辅料已经把茄子彻底沁润,茄子的清香已经荡然无存,就像鹊巢鸠占。茄鲞,空有其表而灵魂尽失矣!美食制作的初衷在于让食物的原味充分释放,从这个角度讲,临朐煎饼把玉米之香发挥到了极致,是粗粮细作的典型代表。四是口感和保质期。为了便于保存,临朐煎饼摊的比较干,而且越放越干,在自然条件下虽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却可存放半个多月之久。而煎饼果子里的煎饼比较湿、粘,口感不佳且保质期短。
可能有的人会问了,临朐煎饼就这样干嚼着吃吗?不单调吗?答,万物皆可就煎饼,万物皆可卷煎饼。先来看看清朝人是怎么吃煎饼的吧。邑人马益著曾写过一部流传甚广的启蒙读物——《庄农日用杂字》,其中在描写庄户人家的生活时有这样两句,“黏粥小豆腐,煎饼随时摊。” 需要指出的是,小豆腐也并非今天我们吃的豆腐,而是指豆沫(豆面加应季蔬菜熬制而成)。如此看来,清代临朐人在吃煎饼时,经常与豆沫同食,干湿搭配,是可口的家常便饭。除了就菜吃,煎饼还可以用来卷各种食物,比如白糖、咸菜、芝麻盐、鸡蛋、水饺等等。在大年夜,刚出锅的水饺,热气腾腾,将其依次排列,放到一块煎饼脊梁之上,慢慢卷起,煎饼吸收了水饺的水分后,韧性降低,变得松软,咬上一口,白菜的鲜香和玉米的醇香在唇齿之间回荡,让人回味良久……
图3:庄农日用杂字 摄自《临朐风俗》(刘浩摄)
如果说,臭是螺蛳粉的灵魂,那么香就是临朐煎饼的神韵。那么,临朐煎饼的香源自何处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的物产也是与地理气候条件密不可分的。临朐位于齐鲁之“中”,沂山北麓,弥河上游,正所谓灵气所钟,山水相映,是北国为数不多的秀美之地。从全国气候区划上来看,临朐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往细了看,境内地形地貌复杂,低山、丘陵、平原交错,因此形成了很多局地小气候,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物产。据统计,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600小时,平均气温12℃左右,年均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充分的日照、适宜的气温、充沛的降水为农林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县内地势南高北低,夏季山区气温略低于平原且降水多,秋、冬季山区气温则略高于平原。临朐人民因地制宜,向天要粮,在北部平原区种植小麦和玉米,在东部丘陵区种植谷子、地瓜,南部、西部山区则盛产山楂、苹果、柿子、核桃、板栗等。总之,独特的气候造就了别样的物产,而多样的物产为临朐煎饼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除了玉米之外,地瓜干(红薯面)、大豆、小米、小麦、高粱等农作物皆可做煎饼,近年来,山楂、柿子、板栗等林产品也纷纷加入到了煎饼家族中。从制作工艺上来看,还有甜煎饼、酸煎饼、酥煎饼、油煎饼、糖酥煎饼等数种做法。勤劳而质朴的临朐人民将它们碾成糁子,磨成糊子,与此同时,各种物料在其中混合、交融、发酵……这就是临朐煎饼醇香的奥秘之所在。
图4:摊煎饼 (刘浩摄)
随着科技的发展,碾已废弃了、磨改用电了,柴火不烧了、鏊子会转了,摊煎饼经历了技术革新并且效率大大提高,但山不变、水不变,气候不变、性格不变,所以临朐煎饼的神韵依旧在。
刘浩,山东临朐人,现就职于河北省气象部门,工程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红楼梦学会会员。近年来,致力于气象与文学交叉学科研究,开办“浩云文学气象”公众号,在期刊、媒体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多部科普作品、产品获省部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