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密集的锣声和鼓声,披着披风、手持白带的“白蛇”以360度辗转反侧,紧随其后的“儿子”
这种将杂技、武术等融入高跷表演中,难度大、但具有极强观赏性的高跷表演形式就是红桥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天安寺同乐高跷。“高跷老会创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公元1815年),家族传承八代,到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年头了。”据天安寺同乐高跷第八代传承人、现任“会头”穆怀胜介绍,因当年红桥西北角有座天安寺,以寺为名,以与民同乐为宗旨,老会取名为“天安寺同乐高跷会”,又因会员基本都是回族,且以表演武高跷闻名,所以也被群众称作“回族武高跷”。
“每年的春节、正月十五等传统节日,我们是必定要出会的。”天安寺同乐高跷会出会表演时,场面宏大,青杆、渔翁、娃子、橹、傻妈妈等各类扮相的18名演员踩着高跷,或背双剑、或执木桨,随着4名锣鼓手敲打的节奏蹦跳起舞。根据故事情节,演员们或两人捉对、或分散聚合,或步伐稳健、或快如疾风,将翻跟头、坐蹲、跪叉、盘叉、摔叉、跳叉、回头叉、趴地虎等考验体力、技巧和胆量的绝活儿表演得如龙出水,出神入化。“内容有武松夜奔、断桥、打渔杀家、林冲赶庙等,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传统折子戏,大家伙儿爱看,也能看得懂。”
高跷中有不少女性角色,但一般都由男性反串演出。穆怀胜说,“武高跷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女角都由女性扮演,回族女子踩跷平地撂叉,干净利落、独具风采。”天安寺同乐高跷一场演出下来大约要半个小时,大型庆典表演时,全体演员会以扛举三层叠罗汉,又名拉骆驼的高难度造型表演结束演出。“没有深厚的功底和演员们的默契配合是做不来的,这在其他高跷老会中是不多见的。”
踩高跷看着简单,想要学会可不容易。老会里年纪大的会员已有76岁,至今仍能绑着高80厘米、重十多斤的腿子自如行走、舞动,除了对武高跷浓厚的兴趣,更多依靠的是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我们坚持每周组织会员集中训练2次,平常大家自己在家练习。”在家庭熏陶下,穆怀胜的孙子穆奕博也从小就接触高跷、学习高跷,天资聪颖的他两岁半就能敲出完整的鼓点节奏,4岁时表演已经有模有样。
回族武高跷作为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一种,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和厚重的民俗韵味,深受百姓喜爱,但成员老化也让穆怀胜不禁担忧起高跷会的未来。“现在新鲜事物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他希望通过出会表演,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天安寺同乐高跷会,共同努力把这项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