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开端二、都江堰渠首截流1、参加截流
(内容简介:都江堰自先秦时,公元前256年李冰建堰开始,到1974年外江闸落成。2200多年间岷江内江,每年都要由灌区10多个县,选派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进行一次截流岁修。
所谓截流是将都江堰渠首处,江心分水堤左边的,岷江内江截断。所谓岁修一是将岷江内、外江的河岸河堤修理一番。二是把内江伏龙观前面100~200米处,飞沙堰旁边的河道中,堆积的沙石等推移物。人工用锄头、钢钎挖掘,畚箕装、扁担挑,转移到岸上来。
1974年都江堰渠道处,岷江外江闸落成之前。截流和岁修每年要用30万人工,花费灌区300万亩农田收益的1%。都江堰市二王庙,下山门进口处墙壁上,清代的“治水三字经”,其内容讲了这件事:“深掏滩,低作埝。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
然后同样1974年前每年清明节,都江堰进行一次放水仪式,让岷江水进入内江灌溉农田。外江闸落成后,依靠水闸调节流量;都江堰不再每年,进行截流和放水。都江堰的“岁修”改变为,10~20才进行一次的“间修”。但都江堰渠首仍然每年一次,截流和放水活动,保留的只是形式而已。
时间到2000年后,都江堰的放水节,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遗产。每年举行的时候,汇集在这里的当地人、外地旅游人,都像过节一样热闹非凡。放水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内江断流即截流是怎样进行的?本小说中的小邹是灌县城关人,参加截流劳动只能是,文革特殊年代的产物。
这也是都江堰历史上,唯一由城里人参加的截流,因此也才能留下这篇文字说明。正因为特殊性,可能才有现在人们,阅读的时候值得观赏的地方。请阅读人注意所谓渠首,即都江堰鱼嘴所在地。)
当年都江堰渠首截流,即从图片下部 树林处,筑一首杩槎堤埂到江心鱼嘴分水堤
目录:
1、参加截流 1……………………11
2、加强管理12……………………18
3、矛盾冲突19……………………25
4、情绪激动26……………………32
5、形势转好33……………………40
6、完成任务41……………………47
7、抓错人了48……………………54
8、后 记55……………………63
***********************************************************
1、参加截流
(内容提要:迫于青年们要工作的压力,城关镇和都江堰管理处联系成功。用城里人做原本是农村人干的,渠首岁修内江截流。去过龙池的城关青年们,不少人又参加到截流队伍中来。)
从龙溪回来以后,小邹、曾正林、赵有贵等人又跑城关镇要工作,跟着他们的自然有不少伙伴们。他们又经常出现在老罗办公室,只不过现在底气不那么足。他们也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自己干不了的事,还有那些印像很深的山民!
那个年代县公安局叫人保组,城关派出所门口挂着,群众专政指挥部的牌子。不时有选拔来的工人,带着群众专政的红袖套执行公务。他们经过调查是有几个城镇青年,拿了龙溪那个疤痕脸山民10元钱。当时10元钱就该立案,但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此事久而久之也就化了。
1968年国庆节之前,灌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成立。成立大会在北街的省林校操场举行,万人以上的灌县人参加。解放军一大群号兵,在操场的主席台前,吹奏喜庆的乐曲。现场宣布县武装部政委宋广升任县革委主任,然后副主任有一长串。其中最耀眼的是原县委书记张作干,和文革期间闻名遐迩的,县运输一社造反组织头子包老二等。小邹等人去旁观了盛会,只看完开场就离开了,感觉上自己还游离在社会之外。
中共党的省委、地委、县委等组织、还有党的基层党支部,也都没有恢复工作。1969年中共党的九大、1971年中共整党建党成立新县委,上述情形才得以改变。1968年世面上悬挂的还是革命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的牌匾。小邹认识的城关农具厂的翻砂工人,现在为该厂革命领导小组成员何大脑壳,是紧跟包老二的人之一。这时段何大脑壳抽调在,城关派出所改称的群众专政指挥部。
小邹后来下乡当知青两年,招工进城恰好在县革委机关。当年文革期间,他曾经思想县武装部、县委领导,还有造反派,这样的人在一起怎样开展工作?听这里的老同志讲,只要一开会就吵闹。很可能上面也有觉察。这年底上面下文,各县革委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包老二等人肯定不是党员,不能进入党的核心小组。
这样县革委才能正常工作,如群众的烧的蜂窝煤等,具体事项才能得到解决。灌县1971年整党建党成立新的县委,但包老二等人仍然不能入党。包老二等人对此肯定耿耿于怀,自此起他们一伙结成帮派势力。在胡闹县上工作的同时,也为自己入党问题不能解决而胡闹。直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他们一伙帮派势力才寿终正寝。
从1971年至1977年,中共灌县县委书记是柴景山同志。柴山西人南下干部,整党建党从邛崃县调灌县任职,张作干调彭县任书记。柴始终看不起包老二一伙,认为是胡乱搞的人和共产党不一条心。1976年“四人帮”以中央首长讲话,下发文件要对造反派“三突”。
即:突击入党、突击提干、突击使用。但柴景山不为所动,他发话叫县委组织部再放一放。柴书记立场坚定,这期间灌县县一级的帮派骨干,没有任何一个得以入党。不久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全国包括灌县的帮派势力,也都倾刻瓦解载入历史。这时候小邹在中共灌县委机关做打字员,他知晓这些内部情况。
……。
回头说1968年9月,小邹等人灌口镇找要工作?这样又泡了些时候。国庆节刚过灌口镇坐办公室的老罗,就在办公室对围着他的人说实在话。现在安排你们去都江堰渠首截流,就近可以挣钱用不着跑好远,但是你们不要给我捅漏子!愿意去的人先找居委会开个证明,然后在城关镇老罗那里转为正式的介绍信,到都江堰管理处(即都管处下同,现在称都江堰管理局)报到。
岷江外江闸1974年落成后,都江堰内江截流停止。
不过小邹去截流还颇费一番周折!因为城关镇规定了名额,居委会又规定每个居民小组只能去一人。这样下来还轮不到小邹的份!小邹父亲曾经在城关镇工作过,与这里的老罗相熟。父亲出面请老罗,将小邹的名字列在名单之上,这样他才顺利参加到截流队伍中。
之后150多个来自全城关,13个居委会的男女青年们,也有部份中年人聚集在一起。地点在安澜索桥前面几百米,岷江东岸原鱼嘴电站厂房前水池,和河道之间的狭地那里(现道解都江堰演出场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人,在这里准备了黄泥巴和石块。黄泥巴堆成1米多高、2至3米宽、长几百米的堆子,共有上千立方。旁边还有几大堆河道中拣来的石头,约有100~200立方米。
那时候人们凭经验,认为伏龙观前凤栖窝处堆积的,河床推移物即沙石,会影响宝瓶口的进水。影响川西平原几百万亩农田的灌溉,和四川上千万人的生活用水。从李冰治水开始2200多年来,每年都要枯水季节,在岷江内江截流岁修。具体是在都江堰鱼嘴前边,用木头杩槎、竹编笆子、黄泥巴、和石头截流将内江道截断。
然后把凤栖窝处河道中,堆积的沙石挖去一些。到了挖沙石的时候,成百上千的人在河道中劳作。他们有的用锄头,用钢钎挖掘;有的用木扁担挑竹编的鸳篼,在干河道中来回跑动。这时候有资料说,都江堰岁修,每年要使用30万农民工!消耗灌区全部种田收效的1%。
到了几百年前明代先人,在凤栖窝埋放了卧铁。挖沙石到卧铁深度,就叫着“深淘滩”。再把内外江的分水堤、飞沙堰等地的河床、河埂,修理一番叫着“低筑堰”。飞沙堰的奇特作用是,能把内江80%的推移物,即沙石排到外江去。约15%的沙石堆积在凤栖窝处,需截流后深淘滩挖走。
这样一来真正进入内江河道的只有5%,同样岁修的时候,很容易就清理了。待到来年清明节春灌用水时,在渠首鱼嘴处,砍开拦河的木头杩槎放水进内江。这一整套工序每年都要重复一次叫岁修,主要由都江堰灌区的农民来做。
20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城里闲散人多起来,都管处和城关镇协商成立常设的老组。由30多人组成专门用竹编的尖底背篼,背黄泥巴和石头为截流作准备。他们负责把汽车运来黄泥巴,和岷江河道中拣来的石块。收集堆放到前面章节提到,岷江东岸原鱼嘴电站厂房前,水池和河道之间狭窄的上述地方。每年国庆节后正式开始截流!这时候要新来150多人,同样用尖背篼把黄泥巴和石头背下河,具体实施截流的叫新组。
至于捆扎、安放杩槎、竹笆等工作,则由都管处河工组的正式工人来做。1968年以前截流的新组,都是灌区各县的农民。只有这年迫于就业的压力,迫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城关镇革命委员会把城镇中闲耍,特别是经常围着他们要工作的小青年们,充作新组派到这里来。据后来了解都管处原本不要,但扭不过地方只好答应试用一次再看下文。
都管处派两个施工技术人员,从事丈量土石方、指挥安放杩槎、竹笆等。一个姓马叫马施工,是个40多岁的红脸汉说话嗓门很大;一个30多岁姓郑叫郑施工,为人谦和秀气。偶尔也有都管处的其他男女人等,来河边工地查看巡视。还有一个姓张的男医生,背着一只医药箱里面装些红药水、碘酒、头痛粉等,也经常到工地上来巡诊。
新组的150多人,按城关镇13个居民委员会,划分成13个小组。马、郑二位施工把两水之间,狭地上一长溜土方,用皮尺丈量分成13个部份。根据长宽高计算出每个组,要背的土方和即将领到的多少钱?平均计算背一个立方的黄泥巴,下到河水中杩槎那里能有5元人民币。13个组每组10来个人,共有150多人以男青年为主,也有少数中年男女或青年姑娘。大家都以壮怀激烈的心情,黙黙看着两位施工划分土方,用石灰打上杠杠、道道等印记。
10月的岷江流量,仍然有每秒100多个立方米。都江堰这里“四六分洪”,即水小的时候内江占6成、外江占4成。这时候自然分到内江的流水,也有好几十个每秒立方米,足可以吞没阻挡水的一切。但有一小群人居然要截断内江流水,《山海经》上精卫填海的故事,在都江堰上演现代版。
都江堰1974年前的岁修,主要是挖掉岷江内江,伏龙观前堆积的沙石
历史记住这一天:1968年10月4日,这年的内江截流开始。都管处河工组的工人们,在废旧电站上面一点的河道边摆开工地。他们把30多公分粗、长4米的圆木,用竹编的纤藤捆扎成三角形的杩槎。用系着钢缆绳和绞车的木船顺河运下来,从废弃电站厂房岷江河道东岸边开始安放。这从岸向河道中,已经安放有好几幢杩槎。
杩槎之间用直径15以分以上的桤木,也是用纤藤捆绑连在一起。每栋杩槎中摆放一只大竹筐装满石头,在临水一面再挡上长5米、宽3米的竹编笆子。杩槎上还有一路用作通道的木板!新组的人用尖背兜,背来黄泥巴倒下去;老组的人同样用尖背篼,背来石头倒下去。背重物的走河边水中的埂子上,空手的走杩槎上搭的木板,人们整齐有序地两路行进。
黄泥巴和石头新筑的堤埂,顺着杩槎和笆子一点一点,把流水向对岸、向岷江外江挤过去。第一天很顺利杩槎埂子前进了3栋!因为河岸边江水浅流速缓。贴着3栋杩槎和笆子,一道由黄泥土和石块垒成,宽约2尺、高出水面1尺多的堤坝雏形初具。人们都高兴了一阵!但这道堤坝埂子如果全部筑成,将成45度角斜伸向河道中间,到鱼嘴处把内江截断。其长度足足有300米,还得多少黄泥巴和石块啊……!
小邹、曾正林、赵有贵等三人,都参加了截流新组,他们分别属于自己居委会的组。对小邹来说可能背黄泥巴效益好,能够为为家里挣到些钱!?他家里弟妹共4个,父母都是城关棕器社的,收入较低家庭生活温饱而已。小邹在截流新组的9组、曾正林在6组、赵有贵在3组。那个戴着父亲手表的高晓飞,另外还有一个叫洋虹豆青年也在9组。
第一天大家都很新鲜!许多人脚上都穿仿草鞋,即破旧胶鞋去掉鞋面;在胶鞋底子的前后左右,钉上轮胎割成的条子。这种鞋的好处是特别耐穿,不足之处鞋带很容易坏。8分钱一双的最长鞋带,断了又打结再用,实在不行才又买新的。有的人干脆在仿草鞋上拴铁丝,这样鞋带不会断了。每人身上都是棕的垫肩,和竹编的尖底背篼即尖背篼。
上午刚开始劳动不久,就有人来登记人数,看需要多少斤米的米饭?然后中午时分各组派人,过安澜桥去河对岸,向下几里地之外工棚打饭。打饭人将装满蒸饭的搪瓷盆,上面再盖只面盆装进尖背篼背着。手上还要端着只装汤菜的搪瓷盆,步行回渠首工地来。所谓工棚即岁修民工食宿的地方,那里占地很宽,修建有一排排砖瓦平房和草房。
参加截流的每人每天,由都管处补助0.5斤大米,刚好中午够吃一顿饱饭,伙食费每顿饭交0.15元也不贵。下午时分煮饭的炊事员老何,和事务长小罗抬着一只筐,到工地来把饭盆、菜盆收回去。小罗时年20多岁是灌县中学的高中生,长得一表人材为都管处临时聘请来的。老何是都管处伙食团借调来,40多岁外省人一口川腔普通话。老何的特点是爱骂人对任何人都骂,有时对小罗也边走边骂。
各个截流小组的成员,每人有自己的尖背兜、棕片缝制的垫肩。各组还要带上竹编的畚箕,和锄头、钢钎等用具,以及自己吃饭的碗筷等。为了添个口味,每人轮流带上一些辣椒、泡菜之类的。因为做重体力劳动要喝水,每个小组成员还要轮流带上热水瓶。
所有的工具中畚箕最容易坏!其他组怎样办不完全知道。9组人想出的新办法是,偷拿太平街居民的。再就是灌县多雨,好在10月份雨一是不多,二是有也不大。遇到下雨各自在身上,披块塑料布遮挡住即行。早上饭后才6点过钟,9组背黄泥巴的就互相邀约出发。大家把太平街院子旁那些居民住户,装垃圾的畚箕顺手给提走,听人其他各组也有偷拿别人畚箕的。就这样每天一群又一群小青年,都各自在家早早地吃了饭。然后互相招呼嘻嘻哈哈地,从自己住的街道汇集在一起出发。
都江堰市二王庙,这道墙壁正中文字,即清代人总结的治水三字经。
9组的人们出太平街过走江桥,沿着新堰坎走南桥河边。然后穿离堆公园、走飞沙堰、过安澜桥,到达堆积黄泥巴的截流工地。具体分工是少数人负责上泥巴,他们用锄头将黄泥巴挖进畚箕,再端起来倒进背好的尖背篼里。多数人把一背又一背的黄泥土,背到岷江河道立好杩槎、和竹笆子的地方倒下去。
所有的13个小组也大致这样,都是早早地开工了。上午、下午各中途休息一次约10多分钟,中午吃饭时休息1个小时。大堆的黄泥巴就这样,由人们一点一点地顺着杩槎,背到河道中倾倒在滔滔流水里。如果有什么生物从空中望去,这群人简直和蚂蚁差不多。但他们要截断的是滔滔岷江的内江!
开始两、三天所有截流新组各小组的人,都不多言语只是沉闷地背黄泥巴。大约3—4天后这150多人就有话语了,人毕竟是有思维有精神的。“妈的,背一背黄泥巴才4分多钱!”有人经过精确计算,一个立方的黄泥巴,尖背兜要装120多背。1立方都管处付5元钱,平均下来1尖背兜黄泥巴、只有4分多钱。一个人全天上下午最多背30次,只能挣人民币1元钱左右。
“工程上有死方、活方,国家的定额是活方。可量给我们的是死方,是收紧了的土石方!死方比活方多得多,起码多三分之一。我们一个立方就要多背几十背泥巴,都管处在剥削我们!”这群城里人被沉重的黄泥巴,压得浑身酸痛他们开始找碴子了!……。
小邹身上的尖背篼装满黄泥巴,他沿着泥土和石头筑成的埂子,顺着杩磋走向尽头。有都管局的马师工在那里监督指挥,看着人们把一背背黄泥巴倒在水里。小邹这背泥巴有100多斤,足足装了三畚箕!尖背兜上面靠前的地方还插上一只旧畚箕,以便多装一点他走得很吃力。
都江堰市二王庙山门照壁,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题写“造福万代”。
他前面远一点的是曾正林,同样背了一尖背篼黄泥巴但跑得很轻松。曾正林先到倒掉黄泥巴后,他上到杩槎的木板路往回走。小邹把泥巴倒进埂子尽头的水里,回走时看到曾正林。他坐在远处一幢杩槎上休息,身边屁股下是装满石头的大竹筐,不过好像是专门在等他?(文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