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假期进入尾声,最受欢迎的目的地杭州在7天内共有1700万人涌向包括杭州本地人在内的主要旅游胜地。根据某旅游网站国内旅游路线和旅游景点搜索预约人气度数据,西湖排在第一位。
15年前的10月1日,西湖景区24小时免费开放欢呼公园,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风景区。
热数据使我们重新思考。15年来,“西湖模式”到底带来了什么?什么改变了?
这是人流激增的15年,带来了人气、好感度和新的诱导思维。
在西湖景区免费开放24小时欢呼公园后,柳郎将在莺莺、龙金公园、学士公园、军官公园、华港观鱼、谷源风河。连续免票。
起初,大部分媒体将它简单地归结为“有利于人民”,但人们很快意识到,“有利于人民”带来的巨大红利是急剧上升的游客量。有些人把它归结为“西湖模式”。不是以旅游为直接利益点,而是以旅游业为引导入口。
2002年国庆假期,西湖景区游客接待量为200多万人。截至2016年国庆假期,西湖景区游客人数达437万人,杭州市全体游客达1578万人。截至今年10月7日,该数字再次刷新为1700多万人。仅10月4日当天,宋城接待量就达到了13.2万人,1日门票收入超过了1000万韩元。
在西湖景区的主导下,杭州不仅在湖泊,周边县市旅游产业也出现了喷发效果。今年假期的第二天,顺安县游客同比上涨33%,门票收入为1052万韩元,同比上涨30.05%。把人流变成旅游收入。杭州的整个旅游产业,甚至服务业都受益了。
“西湖模式”是从小运营旅游景点的新理念、新方式。不受旅游目的地收益限制的算盘,提高名声,城市发展的算盘。将景区转变为城市产业链上的一个按钮,与周边和整个城市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
在大的地方,她被推崇为早期的“互联网思维”。像淘宝一样,今天的公用自行车,免费试用,吸引大众,抓住人群围绕“人”写作。
当然,在“西湖模式”诞生后,杭州更具备打破常规的气质,这座古老旅行的城市已经迅速成长为享誉世界的“无现金城市”,并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名誉。
这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15年,不断提高细节,提高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
游客人数从200万人到400多万人,全市达到1700万人。当外人用羡慕的眼光对杭州说慷慨的话时,背后是这座城市长期以来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旅游景点免费,但服务不能打折。另一方面,急剧上升的人的流动对城市管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据一度景区估计,开放前一年门票收入是几百万,开放后,仅每年的维护费用就可以达到几千万元。自2009年太子湾公园免费开放以来,游客人数激增,一度提出重新开放门票,限制了客流。
但是杭州坚持“继续免费”。2011年西湖申报成功后,杭州再次承诺“仍将免费对游客开放”。
“西湖模式”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沉浸在成功诱导的喜悦中,还在于不断提高细节和质量,为城市服务的精细转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例如,依靠手机信号预测游客的游览路线,严厉打击“黑色导游”,设置微笑亭,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志愿者服务。
例如,积极开发西溪湿地、运河、湖湖等新景点,包括顺安、东丽、建德等,丰富旅游内容,在外围寻找突破口。
另外,免费向游客分发饺子,为游客免费提供地图、针线包、创可贴、凉茶和开水。
与美丽的风景相比,这些城市的细节给了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得到了游客的称赞。
今年国庆长假更引人注目的是,去年国庆节和今年5月1日,无数人生病的“公共自行车混乱”终于成为了“禁令”。禁令、承诺、青云、属地管理机关主导,“企业管理者志愿者”多观,为游客提供了清爽的旅游景点。
在致力于开放西湖的过程中,在同时重视保护和利用的主题上,杭州从未停下脚步。她在顶层制度设计和后续管理理念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实现“共建共享”。
方法总是比困难多。害怕挑战,害怕停下脚步。
当这种“西湖标准”从6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扩大到整个杭州时,可以深刻感受到杭州的好处不仅在于美丽的景色和现代化,还在于这个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
“细腻、和谐、大气、开放”的世界城市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