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11月,即光绪23年,德国借口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出兵占领胶州湾沿岸地区。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翁东和德国驻华大使海正在北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胶澳租借条约》。条约规定德国可以在山东境内修建两条铁路。一个是胶州湾景威县、益都、保山、秋平等地南,另一个是胶州湾景义州、莱芜到济南;同时,德尚享有铁路沿线两侧30里以内的采矿权。
文朝
青岛火车站位于青岛市南区泰安路,成立于1899年,是饱经沧桑的百年老驿。一百多年来,它一直担任青岛铁路物流运输的重任。独特的欧式建筑造型、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依靠海洋的地理位置,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火车站”。
1898年3月,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由14家德国银行共同出资5400万马克,成立山东铁路公司后,交际铁路开工。作为这条铁路的起点,青岛站的地位尤为重要。但是有趣的是,直到1899年9月23日,德皇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在青岛主持交际铁路开工仪式时,青岛火车站的建设还没有实现。本来围绕这个火车站的选址和设计,有一系列争议。
1900年1月青岛站开工,1901年秋季完工,是一座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钟楼,由德国工程师施乐巴和格德尔茨设计。根据完成的计划,当局希望铁路的青岛站尽可能建在商业区和青岛湾海岸附近。铁路线表示,计划从火车站开始,通过确定为工业区和仓库区的市区,然后只有胶州湾沿着东海岸前进,以便于与港口铁路连接。
火车站的第一个场地不是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栈桥附近。这一意见遭到两位德国铁路工程师的强烈反对,诉讼一直持续到柏林董事会。一个是海因里希席勒瓦,另一个是路易斯惠勒。
席乐瓦曾是青岛和山东办事处的山东铁路公司总经理、首席工程师。他认为车站在栈桥附近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会使铁路形成大弯道,所以当时的技术显然要求很高。最终,以“技术上不成熟”为由,西方移动到离海岸线只有300米的笔直轨道上。这样,青岛站成为中国离大海最近的火车站。青岛站可以说是吹着潮湿的海风,听着海浪的叹息声而建的。
锡拉巴的设计方案由高35米的德国式钟楼和位于大斜坡上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钟楼遵循德国乡村教堂风格。为什么使用纯粹的德国式建筑风格?当时青岛是德国的出租地,德国人对车站风格有充分的自主权,所以不必过分考虑中国人的接受程度。交往铁路沿线的中小火车站都位于清政府控制的地区,多通过乡村,因此为了赢得中国人民对铁路这一新运输形式的信任,设计师考虑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因素,将车站设计成了“中西合璧”风格。
青岛火车站建筑是由实乐巴负责的整个山东铁路的副产品,据说是在特殊紧张的背景下出现的紧急车站建筑的设计。但是火车站不仅成为三年来完全贯通的山东历史上第一条铁路的起点,也成为后来很多人游青岛的起点。
1912年9月28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老师致力于铁路建设,从济南坐火车来到青岛,在青岛火车站站台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当时,不仅有当时青岛商界的名流,还有德国、法国、青岛报界的记者。孙中山走过的车站平台上,青岛人挂上了“欢迎”字样的彩色牌坊。
在现在的青岛火车站,唯一能与历史对话的是那个象征性的钟楼。在这里可以隐约看到110多年前车站的样子。高大的装饰山墙突出了通向市中心的主要入口,格外显眼。车站大楼南角矗立着厚厚的钟楼,下面垂直于地面展开了三排细窗户,建筑物是陡峭的屋顶,钟楼支架、窗户、门边、山墙、塔顶装饰都是用花岗岩做的。双坡陡峭,层状和尖顶覆盖着中国的玻璃瓦,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钟楼本身位于广西路和兰山路中轴线上,构成了这两条路的大庆。
1923年1月,中国政府从日本收回了交际铁路,青岛站也收回了。1991年拆除并原封不动地重建的旧火车站钟楼和车站室得到保留,新的车站建筑设计延续了旧火车站的风格。2006年底,重新改造后,完全现代化的火车站投入使用。
面对大海,春暖花开,这可能是青岛火车站给客人最直观的感觉。乘客下火车站在百年火车站旁,可以感受到大海的气息,海风缓缓吹过,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有时海鸟掠过。看到这美丽的景象,开车的疲劳和旅行的困难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