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输入图片说明
北京有这样的美景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次旅行”。
但是说到那个名字。
很少有人知道。
那就是在北京站东边
——忠内社区
很多人从这里经过
大部分时间都在赶往北京火车站
在这个匆匆遗忘的街区深处,
充满了明清江南工商业和现代西方文明。
交配融合的痕迹
无数人错过的秘境
忠内社区东起邮通街,西至忠内街,南起明城墙遗址,北至苏州胡同。东边在北京站旁边,西边是东人医院,东端公园隔着街道看着。
这里在北京不是很有名,但它的繁忙程度丝毫不亚于西单、王府井这样的人气商圈。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在北京火车站旁边。
但是,由于这个繁忙的交通枢纽的存在,我们对崇内社区的认识变得暗淡了。有多少人能背着行李箱在火车站附近转转?
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在经过这里的时候,不会忘记藏在巷子里的小洋房。
有些人已经斑驳地染成了黄色,但有些人在断臂残骸上接了几堵耀眼的红砖墙。
然而,正因为如此,这里似乎出现了一篇大文章!
小区的江南风
忠内社区一带共有10条胡同,分别是三元、治国、京平、船板、南八步、小报、苏州、镇江、孝顺、后沟。
其中苏州胡同和镇江胡同构成了这里的骨架。
北京的胡同数不胜数,但以地名命名的真的不多。据推测,山村树木有一个,剩下的是苏州胡同和镇江胡同。
为什么都集中在这里?这要从明成祖建设北京城说起。
当时总指挥是苏州人陶燕和尚。
姚广孝。由于苏州的金砖和“苏作”工艺都是天下第一,所以他就从苏州征调了大批工匠。他们沿大运河一路北上,在崇文门码头下船后,就在附近定居。此后,苏州船民和商人也渐渐在此定居,最后形成了苏州胡同。
南边的镇江胡同也是如此形成,直到1959年修建北京站时,一条新开辟的北京站西街才把胡同拦腰截成现在的东、西镇江胡同。
如果你去居委会所在的西镇江胡同25号院看一看的话,还能看到轻盈上翘的屋脊,长排通透的窗棂…无不彰显着灵秀的江南风格。
说不完的明清民国事
元朝的时候,这里是属于“城外”的。直到明成祖朱棣营建北京城,崇内社区才被正式圈进城里,居于北京城的东南角。
当时,这一带属于明时坊地界,清朝时归正蓝旗管辖,到了民国则成了内一区。
这么算下来,崇内社区作为城区,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如果你仔细搜寻的话,会发现不少名人留下的足迹。
比如明朝重臣杨慎。
他于1488年出生于这里的孝顺牌胡同,也就是现在的晓顺胡同。由于西段拆迁,如今只剩下几个门牌号,算是最短的胡同之一了。
你可能不知道谁是杨慎,但你不可能不知道《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其实这句“歌词”写于五百年前,作者就是杨慎,词牌名《临江仙》,被罗贯中用作《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比如大文学家鲁迅。
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当时他愤而从教育部辞职,“同二弟移居东城船板胡同新华旅馆…以避战乱”。
由于“觅食甚难”,甚至断炊,所幸老朋友齐寿山在不远处的镇江胡同开有一家粮食店,方可“得一餐”。
一年后,在朋友的劝导下,他奋笔写出《狂人日记》,并署名“鲁迅”,就此成为一代文豪。
比如“基督将军”冯玉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冯玉祥曾在原船板胡同21、22号(老门牌)居住,后来还将这所宅院分给了他的兄长冯基道。
现在老宅早已拆除,成了一座简陋的楼房。
比如传奇海归齐如山。
现在的西镇江胡同29号院就是他当年创办的义兴局旧址。从这座院子里走出的工人后来被他送出国,成了法国豆腐的祖师爷。
可惜,今天的义兴局旧址除了大门依稀可见当年公司的排场外,内里早已面目全非,变成大杂院了。
除了这些名人轶事之外,崇内社区还隐藏着当时大清帝国的邮路中枢——小报房胡同。
从崇内大街进入这条胡同的西口,迎面就是一排很不起眼儿的平房,很难想像,倒退100年,这里就是大清邮政总局的所在地。
后来,这里还曾被改建为“北京邮政博物馆”。
博物馆虽小,却功能齐全,既营业又展出,别有味道。可惜前些年已经停办了。
胡同里的洋味儿
崇内社区的后沟胡同里,还有一座京城最大的基督教堂——亚斯立堂,也叫崇文门堂。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5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曾特意来这里做礼拜。
虽然胡同深处、建筑朴素的亚斯立堂,远不如深居闹市的几座天主堂那样广为人知。但始建于1870年的它却影响了此后中国教育一百多年。
“内汇文、外潞河”代表了北京近代教育的最高水平,而它们却正是亚斯立堂的创建者——美国卫理公会的一母同胞。
潞河书院是从神学院脱胎而来,汇文则从一开始就是教会的“蒙学馆”。
而马路对面,与汇文中学一脉相承的美式灰蓝色教学楼,则是比汇文中学小一岁的慕贞女中,也就是今天的125中。
虽然它直到上世纪初也只有二三十名学生,但就是在这样不被认可的尴尬局面下,女子教育在中国星火燎原。
中国工程院首批女院士之一胡亚美,著名演员宋春丽、宋丹丹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崇内社区还有许多带“洋味儿”的地方。
当时挺有名的“法国面包房”的经理,其实是希腊人;而“巴黎饭店”的老板则是天津人,妻子是德国人,实属“中西结合”。
还有那镇江胡同,早年可算是“新闻媒体街”。
1904年创办的《北京报》社址就在这里,1907年改名为《北京日报》。民国初年,《北京白话报》、《北京午报》、《北京夕报》、《燕京报》、《文艺杂志》等报刊的印刷业务,都由《北京日报》的印刷所承担,可见其实力之雄厚。后来的《北平日报》、《国民新报》、《游艺报》等报社,也在附近…
曾经,这里有三多:外国人多、知识分子多、洋买卖多;
现在,这里也有三多:流动人口多、小旅馆多、公厕多。
时过境迁,这里虽然早已不如当年,但是还是很值得一逛的,毕竟像这样的地方,在北京已经不多了。
PS:崇内社区的南边就是明城墙遗址公园,现在那里的梅花已经开放了,有宫粉、龙游、跳枝、绿萼、玉蝶、朱砂等很多个品种群,可以顺路去逛一逛。
自:北京微时光
更多精彩关注头条号:老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