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开县,中国唯一以县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粤语的发源地、两广门户,是岭南的首都,400年来永州人口达40万人。以大磐石、十里画廊、黑石塔、太新桥、千层峰、龙山、千层峰、十里河等旅游胜地闻名。霍科山、塔山、陶平、大冲水库、七星江水库、麒麟山、白地7个森林公园,面积31万亩。
杨智库村位于蓬开县罗东镇,距县城28公里,全村规模小,青山环绕,蜿蜒幽深,类似世外桃源,居民都是省叶,大部分是外勤人员。60多间砖木结构房屋,两镇或三镇,坚硬的山顶或休山山顶,花岗石坐垫。有五个书院(学宫)、一间钱庄。作为明清文化遗产地,有人称之为“岭南第一村”
祠堂前面是游泳池的水,终年翠绿,清澈见底。池塘边种柳树,风清新,柳树依依不舍,影子倒在池塘里,因此被称为杨志村。
叶氏大宗师,木雕,会所,壁画。装饰精美,8根横梁由雪松制成,日历300多年的风雨依然屹立。岭南古建筑的特色是支撑主体古建筑的“屋檐柱”用石材凿成的。木制屋檐柱是北方古建筑的特色
杨志村是由仕途叶汉表建造的,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一座清一色的明清古建筑。当时,叶汉彪为了躲避战乱,从京城一个人来到这里隐居,然后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至今16多岁。
清朝中叶,肇庆部发生地方叛乱,守军败退。消息传到奉天县后,叶教龄率领“奉天兵龙”(奉天兵龙的简称)前去救援,叛军弃城而逃,皇帝龙安队伍、夏祖上将奉叶担任“对华翎的补偿”
三百多年来,杨志村培养出了12名减生、3名允生、2名增殖、2名共生、1名拔河者、1名文林郎、1名文林郎、3名奉天县长、2名国大代表、1名飞行员和1名将军
rc="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5b1000802ec03270c5c?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11" width="640" height="573"/>
---------摄影:林福江 ---------
除最后三张,其他是手机照片
----- 图文使用请联系:tpkc@qq.com -----
附:联游景点
1、泰新桥,梁柱式廊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明嘉靖十二年(1534年)修建,清嘉庆年间(1812年)重建。长10.89米,阔3.4米,桥亭涵盖全桥。桥屋面阔三间,歇山式屋顶,脊身灰塑浮雕卷草花纹,蝴蝶瓦。方形短石柱桥墩共4列16根,每列相对于桥屋的各缝梁架,石柱脚以平整河床石垫承,不施斧凿。柱顶有媚梁,梁上铺桥板,柱以穿仿相连,穿仿与媚梁之间置蜀柱承接。
建筑精巧,造型古朴,部分保持唐宋时期木结构桥梁古制,堪称南粤古桥奇葩。梁架上雕刻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丹凤朝阳”、“膜磷献瑞”和卷云纹等图案,并铺金描彩,平梁正中置驼峰,驼峰亦隐刻护斗承一斗三升拱,上承三角形枕木和脊搏及顺脊,题记写在顺脊串下。脊搏截面为圆形,顺脊串砍作腰鼓形,两端雕刻花纹。
--------
2、封川古城墙: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口镇封川街道。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南海县黄萧养乱,典史陈顺因旧址修筑。周长约784米,高9.28米,厚7.04米。城墙为青砖砌筑,城砖制作特殊,长34㎝,宽16.5㎝,厚6厘米,侧面阳印“封川城砖”或“封川军造”等字样。
--------
3、纯仁李公祠:保存较完整的祠堂建筑之一,对研究岭南古建筑具有价值。位于江口镇封川村委会三村一队。坐东向西。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建。两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硬山顶。通面阔11.6米,总进深23.5米。后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脊为龙舟脊。两侧山墙为镬耳式封火山墙。
--------
4、封川旧街:位于江口镇封川村五村,建于明代。街道全长191米。整条街道由七列石条铺砌而成,俗称竹筒屋的民居组成,旧建筑绝大部分已经被拆除,靠近古城一侧尚存29间,靠西江边一侧尚有15间,残11间。
--------
5、封川石街:位于江口镇封川村委会三村、四村。建于明代,现存长2000米。由数百块长1.67米、宽0.54米、厚0.2米的大块石条和近百块长1.76米、宽0.54米、厚0.2米的小石条砌成。
--------
6、井底村古井:位于江口镇封川村三村。明代。由整块红砂岩石凿成上圆下方的井圈,井圈通高0.37米。井口圆形,外径0.7米,内径0.5米。井口沿高出井台地面0.1米。井壁砖砌。井台呈梯形,面积13平方米。井水深约5米,水质清冽,仍可饮用。
--------
7、攀桂坊古街道:位于江口镇封川村五村,又名横街。建于明代,长246米,宽67米。由青砖铺就,两侧分布着清至现代民居8座,大部分房屋已破损。是封川古城外围保存下来的唯一一条砖砌古街。
--------
7、苏家镬耳楼:位于江口镇丰沙村上沙村。清代。两层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通面阔10.83米,通进深10.83米。占地117平方米。正脊为龙舟脊。苏家镬耳楼是县城江口镇典型的晚清民居建筑。(转自广东地理 作者:林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