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记者了解到,在发生地震前夜和发生地震后,泸州市大部分地区都在经历下雨天气。地震发生后,当地居民、学校师生也在雨中寻找空旷的地方,撑着伞避雨避险。
有网友回忆称,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当地“连降大雨”,2008年汶川地震后也出现过降雨,还有2017年九寨沟地震、2019年宜宾长宁地震等等,都发生过震后降雨的情况,为什么地震常常伴着雨天呢?
对此,中国天气网是这样解释的:地震是地壳剧烈运动产生的,地震过程中,会将地壳中积聚的巨大能量向空中释放,使得地面温度升高,地面水分快速蒸发。同时,地面下的水汽化后沿着地震裂缝进入空气中,这样就在地面形成了很强的上升气流,水汽到高空遇冷凝结就形成了降雨。同时,地震后地面粉尘快速上升也加快了云滴凝结核的形成速度。
上海科普网的文章也显示,由于地震巨大的冲击波,在震动大地的同时也不断向空中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同样强烈扰动震区上空的空气,使震区上空大量的凝结核与水汽分子不断碰撞,充分结合,当这些水滴增长到空气托不住时,一场地震后的大雨就降临了。
除了地震后容易下雨外,还有很多关于地震的信息,被民众广为流传。这些又是真的吗?
比如地震前后天空出现的所谓“地震云”。上海科普网的文章揭秘说,实际上,地震云并不是地震征兆,地震云只是一些很普通的高积云、层积云,这些云可以呈现出波状、辐射状、条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鱼鳞状等形态各异的云状,这些云通常出现在傍晚晚霞时分,此时容易被大家误解为“地震云”,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
此前,网上经常流传着一些未来某天会出现大地震,甚至精确到多少级的“地震预警信息”这些是真的吗?中国科协的“科学辟谣平台”解释称,“地震预警”无法做到提前一小时。“地震预警”是指在大地震发生以后,在发生地震附近的地震监测台站检测到地震,并马上发出警报,从而使距震中较远的地方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可以避险和逃生。目前地震预警可以做到提前十几秒甚至几十秒。同时,根据现今地震预测的实际水平,很难做到非常精确的对地震时、空、强度的预测。
上游新闻记者 张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