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夏秋之际,河北永福村突然& amp# 039;规模不大的& amp# 039;出现了小市场,地方不大,人流不少。
在场村民个个拎着手提袋,袋子里装着瓶瓶罐罐,里边可有他们的“宝贝”——兔扎儿(蛐蛐)。有的村民就是靠着这些“兔扎儿”们,月入过万。在村民赵金龙的家里,放着近千罐蛐蛐,“吱吱”的叫声一阵连一阵。
永福庄把抓蛐蛐唤成“拗兔扎儿”。从下午17点左右,一个人就骑着摩托车,人多了就组团开着面包车,从村头的超市买点饼干、月饼还有矿泉水,带上“拗兔扎儿”的网兜、竹篓、竹筒、头灯,一行“逮捕大军“便匆匆上路了,抓蛐蛐可是个需要昼伏夜出的活儿!他们也不会将“眼界”局限在自己村,一行人开车去到周围村,远的话就会跨县,从任县往北走,上到内丘、隆尧、巨鹿县,那里的玉米地里,有大量“夜行者”在“等”着他们。
人人头顶一盏小巧但亮眼的头灯,寻着蛐蛐的叫声找过去,大概确定一个范围后,村民便会在那片玉米地上撒下一行麸皮来“引蛐出洞”,而他们只需静静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着“食客”们的上钩。“有时候一站就是几十分钟,不敢动,怕响声惊动它们。”永福庄村民王志强说。
当头灯扫到上钩的“贪食客”,村民一个健步冲上去,拿着网兜一把罩住,被罩住的蛐蛐会向上蹦跳,再顺势将网兜抬起,左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细竹筒,直接将“网中之蛐”来个“请君入筒”。蛐蛐晚上活动,村民也像个蛐蛐,从晚上一直活跃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才收拾“战果”打道回府。
赵金龙是村里蟋蟀市场的发起人,也是组织者。七八年前,他就听苏州的朋友说有人靠抓蟋蟀,一个月挣了上万元。比起羡慕,赵金龙更多的是“不肯相信”。直到2009年,一位身边的朋友靠逮蟋蟀赚了钱,看着真金白银,赵金龙这才愿意“自己也试试”。通过在网上宣传,再加上当地蟋蟀品相还不错,陆陆续续便有买家过来。当地村民也开始有样学样地做起来蟋蟀的买卖。
中午时分,买家卖家纷纷收摊回去吃饭,这才不见上午七八点时的热闹。来自上海的买家吴师傅在这里待了一周了,花了六七千入手了二十多条蟋蟀。吴师傅说,“前几天一个来自江苏的买手,在村里入手了一条不错的蟋蟀,花了三千。”村民赵小五逮蛐蛐有五六年的经验了,对逮蛐蛐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一晚上运气好的话,几十条不在话下。”蛐蛐市场开始了一两周,他已经收益近一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