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过了戏瘾。”
“直播真好,一定要继续啊。”
……
6月2日上午,运城市蒲剧团团长贾菊兰的手机不时响起,戏迷的微信让她的手机这些天来处于忙碌状态。
此前半个月时间内,运城市蒲剧团做了4次直播,叫《空中蒲苑》,在线观众总数达到160多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观众不能现场看戏,直播让戏迷解了渴。
如今,几乎所有的蒲剧演员都在触网,发抖音,发微博,做直播。不只是年轻的演员上手快、玩得早,那些运城人熟悉的老一辈的蒲剧艺术家,如王艺华、武俊英、吉有芳等也都没有闲着,这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都参加了《空中蒲苑》的直播。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景雪变,同时也在多个学校教授蒲剧,她不仅开通了网上蒲剧课,还参与了一次全国性的戏剧直播。
盐湖区蒲剧团团长、梅花奖获得者孔向东今年5月开通自己的直播节目《东方有戏》。戏迷们和孔团长互动不断,有的戏迷还要求自己唱几段,孔向东就会陪着他一起唱。孔团长每周直播两天,年轻演员也被邀请来向戏迷们推介。孔向东还与全国各地知名的戏剧表演名家连麦,给观众不断带来惊喜。
运城蒲剧界何以出现上网热?
“春节后剧团处于停摆状态,不光是戏迷呼吁要看戏,演员也需要演戏啊!”贾菊兰说,“心里很着急。”4月初,运城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全市文艺工作会。“活到老,学到老。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文艺团体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拥抱互联网。”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在会上这样说道。
“我回家想了很久,心里有了想法。”贾菊兰说,她开始关注抖音和快手,琢磨直播平台。随后,运城市委宣传部又邀请河南豫剧领军人物、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建,为运城蒲剧从业者做了一次培训。“吃尽千辛万苦树形象,走遍千山万水找市场。”李树建的话,让贾菊兰下定决心,为了蒲剧,为了观众,既然进不了剧场,就让戏迷们坐在家中看表演。
沉寂几个月后,团里重新出现了喧闹活跃的场景。排练之余,演员们录视频、编段子,注册新媒体发布直播消息。第一场直播就反响热烈。平时去外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就两千人左右。那天晚上显示在线上的观众有80多万人。直播就这样一场接一场开始了,半个月做了4场,每场一个主题。
“过去送戏是送到田间地头,一场受众最多几千人,现在是直接送到戏迷手头,几十万、上百万人都可以实时共赏一台戏,这样的艺术形式,新!”运城蒲剧团前任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艺华说。
后台数据显示,直播间观众不仅有运城的、山西的,还有一半以上居然是来自宁夏、陕西、甘肃等地的。蒲剧曾经随着晋商辉煌唱遍中国,在晋商曾经走西口的地方,至今还有老观众。
蒲剧上网新鲜热闹,可是盈利模式至今是一个问题。本来没有演出挣不到钱已经让人着急了,还要免费直播花钱,赔钱就是为了赚吆喝?很多人也在问。
“蒲剧上网,已经激发了文艺院团的内生动力。新形势下新做法,不仅能服务观众,也在培养观众。”王志峰说,“各级机构正在筹备文艺院团的企业化改革,‘互联网+蒲剧’的做法和效果,通过互联网要市场,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戏剧的新希望,看到了艺术院团的生存发展的新希望,为下一步的改革试出了新路子。”
让观众有戏看,让演员有戏唱。此外,运城蒲剧上网也在探索对接市场的办法。运城市蒲剧团的第三场直播中,剧团邀请稷山县枣农到直播现场,在节目中间设立“扶贫助农”环节,让因为疫情出不了门的枣农推介稷山板枣,与线上网友互动。
4场直播节目开始前,都有滚动播放的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游山西运城读华夏历史》专题宣传片。让蒲剧为运城代言,树运城形象,走政府购买服务的路子,也做出了新的尝试。“给我们宣传一下,如果有商家合作赞助,冠名活动,我们是可以接受的。”运城市蒲剧团副团长李永杰说。
5月27日,在运城市蒲剧团第四场直播后的第四天,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来到3家市属文艺院团调研。当来到运城市蒲剧团时,贾菊兰正带着演职人员在排练第五场直播的节目,丁小强鼓励各文艺院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求,顺势而为,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保持活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空中蒲苑》直播我们要一直做下去。蒲剧艺术要传承,更要积极改革,适应观众,开拓市场。我非常有信心。”贾菊兰这样说道。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通讯员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