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风文化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各个角落蓬勃发展。比如说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不时哼出几首正火的古风歌曲,再比如看到路上身着汉服唐装的的小姐姐我们已经不会感到奇怪,甚至会感到很亲切,也或许是同道中人,还比如古装剧早已成为很多人的心头之爱,甚至已经传播到海外。
唐装汉服,琴棋书画诗酒,轩榭台阁等等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而要想文明亘古留存,经久不衰,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我们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是—对于文化的传播,要坚持文化自信;对于文化的继承,要革故鼎新。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我们一直在路上。《挑战古人100天》便是很好的见证。这本书的作者是云葭。云葭十年的写文生涯,曾出诗词鉴赏散文集《zui美古诗词》,而她以编剧的身份参与《苏染染追夫记》影视剧的制作,并且影视剧出自她的原著小说。
《挑战古人100天》这本书采用小说故事的形式,将李小娘子等人当作我们的“眼镜”,去揭开宋代人生活的真实面貌,大大地满足了我们对于古人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好奇心,情节安排紧凑且有趣,通俗易懂且内容翔实。本书共有二十七小篇,比如喝茶篇,养猫篇,冷饮篇等等。
是否你已经跃跃欲试,想一览这本书的全貌?你先别着急,先和我一起时光回流,去感受一下宋朝的茶文化吧。
宋朝的下午茶十分考究,官名曰“点茶”。而倘若好友亲朋间想以茶相互娱乐,这样的活动又被称之为“斗茶”。当我继续翻阅这本《挑战古人的100天》时,被精彩绝伦的内容吸引的同时,内心油然而生自豪与感慨,一方面我自豪于原来宋朝的点茶是日本抹茶文化的鼻祖,另一方面我不禁感慨古人斗茶的精彩和旨趣。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点茶的基本技艺主要有三步:先将茶饼碾成粉,搁入茶盏。再倒入沸水,将茶粉调成糊状。最后用木茶筛一直搅拌,直到茶浮出白沫。看完点茶的手艺,我们都会想起日本的抹茶。现在我们知道了点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明,日本抹茶的老祖宗是我们宋朝的点茶。
日本学去了我们的点茶,本土化之后发展成了自己的抹茶文化。相比较于过去较为闭塞的文化交流,我们如今凭借着网络,越来越了解这个世界的面貌。而以传统文化为输出内容,在自媒体时代做出成就的就有不少人,李子染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也可以输出宋代点茶文化,即便最后没有获取流量,但起码你获得了文化的增识,而在未来与国际友人交流时,当你将点茶文化详细地介绍出去,也一定会赢得很高的赞颂,因为茶文化在国外是极受追捧和效仿的。
我们都知道做好文化的传播者很重要,但是在文化传播中我们须坚持文化自信,吸引海外友人了解和学习的优秀文化。与此同时,继承文化的精华,推陈出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这本书对于点茶就有极其详细的介绍,在看这本《挑战古人100天》时,从宋人点茶、斗茶中,我获得知识增量,感受到茶文化的风雅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感悟。
首先,我知道了斗茶分为斗汤色和斗水痕。前者是看谁的茶汤颜色更白,后者则是看谁的茶沫沾着茶盏的时间更长。除了斗茶,还有分茶的娱乐方式,分茶又称茶白戏。分茶是在丰富茶沫的基础上,借助茶沫在茶汤上做画。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和现在我们在咖啡上的拉花很相似?那已经会咖啡拉花的朋友是不是跃跃欲试,想要重新挑战一下自己?
其次,我还知道了原来老祖宗喝茶会加佐料。这种加作料的煮茶方式被称为煎茶,在唐朝十分流行,宋朝由于点茶的流行,煎茶日渐式微,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区还有煎茶的习惯。其实煎茶的步骤很简单,炙烤茶饼之后先碾碎,然后留下茶沫,再将茶末和各种佐料放置在一起煎制。
看到这里我们可能要说,与其说是煎茶,倒不如说是熬汤。其实广东的擂茶跟煎茶很是相似,擂茶里面会加入大米、花生、绿豆、茶叶等,捣成糊状冲泡,可解渴,更可充饥。如果你是广东人却没尝过擂茶,那你可一定要去感受一下这个“穿越茶”。而外地人可不要气馁,当你开始广州游时,又多了一个绝妙的美食打卡地,到时候一定别忘记拍照记录。
最后,我想谈一谈茶对于生活的影响。当我读到“点茶在宋代有极高的艺术地位,和焚香、挂画、插花并列,无论富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很享受这些生活方式”时,内心有很多感触。一来觉得茶文化在古代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李小娘子受朋友之邀前往朋友举办的茶话会,而后面的篇章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宫廷中,无论是在外郊游,还是宴会相聚,茶在生活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认为这才是对待优秀文化的态度。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我们必须牢牢守住优秀文化的根,不是要我们拒绝文化的输入,而是我们应该继承我们的优秀文化,让它传承下去,永不衰落。我们应该做到清代著名诗人所说“香泉飞饮万人家”。
不得不说,这本《挑战古人100天》在以轻松的方式给人带来知识的增量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获得了不少的感悟。而我所阐述的只是二十七篇中的喝茶篇,想要了解更多的宋朝人生活的精彩面貌,那么就和我一起走进《挑战古人100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