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只要一分钟就能把芬达做成雪碧的一张“卫生纸”就可以了吗?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上喜欢喝很多饮料的小伙伴们,吓了一跳。首先,该网络前传“环多变量汽水”视频视频中,有两人正在进行“饮料色素实验”。
她们在一个杯子里倒入芬达橙味饮料,另一杯则是自制的水果类饮品。两位实验者各拿一张“纸巾”,分别放在两杯饮料中。不一会儿,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搅拌后,橙味饮料变成了透明的“雪碧”,而“纸巾”吸附了色素变为橙色。另一个杯子里,“纸巾”虽然也被染上色,但里面的饮料并没有变成透明色。看到这里
小编忍不住惊呼
这到底怎么回事?
这是否说明人工合成色素不安全
或者说色素添加量超标呢?
揭秘:“纸巾”是色母片 合成色素更易吸附
这时候
就要让厦门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
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主任技师
骆和东为大家来答疑解惑:
之所以会变色
“这是由于使用的‘纸巾’
是吸附力超强的色母片。”
(网络图片)
骆和东说,色母片是一种带有蜂窝状网孔结构的纤维材料,吸附能力很强,可以用于防止衣服被染色。色母片对色素有吸附作用,人工合成色素的颗粒比自制果汁中天然色素的颗粒更大些,更容易被吸附在色母片上。这并不能推断出饮料含有色素就不安全,危害健康。
划重点!
其实这是有人利用食用色素做的
“障眼法”
不懂就问:
什么是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又称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可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剂量,添加到食品中,主要用于为食品着色。按来源,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是指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组织,特别是水果和蔬菜,如叶绿素、番茄红素等。食用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指用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等。
食用色素的使用,使食品的品种和花样大大增多,可满足人们对食物色泽的追求。
那么问题又来了
明明就有天然色素
为什么还要用合成色素?
原因很简单
就是考虑成本
食用天然色素中,有的能够转化成营养素,但成本较高、保质期短、牢固度较差,容易导致产品颜色在保质期内出现色差,进而影响人们食欲。此外,天然色素提取工艺复杂,大量使用,会导致厂家成本大幅上升。
几乎所有食用人工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但是着色能力强、稳定性好、不容易褪色,而且制备简单,用来调配颜色,其成本相对低廉。
无论是人工合成色素或是天然色素,只要其按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添加到食品中,就是安全的。市场监管部门平时会对食品进行监督抽检,色素就是其中一项检测项目。
辟谣:黑米“掉色” ?其实很正常
除了这次的芬达变雪碧谣言之外
还有一个关于色素的谣言
让我们来一起辟谣下
黑米居然会“掉色”?
其实脱色在有色的米种当中
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像这种黑米或者紫米
它有一层色素叫做花青素
因为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色素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里面
我们在淘洗的时候细胞破损
这个色素自然而然溶出来了
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食物掉色
当然
也有一些不法商家
为了贪图利益
售卖“染色”黑米
那么就让食安专家来教大家
如何辨别是否是“染色”黑米
01
咬一咬
在购买黑米的时候,将一粒黑米用牙咬开,如果是正常的黑米,里面是白色的,如果是染色黑米,染料则会渗透到米里面,整个米会被染成色素的颜色。
02
闻一闻
抓一把米,对着米哈一口气,闻一下,正常的黑米会有黑米的清香,染色黑米则有化学试剂的味道。
提醒:选择正规经营单位 严把入口关
无论是食用天然色素
或者食用人工合成色素
只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不超量、超范围使用
对人体而言都是安全的
可以放心食用
“我国对合成色素的最大使用限量、使用范围和种类的规定,与国外基本一致,有些色素甚至更为严格。”骆和东说,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色素的风险主要是部分不法商人超限量、超范围添加。几年前被曝光的“染色馒头”事件,属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苏丹红”事件则属非法添加。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国家明令禁止用于食品加工。
专家提醒,消费者应尽量选择在正规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正规食品企业、餐饮单位生产制作的食品,严把入口关,对于那些流动摊贩贩卖的食物以及朋友圈销售的自制点心、糖果、蛋糕等无生产日期、生产许可和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建议不要食用。
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
很多食品都离不开色素
但对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说
还是不宜食用过多人工色素!
购买食品请认准正规商家喔!
火速转发出去
让更多人涨知识吧!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高金环 通讯员:刘伟程 黄煜
部分综合:食安厦门(xmssab)
编辑:卢婷雯 审核:杨佳音
厦门晚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