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文章,你会想到什么?相框圆形眼镜,手里拿着书,谈论着嘴深的社会议题,这样做就是“文青”吗?为什么“文青”一词从过去的“厌恶”变成了现在这一代的“俗”?“文青”本来是“文艺青年”的简称,是指喜欢文化艺术的年轻人。
追溯历史,“文艺青年”一词早于1928年出现,由郭沬若以笔名“麦克昂”在其创办的刊物《文化批判》中发表。
他的文章〈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态度的考察〉,批评文艺青年具资产阶级的意识,并要求他们投身社会运动,使其出版的文艺作品能对社会有益。
以至后来,六、七十年代的文坛蓬勃,学生文艺运动逐渐兴起,文艺青年纷纷结集文社,谈文论艺。
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批评政治,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不但如此,他们都爱好阅读、喜欢历史,多从事艺术创作方面的工作。
随着时代变迁,“文青”的风气近年来又再次鼎盛。
但“文青”的定义似乎已经从专属那些真正喜好文艺的少年的标签,演变为风格的一种。
从“文青”到“伪文青”
近年,“文青”渐渐一改小众的形象融入社会,更成为这年代的主流,当中商业元素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香港作家及填词人王乐仪曾提及,现今的“文青”的文化资本早就不在于文化素养,更多的是由那些唾手可得的消费品来建构。
台湾作家周永祐认为,所谓“文青”,皆暗自希望自己高别人一等,在消费模式和生活品味上都追求另类的选择:穿高价古著、喝精品咖啡、看小众的电影、尝试拍菲林照片、关注次文化等。
谁不知这样的人在街上随处可见,独特的生活主张何在?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跟风做作,在每个领域都涉猎一点——但只有那些看起来很酷、很厉害的事情才得到他们的垂青。
比起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文青”更注重外界对自身的评价。
越冷门的兴趣越能展现其个人品味;越艰深的事情越能表现其个人造诣。
名副其实是追求文青之名,却抹去了文青之实的“伪文青”。
也有人认为,这个世代的“文青”没半点文化造诣、没半点对文艺的爱好、没半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反成了一种消费时尚。
那些原为培养内在修养的活动,包括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等,都被沦为建构形象的工具,被严重“商品化”。
满足“伪文青”的文化产业
以前,我们欣赏一个人,往往是被其生活态度所吸引。
现在,资本化的世界使得不同的消费品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态度,而人们也依赖它们堆砌“自己的态度”。
当“文青”要显示出其个人品味,那么用来打造文青形象的各类商品当然不可或缺。
近年兴起如无印良品(MUJI)的简约设计风格,本意是注重商品及生活的质感,而应用在文青身上却变成另一种穿搭流行。
金框眼镜、棉麻材质的衣服、布袋⋯⋯看起来朴实又简单,就是现在文青的标准配置。
至于在资本社会的影响下,文艺活动也免不了被包装为商品。
像是陶瓷制作班、染布体验课程、皮革工作坊等,纷纷席卷我们的日常。
设计简约的咖啡厅也随“文青风”应运而生,吸引不少“文青”到场“打卡”,并发起朋友圈。
“文青”还关心社会吗?
周永祐曾在《从文青现象来谈假装文化》一文中,探讨了遍地“文青”的景象。
他提到,文青嘴上也许关注社会议题,但当街上出现了真正的社会运动,他们却不会付诸行动。
只会窝在咖啡厅滑手机,给上街的朋友点赞。
偶尔被怂恿上街时,也只是享受跟着朋友一起同聚同乐的气氛。
以前的“文青”以作品以示对现实社会的反抗;
现在的“文青”却透过社交媒体来无病呻吟。
“文青”一词由过去的“厌俗”变成现今世代的“从俗”,原因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