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20卷)新书发布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
该书涵盖官话、晋语、吴语、徽语、闽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等汉语方言和怀集标话等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创新与存史并重、学术性与普及相结合的特点。在浩瀚博大精深的地方语言中,宜春方言不过沧海一粟,但能首次被《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收入,宜春学院的罗荣华教授是大功臣。他带领团队用五年时间,发掘出蕴含民俗文化精华的宜春方言俚语——《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宜春》。■宗轩、袁璐、黄威、记者陈国菊文/图罗荣华在研讨会上与专家交流
人物档案
罗荣华,江西上高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为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务委员、考研辅导中心负责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方言文化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已在《中国语文》、《汉语学报》、《语言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语言学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古代汉语主观量表达研究》和《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宜春》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项目3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省厅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宜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一场学术会开启五年探寻之旅
一座城,一方人。城有名胜风景,人有方言俚语,风景名胜是城市往昔历史的见证,方言俚语蕴含着丰厚的地方文化底蕴。人到他乡之地,大多只会关注城市的历史地标,鲜有人会留意当地方言蕴含的文化传承。
罗荣华出生在距宜春市百余公里的上高县。十五岁那年,他背着行囊来到宜春求学。学习之余,他喜欢游览宜春的风景名胜,爬明月山、探酌江洞、逛鼓楼路、游状元洲……初识了这些有着“江南佳丽”之称的人文容貌。
毕业之后,他离校返回家乡上高县教书,然后又外出求学,先后获得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2004年,罗荣华又回到阔别十一年的宜春,在宜春学院工作。生活稳定后,便开始仔细打量这座以“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的美泉而得名的江南故郡。
周末得闲时,他常穿行于老城区的小巷,寻访了代表老宜春的三眼井、四眼井、五眼井、七眼井;灵泉池、珠泉池;用双脚丈量了有着厚重历史的重桂路、黄颇路、王子巷、槐花巷、鹧鸪巷、沙子巷、卢祝巷;用心倾听了宜春人的“啥叽”(什么)、“魔气”(傻子)、“演文”(推却)等丰富的方言俚语。
“宜春,是我学习知识和工作的地方,我将她称为第二故乡。不过,即便这样,这座江南小城对我而言,当时还只是忽近忽远的感觉,始终难以真正走进心里。”罗荣华说起了对宜春的初感。
而他与宜春真正的相融,源于2012年昆明的一场学术会议。在那次会上,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曹志耘先生报告了自己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研究进展,并公开招募子项目的研究团队。
这一番发言引起了罗荣华的兴趣。会后,他马上与曹先生交流,表示愿意加盟他们的团队。通过后来几个月的接触与交流,该团队在当年12月成功立项“宜春方言文化典藏”。
近千米高山上捕捉历史遗迹
项目刚开始实施时,罗荣华和团队不可避免地遇上了难题——调查条目的拍摄与编写。这是因为团队成员中没有一个是宜春本地人。幸运的是,他们的工作得到许多昔日同学、当地同事和学生的支持,调查工作从一时困难后进展渐渐转为顺利。
2013年初,他与宜春袁州籍同学刘永刚、袁树云、罗会年商量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对发音合作人的要求,通过严格筛选,将发音合作人定为南庙袁梅村的刘展祥先生。他是刘永刚的父亲,一名退休教师,能吹拉弹唱,经常出去为红白喜事演奏或主持祭礼,家里还种了几亩田,对农工百艺也非常熟悉。通过刘展祥先生口述,罗荣华和团队成员顺利完成大量的调查条目拍摄与编写。
之后,袁树云的父亲袁少鸿先生到办公室和罗荣华一起连续工作五天,对典藏条目逐一进行了核实,并且用宜春方言转述了“牛郎和织女”和“‘肃’字迎亲”的故事。
作为典藏,除了文字记叙还需要大量图片。为拍摄到更多的原生态图片,罗会年主动提出做罗荣华的向导,带他到宜春袁州区慈化镇拍摄。他们首先参观了慈化大禅寺、观音阁和普庵禅师修行的天龙寺,还驱车几小时到了海拔八九百米的山区。每当有车过不去的高山陡坡,他们就步行近十里山路,拍摄到了仍旧在使用的木榨、水车、碾等原始农具。
到了2017年5月底,尚有一些图片没有拍摄到。袁树云便向单位请假三天,带罗荣华到寨下、芦村、新田等乡镇寻访当地文化名人。为拍一条“士林布手巾”,他们驱车几十公里来到了芦村乡的韩塘村,找到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老人从箱底翻出了一条收藏近三十年的崭新“士林布手巾”让他们拍照记录。
五年采风成宜春民俗文化通
罗荣华告诉记者,接手这个项目时,他和团队成员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宜春人刚刚过去和即将过去的生活状态记录下来,为宜春人民留下一些影像,为他们记下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睡过的花板床、戴过的颈圈(银项圈)、吃过的腊肉、玩过的躲蒙蒙狗(捉迷藏)、唱过的儿歌童谣、听过的老故事、出席过的红白喜事等,把一份浓浓的家乡情永远留在记忆中。
“项目得以顺利开展,还有一群可爱的宜春袁州籍学生的功劳。他们接到调查提纲,一个人负责一章或一节,帮助我的团队采集照片。”说到众人的帮助,罗荣华件件记忆犹新,其中一位叫阳芬的学生为拍到“朱氏节孝牌坊”,到处打听具体位置。还有一位叫陈静的学生,为了拍“农工百艺”图片,暑假在乡下奶奶家住了半个月,跟拍各项农事活动。
五年来,罗荣华和团队成员跑遍了袁州区的大部分乡镇,南路的下浦、彬江、南庙、洪江、温汤、湖田;北路的西村、三阳、芦村、寨下、柏木、洪塘、金瑞、慈化、竹亭、天台。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不但当向导,还像接待贵客一样盛情迎接他们。
在众人的支持下,罗荣华通过五年下乡采风,才真正与这座江南小城接上了地气。通过对宜春的民居、饮食、农事、信奉、婚育、丧葬、节日等方面的探索,使他成为比宜春人还了解宜春的民俗文化通,也归纳出了这些民俗的独特之处。
三进北京取经紧跟编写节奏
曹志耘先生在项目研讨会上曾提出了“让本地人看到亲切,外地人看到新奇”的典藏图册要求。这五年,罗荣华为紧跟《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编写的进程与要求,他带领项目组成员先后到北京语言大学参加了三次专题研讨会,汇报宜春方言文化典藏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编写组提出的图册编写规范不断地补充图片、修改条目文案。
“在探索方言的过程中,我真正体验到了方言俚语‘十里不同天’的演绎趣闻。”罗荣华介绍说,比如普通民居的屋栋正中间都有“铜鼓钱”;宜春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火塘,火塘之上都挂着一大串猪肉、鸡肉和鱼肉等;老百姓结婚还保留了“拜茶”、“筛开水”等风俗;春节还保留了泡番薯圆子、打麻糍等年俗。这些新奇发现完全符合曹志耘先生在项目研讨会上提出的要求。
正是在项目组成员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的努力下,完成了这项方言记录、文化保存的事业,使《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宜春》汇进了沉甸甸的祖国语言文化典藏宝库。这也是宜春学院第一部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图书。
记者发现,这部已出版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还在地方特色条目后附上了二维码。读者阅读时可用手机扫码,在线收听方言录音,观看相关视频,真正实现了音像图文四位一体的阅读体验。
记者后记:在乡音乡愁中找回珍贵记忆
城市快速发展,历史地标多数不保,而方言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得以永续。方言记录了情怀,也承载了乡愁,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面临着断层与流失。
宜春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小城,但在人口大迁徙的当下正在发生巨变,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和语言也正在走向“大同”。而现今出版的《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宜春》,抢救性地记录了宜春人已经或即将变为过去的生活状态。于个人,它是珍贵的回忆,于地方,它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不断追求速度与发展的现代文明中,罗荣华和他的团队在尽自己的力量拯救不断流逝的方言民俗文化,《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宜春》的出版仅仅是传承宜春地方文化的开始。正如罗荣华所说:“让宜春的游子和子孙后人能够留下乡音,记住乡愁”,希望在保护宜春地方文化的路上,将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通过该书的出版,我们也深信,不仅是让宜春这座小城焕发出更加无穷的文化魅力,还将带动更多的城市或地域去发掘传统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