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志勇通讯员卢俊道文/道)许昌县艾章会乡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自2015年正月以来,农民自发组建的“草根”艺术团活跃在乡村“舞台”上,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美丽的乡村而流传。
“娘,想着天凉,给你做了双棉鞋!”11月2日下午,在艾庄回族乡政府斜对面一处旧仓库内,几名演员正伴着乐曲有板有眼儿地排练现代戏《三妯娌》。红色的条幅上印着“艾庄回族乡民族文化艺术团”大字,虽然只是排练,但演员们精神饱满,不时赢得一旁观者的阵阵掌声。
该团的发起人是65岁的退休教师郑俊业。据郑俊业介绍,如今团里有20人,平均年龄55岁,个个热爱戏曲事业。说起组建剧团的缘由,郑俊业说,2015年7月的一天,乡村老艺人赵永章、郑国平、赵海生、艾安找到自己,说想组建一个乡村剧团的事情。“过去艾庄回族乡几乎村村有剧团,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退休了,闲着没啥事,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于是就答应了!”郑俊业说,但一群农民想要筹办一个有模有样的剧团并非易事。没有乐器,他四处去借;没有化妆师,大家就摸索着来;条件虽然简陋,大家对待艺术的态度却一丝不苟,只要有演出通知,团员们就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参与演出。
“乡里知道我们组建剧团的事情后,将乡文化服务中心一楼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并先后给予了近万元资金支持。”郑俊业高兴地说,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建,10多名老艺人凑在一起,相继排练了《好媳妇》、《三妯娌》、《拉荆芭》等6部剧目。其中,反映现实群众生活、符合百姓口味的《好媳妇》和《三妯娌》已成为团里的招牌剧目。“《三妯娌》演到高潮时,台下往往会看到很多人在擦眼泪!”50岁的演员王小香说,每一次演出对她都是一次心灵洗礼,而通过演出也让很多人受到了教育。村民赵晓萍说:“只要有他们的演出,我都过来看,戏唱得可不错。”
拿起锄头能种地,上了舞台能唱戏的农民在艾庄回族乡并不少见。文化艺术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艾庄铜器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天宝宫、天宝民族书画院等民间艺术文化异彩纷呈。2008年,该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艾庄回族乡乡长刘文奇介绍,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先后筹建了乡民族和谐文化广场、文化服务中心、全乡9个行政村的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配置了必要的设施,推广腰鼓队、广场舞等表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通过戏曲演出,我们实现了老有所乐,同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郑俊业说,“从2015年正月至今,我们已公益演出了35场,深受群众欢迎。百姓的口碑是我们演出的强大动力,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郑俊业说,“今后我们还要多演出一些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具有正能量的戏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年轻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乡愁,牢记村风、家风,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1:演员王小香(左一)、董根花(中)等正在排练《三妯娌》。
图2:剧团乐队师傅正在准备戏曲排练。
图3:演员们正在排练《三妯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