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组织能力本质上是组织实现绩效目标的潜力,不依赖个人,企业能够大大超过竞争对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通常企业的组织能力建设一般分为三个模块:组织能力识别、组织能力打造、组织能力提升。其中组织能力识别是企业首先要完成的。
谈一个的企业组织能力不是说你想要什么能力,而是需要何种能力。就如同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但他本人作为作家更需要的是能够写出漂亮的文章。因此判断企业的组织能力首先要了解企业的战略选择,不同的战略选择决定着组织能力的区别。
我们用海底捞为例做个分析:
海底捞一直是秉持着服务领先的策略。我也是他们多年的顾客。说实话对于他们火锅的味道我并没有感觉到惊艳之处,最开始选择海底捞是因为他们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并且配备了专人照看孩子。这对于我们的这些初为父母的人来讲简直是莫大的福音。到后来他们逐渐火起来,去吃饭需要排队了。没人的喜欢在排队上耽误时间,而他们却将排队变为有趣的事情。男士可以在排队的时候免费擦皮鞋,女士可以免费美甲。是在没事还可以下棋,当然一堆不限量的小零食。枯燥的排队变成了有趣的休闲时光。这类的细节还有很多,以至于海底捞成为了为数不多靠服务出名的餐饮企业。
海底捞让排队变成一件有趣的事
我们从战略实现的角度对海底捞的组织能力要求进行提炼,可以看出最起码应当有如下几项:
客户连接: 客户连接能力要求客户能对企业产生高度的信任。海底捞的运营模式设计中,客户导向的味道特别明显。老客户们对海底捞的服务品质非常信任,很多人甚至成为海底捞的义务宣传员(有一段时间我就扮演着这个角色,直到身边的朋友说海底捞服务好大家早就知道啦)。为了维持这种信任关系,企业通常会增加与客户之间的“连接点”,增强双方的相互了解。
大家下次去海底捞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海底捞的服务员与同行比更“健谈”。他们会主动跟你聊对菜肴评价,了解你对门店的意见乃至你的个人基本背景。这一点有点像理发店的理发师,所不同的是理发师跟你聊这些是一门心思想让你办会员卡,因此属于营销行为。而海底捞只是希望能够通过对客户需要的了解,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属于服务行为。
共同的思维模式: 共同的思维模式指的是企业在客户心中的外部形象与员工心中的内部形象保持一致,也就是“企业身份的一致性”。外部的客户都觉得海底捞的服务特别好,那么更了解内情的员工是否也这样想哪?
评价企业共同思维模式模块的水平,可以在内部让所有员工回答“在未来,对于我们的核心客户,我们希望他们因哪三点记住我们?” 通过整理回答可以判断出团队内部对企业价值点的认知是否保持一致。
这个模块对于所有快速成长企业,特别是采用连锁加盟模式的企业,都要面临有效思维传承的挑战。
创新:在乌卡时代,一切都是处于变化中的,当然也包括客户的需求。因此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将成为这个时代成功企业的必备能力。
事实上从建立儿童游乐区,到排队时提供免费擦鞋、美甲服务,再到代客趴车,海底捞在服务创新上一直引领着大众的餐饮企业。创新关键在于持续不断从客户角度去想如何服务好每一个细节,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
网传海底捞甚至提供“姨妈巾”
最后说一下:
我在文章开头就说了组织能力要够让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海底捞未来要想继续贯彻服务第一的战略目标,还需让这个思想根植在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无论是自营店还是加盟店。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其他企业就永远无法赶超。同行友商可以模仿儿童游乐区、免费美甲擦鞋,但他们无法模仿:
当一个“实惠”的顾客,想要把送的那几片西瓜打包,海底捞的服务员笑着说切片的西瓜不能打包,转身抱来一整个西瓜送给顾客。
当一个拉着行李的顾客吃完饭想去赶火车却达不到车时,门口的小弟了解情况后跑进去汇报了情况,结果店长开着自己的SUV亲自把顾客送到的火车站。
当一个顾客随手发了一篇微博,说肚子有点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的海底捞。没过几分钟就收到了海底捞的问候信息,接着当地的店员联系到他,说需要看病他们可以出医药费,并且问清了地址上门拜访。
网友发的评价海底捞服务的微博
海底捞
形式可以模仿,而真诚永远无法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