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21时40分,这家千万常住人口城市的数百万食品屈指可数的美食指南《寻味东莞》全媒体发布。
首播前半小时,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莞香花开”推送预告信息,提醒粉丝收看。
与此同时,东莞中心城区民盈国贸和台商大厦等标志建筑齐刷刷的亮起LED字幕预告,瞩目全城。
《寻味东莞》,从策划到拍摄到最终播出,历时三年,尽管姗姗来迟,热度不减。热度的背后,是陈晓卿和舌尖体的长盛不衰和东莞这座富有争议城市的光环加持。
寻味,在当代中国,不再是满足饱腹之欲,而是自带主旋律流量的热门标签,是可称之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是最底层最容易实现的向往。
而东莞在全国范围内的话题性和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无论是世界制造之都还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都是三十年来沉淀的短期内无法擦拭的印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名扎根东莞十数年的影视传媒工作者,个人觉得,《寻味东莞》热播给东莞从业者两计闷棍。
是敢为人先还是甘为人后?
东莞一向号称敢为人先,据南方日报统计,四十多年来,东莞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创造了两百多项“全国第一,比如经常津津乐道的”三来一补全国第一,集资修路建桥全国首创等等。
然而在影视发展这块新的赛道上,尤其是近些年,频频掉队。 比如昨天首播的《寻味东莞》,距离陈晓卿成名作《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登陆央视已经过去八年。
舌尖第一季的播出,引爆了美食纪录片的拍摄狂潮,权威媒体和商业机构竞相模仿。
2014年,中山广播电视台自制《味道中山》横空出世,并成功登陆央视九套,此后又重播七次,被陈晓卿称为模仿舌尖体最成功的作品。
2016年,佛山电视台顺德分台自制《寻味顺德》登陆央视,同一年,广东卫视也拍摄了《老广的味道》并在卫视播出,目前这一系列已经播完五季。
拍摄高品质人文地理美食纪录片,树立或者重塑城市形象,是近年来国内城市营销的惯例。
在央视的引领下,广东省台和地市兄弟台及时纷纷策划跟进美食纪录片,从结果上看,的确出了一些现象级精品,在弘扬粤菜文化的同时也树立起各自城市的独特形象。 但无论是在经济体量还是文化影响方面,都在珠三角据有一席之地的东莞,却感觉慢了半拍。
同是地级市,同是美食纪录片题材,《寻味东莞》距离《味道中山》晚了六年,距离《寻味顺德》晚了四年,更不谈体量更大的《老广的味道》。 实际上,除了美食,兄弟城市对城市形象的展示有更多的维度。
比如东莞一直对标的城市深圳,2019年,借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契机,他们策划和拍摄了两部纪录片《深圳自然笔记》和《深圳故事》登陆央视。前者聚焦新生城市的自然生态,后者讲述深圳的协调发展。
比如东莞一直在暗暗较劲的城市佛山。他们的三集纪录片《老佛山新天地》早在2016年就登陆央视九套。此后,《回家的路有多长》《敢为人先佛山人》《佛山制造》等佳片层出不穷,赚回粉丝无数。
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在我个人的从业记忆中,11年前,东莞与福建电视台参与制作过一部东莞城市纪录片,叫做《城市传奇》,那是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片。
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片子在东莞台播出后,无论在业界还是学界都没有引起太大轰动。 之后直到去年,三集系列纪录片《制造时代》成功登陆央视,才在城市纪录片中找回了东莞的身影。
但因为《佛山制造》声名在外,这部片没能以更具标志性元素的《东莞制造》命名,甚为可惜。其播出效果和传播影响力自然也大打折扣。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出品方一般都为当地市委宣传部,《制造时代》和《寻味东莞》也不例外。
但摄制单位一般都会依托当地电视台或者影视制作公司,毕竟这种带有地域特色的作品需要熟知甚至深耕本土地理人文的策划人员,比如《味道中山》《老佛山新天地》的摄制都为当地主流媒体的纪录片工作室。
当然,有的出于播出平台要求和作品质量把关的考虑,也会借助央视力量,比如《寻味顺德》、《肇庆古村落》等。
但东莞是个例外。
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部片子,《制造时代》的摄制方是中山电视台,《寻味东莞》的则更为大牌知名的北京舌尖团队,与东莞本土摄制团队无关。这是东莞这座城市的遗憾,也是东莞影视传媒人的悲哀。 事实上,在东莞,并不缺乏热爱影像痴迷纪录片并具有专业技术水准的摄制团队。除却主流电视台,民间力量也不容小觑。
早在 2014年,市委宣传部曾举办首届发现精彩微电影大赛,向全市征集高品质原创视频并进行评选表彰,这一活动延续了四年,培养和积累一批热爱影视的本土人才和团队。他们中的佼佼者目前正在从事在网络电影甚至公映影片的创作。他们的专业水准和市场嗅觉不用质疑,缺的是机会。
记得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王鲁湘拍摄可园的时候,我有幸前去采访。我说,东莞除了可园,还有很多可以代表岭南文化的遗存,请王老师多多关注。他怒怼,这是你们本土媒体的责任,你不好好关注,挖掘保存,找我们干什么。我当场语塞。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渐进过程,是不可能靠一两条精品片或者一个活动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了解城市,没有人比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感受更深切。赞美城市,没有人比城内人更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目光长远一点,视野开阔一点,多一点耐心,就会多一份惊喜。
全媒体移动互联时代,在用影像重塑城市形象的这条道路上,东莞已经开了头,补了课,希望不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