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前辈(里奇专栏作家)
一天晚上从地铁出来,在路边骑自行车回家。
正好到了路口,遇到红灯,看到路上已经没有车来了,就想径直过去。
这时,我身后的外卖大叔突然停下了自己的电动车,耐心等待,直到绿灯亮起,才决定通过路口。
那一刻突然感到羞愧和羞愧。
在过去的生活中,我总是把谨慎挂在嘴边,对周围的朋友说:“谨慎即使没有外界监督,也能在独处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说:“不受无私杂念的影响。”
我才知道,知道并不是做什么,我对谨慎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不说别的,就连过马路的这件小事也没能自己做。
如果路面是空的,我们是遵守交通规则,还是像我一样无视对面的红灯?
越粗心越危机,越不知道每天有那么多交通事故,大部分都是源于自己平时这种不好的习惯。
相比之下,送外卖的大叔可能不明白什么是谨慎,用自己的行动解释了一切。
即使路上没有车辆,其他行人也接连经过,他认为他会停下脚步等着。因为他心里总是有绿灯。
《中庸》说:“看不见的和微不足道的。”
一个人的最高境界表现在谨慎之中。
谨慎是你对本分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你背后的修养。(伯纳德肖,SOLA)可以随时随地永远保持敬畏,不放纵,不超过瞬间。
谨慎永远是可以坚守本分的
马薇薇多的脱口秀《观复嘟嘟》曾经以江湖为主题,其中有关于谨慎和清晰的对话。
一位女观众问道。“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想在江湖上相处,需要注意什么?”
他这样说。“要注意的一件事是古人一再提醒的谨慎。谨慎就是当你一个人的时候,给你自己一个交代,给你自己一个内在的交代,我常说,你这件事对任何人都不重要,对你自己最重要。
谨慎是没有人和别人长得一样。特别是在没有人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内心,想想你今天做的这件事,想想你具体做了什么,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你心里是否舒服,这很重要。”。
谨慎是,我们独处的时候也能像对待事情一样坚守本分。
我有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进了国企。刚开始的时候,他仍然充满信心,想取得成绩。
但是不管他做了什么努力,周围的人总是劝他“何必这么努力,反正年终考核也是吃大锅饭,就这么过去吧。”
“工作不忙,领导也看不见,偷东西很懒。”出工不出力,磨梁工,消耗时间已经成为周围人的常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这种环境的影响,朋友们也变得懒了,上班的时间大多是“摸鱼”,而不是说微信故事或微博。
对你现在工作的一切敷衍最终成为了人生的大潮。
身边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大多数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好的出路,但他仍然拿着几年前微薄的工资,不久前调整到了边缘部门。
谨慎其实没那么难。工作的话,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尽自己的本分做好该做的事,始终如一地做。
你要先对得起自己,才对得起别人。
谨慎,也反映了你背后的修养
网络上曾经有过同样的新闻。今年9月,在日本举行民宿的一位中国老板投诉说,3名中国女游客通过短租平台入住了他的民宿,但在退房时把很多垃圾扔进了房间。
src="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d540e52a9094c2dab1cce0274f0132f?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5" width="640" height="853"/>民宿老板发的图中,大量纸巾、塑料袋扔在走廊上
卫生间有大量用过的纸巾,马桶盖上还有把椅子
喝空的易拉罐和吃过的泡面丢弃在柜子上
从民宿老板微博上所发的图片上看,房子的卫生间和地板上都堆了不少的纸巾,马桶盖上还丢了把椅子,喝空的易拉罐和吃过的泡面也被丢弃在柜子上。
其中一名游客曾出来回应说,试图与民宿老板协商解决但未成功。
然而无论女孩如何解释,她们在这旅游过程中将原本干净的环境弄得邋遢不堪已经是事实。这也暴露了很多人所存在的修养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同样都是住酒店,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
管理学家余世维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自己的一个习惯,每次要从酒店退房时,他都会选择把床铺整理一下,尽量把房间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样自己的内心也会显得舒服很多。
对于进来打扫的人而言,也不必太过混乱,难以下手。
相比之下,这就是一种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慎独就是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尽力做到与人为善,不给他人添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时刻谨慎,始终保有敬畏之心的态度,恰恰能让我们看到真假修养的差别所在。
只有内外德行兼修,才是真的慎独。
想要做到内心的慎独,需要长久自律的修行
提起慎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曾国藩。
他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才学兼备,真正达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后世更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赞誉。
然而,曾国藩也并不是一直就是自带光环的,30岁之前的他依然跟很多人一样,天资普通,才华也并不出众,而且性格暴躁、为人傲慢,一点也看不出圣贤的样子。
直到三十而立,他在北京做官,相继见到了很多名家学者,深受触动,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开始顿悟觉醒。
为此,曾国藩自立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他开始坚持静坐、反思,并将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所悟如实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日日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的不足,即使在行军打仗、卧病在床,也从少很有间断。
他以读书作为自我修行的途径,更是坚持无一日不读书,每日圈点十页,哪怕晚年右眼接近失明,依然不肯舍弃。
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自律,才让他修身养性的境界非常人所能及,真的做到了“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
慎独,需要一个人长久的自律,有了目标和方向,便要经得起干扰和诱惑,懂得克制,更要懂得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
将这种修行坚持下去,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做到真正的慎独。
作者简介:心海一隅,富书专栏作者,自由撰稿人,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怀揣热爱生活的心,手写洞察人性的文。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