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多。
门|波
以保暖内衣闻名的南极人从2008年“品牌认可”的轻资产商业模式开始,关闭了线下自营工厂的生产线。
如今,南极人已成为售卖“吊牌”的品牌运营平台。这种“南极人模式”曾在社会一度引起争议。青眼发现,近期美妆行业也出现了“南极人”模式。据了解,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仁和集团)旗下的仁和大健康平台,以OEM定制的模式,在美妆领域授权品牌商标。美妆品牌商最低仅需10万元,即可使用仁和集团旗下的商标。但青眼了解到,这种模式在化妆品行业却涉嫌违规。
药都仁和、仁和匠心、仁和药业是啥关系?
青眼以“仁和”为关键词在天猫上进行搜索显示,共有10568件相关商品,部分为美妆产品。其中名为“药都仁和旗舰店”的店铺中,店内的25件产品均为美妆产品。该店铺月销量最高一款产品为“药都仁和韩熙美白祛斑霜”,月销量已超过20万件。
▍截自药都仁和天猫旗舰店
青眼发现,在这家店铺内,除“药都仁和韩熙美白祛斑霜”和“药都仁和寡肽多效修护眼精华霜”品牌名显示为“药都仁和”外,其他产品的品牌名均显示的是“仁和匠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店内在售产品却均以“仁和药业”作为产品的主要宣称点,不仅体现在商品宣传图片上,并且在多款产品的详情介绍页内,也屡屡提及仁和药业的实力和技术,意在将产品与“仁和药业”扯上关系。
▍截自药都仁和天猫旗舰店
拼多多平台也有类似情况。比如,一家名为“仁和”的品牌店,在售商品数量显示12007件,总销售超过10万件,所售产品包含了药品、处方药、器械保健、居家日用、美容护肤等13大类产品。其中,在美容护肤中共有46件产品在售,在相关产品页面上,“仁和药业”的标识几乎无处不在。但点击产品图片进入商品详情页面后,却发现产品与“仁和药业”并无关联。
▍截自拼多多“仁和”店铺
据悉,仁和药业(000650.SZ)系知名的A股上市药企,公司全称为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可立克、优卡丹、达舒克、闪亮滴眼液、妇炎洁、仁和正胃胶囊、仁和清火胶囊等。
那么,仁和药业与“药都仁和”“仁和匠心”是什么关系?青眼发现,今年1月份有投资者向仁和药业提问“药都仁和韩熙美白祛斑霜是否为公司旗下产品”时,仁和药业董秘明确回答,“不是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截自新浪财经“问董秘”
另,青眼在中国商标网查询了解到,目前,“药都仁和”第3类商标的使用权归属于仁和集团,同时,仁和集团也对“仁和匠心”的第3类商标进行了注册,正在审核中。因此,标识“药都仁和”“仁和匠心”的化妆品均属于仁和集团,与上市公司仁和药业没有直接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企查查显示,仁和集团为仁和药业排名第一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6.27%。由此可见,仁和药业属于仁和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药都仁和”“仁和匠心”是仁和集团申请的商标。
▍截自企查查
20多家代工厂为仁和贴牌生产
那么,上述“药都仁和”“仁和匠心”品牌的美妆产品到底是怎么来的?
青眼以“仁和匠心”为关键词,在国产非特殊化妆品备案平台(下称非特备案平台)查询得知,截至2020年6月17日,有76条相关产品备案信息(部分产品已注销),最早备案时间为2019年3月4日。其中大部分产品备案信息显示为代工企业自主生产,少数产品是由上述代工企业作为生产企业,再转手委托其他化妆品企业进行代工生产。而仁和集团并不是这76款产品的生产企业,其本身也并不生产产品。
▍截自国产非特殊化妆品备案平台
经统计发现,与“仁和匠心”牌有关的非特殊化妆品中,相关代工厂已超过20个(如下表),包含了水、乳液、贵妇霜、面膜、沐浴液、洗发水等多个产品种类。
▍“仁和匠心”牌化妆品相关生产企业(信息源自:国产非特殊化妆品备案平台)
以“药都仁和”在非特备案查询时,仅显示有一款“药都仁和寡肽多效修护眼精华霜”的产品,为广州航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自主生产,备案日期是2018年10月15日。
然而,青眼分别以“药都仁和”“仁和匠心”在国家药监局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查询平台(下称特殊化妆查询平台)搜索时,却未显示任何相关产品。
10万元即可获“仁和”授权
青眼调查了解到,上述美妆产品,实际上是仁和集团旗下“仁和大健康”OEM业务中的一类产品。在仁和大健康官网的“OEM定制”一栏中介绍了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按需定制开品”,即客户提出具体产品需求,仁和开发产品,再使用仁和品牌或客户品牌投入市场;另一种为“联合开品”,即仁和与客户共同完成开品,并使用仁和品牌或客户品牌投入市场。
▍截自“仁和大健康”官网
官网显示,仁和OEM定制产品擅长领域包含了个人护理、美妆护肤、滋补保健、食品饮料、医疗器械五大类,并对每个领域进行了经典产品案例的说明。譬如,美妆护肤类的经典案例,就是“韩熙美白祛斑霜”,该产品为“天猫类目第一,全网月销45万+盒”。
▍截自“仁和大健康”官网
据悉,仁和大健康目前正在对仁和匠心虾青素修护面膜、仁和匠心止汗露两款产品进行招商。
青眼第一时间联系到仁和大健康,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仁和大健康是仁和集团旗下的主营业务之一,“美妆类产品目前均是以‘仁和匠心’的品牌进行备案。”她称,“一般,美妆类产品按需定制开品的最低起定量为30万,此外还需要10万元的保证金;联合开品的最低起定量为10万元,保证金为2万元,由4、5个客户一起分销,以减少风险,且包装上可打上第一个提出联合开品的品牌商的名称。设置保证金的目的是,防止客户低价售卖产品而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
“目前美白祛斑霜是公司的爆品,如果客户要对这款产品进行定制开品,则首批订货量的要求为100万以上。”上述工作人员还补充道,如果是渠道商则可以作为分销商直接找公司拿货,进行分销,这种情况的起定量为2万元。“公司会对客户在公域流量(如淘宝、天猫、拼多多)的产品进行最低控价,但不会干涉客户在私域平台(如社群、微商团队)的价格。”
此外,据其透露,与仁和进行定制产品合作时,客户除了支付产品的成本价外,还需向仁和支付产品成本价38%-40%的品牌使用费。
对于双方合作的具体流程,该工作人员称,一般由客户先提出产品需求,包括产品品种、功效、包装等,再由仁和为其选择适合的工厂进行生产打样,客户确定样品后,工厂开始生产。“一般是30天左右可以出货,后期补货时间可缩短至20天左右。”
特证化妆品35天出货?
值得注意的是,当青眼询问“美白、防晒等特殊化妆品的出货时间时”,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客户确定样品后,最快35天就可以出货。”
▍仁和电商官方回复
众所周知,我国特殊化妆品实行的是注册管理制,企业要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后方可生产和进口。一位资深的研发工程师告诉青眼,特证类产品最快也需要9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获得批件,“不顺利的话,一年半、两年也不奇怪。”
为何仁和称特殊化妆品能在35天左右出货?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称,“因为公司是与有特证批件的工厂进行合作,批件是早就申请好了的。”她还表示,“对于特殊化妆品的定制开品,产品名不能换,要与已获得特证批件上的产品名保持一致。但是,可以在包装上打上客户的品牌名和仁和的品牌名。”
青眼发现,上文中的药都仁和韩熙美白祛斑霜,即是在原有特证批件的产品名称上,加上了“药都仁和”的品牌名。青眼以该产品标注的批准文号“国妆特字G20152200”在特殊化妆查询平台搜索得知,该批件对应的产品名称为“韩熙美白祛斑霜”,生产企业为广州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但是,这款商品产品瓶身标识却为“药都仁和韩熙美白祛斑霜”。
▍截自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查询平台(上)、天猫“药都仁和旗舰店”(下)
并且,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药都仁和旗舰店”内的另一款特证产品“仁和匠心御雪美白祛斑面膜”上,青眼以该产品的批准文号“国妆特字G20160600”在特殊化妆查询平台搜索得知,该批件对应的产品名称为“御雪美白祛斑面膜”,生产企业为广州依露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而在店铺的宣传页中,却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款商品的产品包装上印有“药都仁和韩熙美白祛斑霜”的名称。
▍截自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查询平台(上)、天猫药都仁和旗舰店(下)
业内资深法规人士表示,根据我国特殊用途化妆品“一品一证”的规定,上述行为属于“套牌”行为,涉嫌违规。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仁和OEM的模式与南极人“卖吊牌”的模式几乎如出一辙。“但关键是多数消费者并不知其中门道,对仁和药业公司与‘药都仁和’‘仁和匠心’品牌之间的关联也并不清楚,加之,不少网店在销售产品时还会故意‘蹭’仁和药业,也容易误导消费者,这样的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有10种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而“经营者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即为情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