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和猪有什么渊源,首先客家人是喜欢吃猪肉的族群。
也许你会说哪个族群不爱吃猪肉?回教就不吃猪肉,欧美偏好牛肉,秘鲁当地还爱吃可爱的天竺鼠。又从哪里可以看出客家族群嗜吃猪肉呢?台湾客家闻名的「四炆四炒」宴客菜,其中炆爌肉、排骨炆菜头的主要食材就是五花肉、排骨肉,还有猪内脏来料理的猪肠炒姜丝、猪肺凤梨炒木耳、酸菜炆猪肚,连猪大骨熬成肥汤也拿来炆笋干,成为一道佳肴,几乎就是从猪头吃到猪尾巴,一丁点儿也不浪费。
在客家文化中,猪不仅是肉类的提供者,也是祭祀要角。猪肉是酬神祭祖的上乘祭品,一般客家的三牲就是一只鸡、一条鱼及一「料」猪肉。用「料」来当单位词,也是挺特别的。所谓的「一料猪肉」,即带皮的长条状猪肉一块,是由猪背的里肌往腹胁部位切出,视为「有头有尾」,靠近猪背中心的肉即可为猪头的部位。当然最虔诚的三牲使用全猪或全羊,但是过去生活贫困,全猪全羊较罕见,猪是三牲之首,供应不起一头全猪时,用部分代替全部,「一料猪肉」就成了一头猪的象征。因此,过去客家人养猪,除了作为家庭副业和肉品来源,每年盛大的祭祀活动,更是促使家家户户养猪的主因。
除了年节祭祖、敬神要准备「一料猪肉」,在客家民俗「完神」(还神)仪式中,则是更讲究地用全猪祭拜,而且要用黑色的公猪。
「完神仪式」,通常是小孩子难养的家长,在小孩生辰日或某一吉日向神明「起神」许愿,祈求孩子健康无病;等到小孩长大作寿或结婚前,进行「完神」,感谢天公保佑至今平安无事之仪式。完神最主要的供品就是一整只猪,而且在猪头顶或背部留下一撮毛发不剃除,代表着用最顶级的黑猪敬奉的意思。祭祀完后的猪肉及内脏,就衍生出客家的经典菜肴。所以客家人喜好豢养黑毛猪,是祭祀中至关重要的祭品。
一、猪猪来助战!伯公赏神猪
而今天要说的故事〈伯公赏猪公〉,是一则台湾六堆的民间传说。「六堆」指屏东县、高雄市境内,数个客家人聚居的乡镇,早期来自广东客籍移民渡海来台,开拓荒野,缺乏官方保护,彼此维持互助合作,结成紧密的地缘聚落。
原名〈神猪助战〉,这个民间故事,是这么说的:
有一次在滥庄附近遭逢贼军大队来袭时,突然来了一群野猪,如癫如狂,用嘴用脚到处乱喷泥砂,一时灰尘朦胧,敌人无法进攻。我方乘机转进,突袭敌人后面,乃获大胜。事后,大家认为滥庄伯公驱使神猪来助战。六堆大总即将神猪分发各堆饲养。或所谓「行忠义必有神助」似非迷信也。
故事里,客家人视为土地神的「伯公」,驱使神猪助战,逆转胜负的一击。称其「神猪」是因为客家人相信牠有灵性,才能如有神助,也因客家先民为保庄卫民而牺牲宝贵的生命,是以「行忠义必有神助」。退敌成功后,「大总」将神猪分发各堆饲养,从此之后,各堆有神猪的「护卫」,整个社会趋向平稳。
在这有趣的神猪助战故事背面,其实隐含着严肃的土地捍卫战。故事中的滥庄(今万丹乡),据说,是六堆人的发祥地,由滥庄扩散分别去六堆各庄开垦后,原住的客家人陆续迁出,不久也就没有客家人居住了。而根据史料记载,清代初年,福佬人与客家人接踵移入下淡水溪(高屏溪)东岸流域后,当地生存场域变得紧张,周边族群有相当密切的互动及往来,甚至为土地、水源及利益因素而发生冲突,于是形成了「六堆」聚落。
二、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伯公赏猪公的故事流传至今,除了表现六堆地区的移民历史与多元文化,也见证客家人对猪猪的特殊情感。
六堆的俗谚语中,可见猪与客家人的关系,例如:「贫穷莫断猪,富贵莫断书」,此句本意为劝学,同时也鼓励穷苦农民种稻以活口,养猪而脱困,勤劳养猪是生财之道。养猪户还有供奉猪栏伯公,是姜太公的神位,更可以保障猪只的生长,一年中,一家若有一口大肥猪养成,卖猪娶妻或杀猪过年,这个年就过得顺畅了。猪猪和人形成互利互惠的关系,猪的数量是当地客家人维系稳定生活的重要指标。
此外,「耕田爱畜猪,养子爱读书」、「畜子毋读书,毋当畜大猪」,也是读书求仕的观念,意谓若养子不读书,还不如养头猪合算。这些俗谚显示猪与客家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养猪」与「读书」同等重要,从当地传说和俗谚,便可了解黑猪在客家民间的普及和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