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可以说是常备材料或必备材料。因为鸡蛋不仅可以单独吃,还可以用作很多料理的辅助材料。
鸡蛋在饮食生活中的优点非常突出,除了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以外,还具备烹饪样式灵活多样,做法简单快捷,食用方便等诸多特点。比如在做法上有荷包蛋、煎鸡蛋、水煮蛋、茶叶蛋、蒸鸡蛋、鸡蛋汤、鸡蛋饼、鸡蛋糕、鸡蛋面、鸡蛋饭等等,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在吃法和适用人群方面更加灵活,早中晚三餐、老少皆宜。所以,鸡蛋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蛋类食品。不过,往往就是看起来做法简单,人人都能做的大众食材,在烹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甚至是错误,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有两种原因会导致这种结果:一是主观心理上就认为这种食材烹饪没难度,谁都能做,怎样做都好吃;二是经常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即使是错的方法,也会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下去,导致很多人都会犯错。
下面就以“水煮鸡蛋”为例,来说说大家在煮鸡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几大难题、容易犯错的几个环节以及正确的解决方法。
煮鸡蛋中常遇的3大困难和正确解决方法
1、鸡蛋在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破壳,蛋清溢出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是因为在煮鸡蛋的过程中犯了以下两个错误所致。一是水温没掌握好,二是火候没控制好。很多人煮鸡蛋采用热水下锅,这是不对的,如果直接热水下锅,鸡蛋突遇热水之后,里面的蛋清和蛋壳受热膨胀,而且蛋清和蛋壳的膨胀系数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导致蛋清挤破蛋壳溢出;另外水开了之后,要改为中火烹煮,如果一直大火,同样会导致蛋壳破裂。
破壳鸡蛋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鸡蛋清洗干净后,最好先在冷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入锅中冷水里,开火烧至沸腾,然后改为中小火就可以避免蛋壳破裂。因为这样就保证了鸡蛋在煮的过程中,没有遇到骤冷骤热的情况,而是一直均匀受热。
2、煮鸡蛋经常会遇到没煮熟或者煮得过老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猜到,肯定是由于时间没有掌握好,是的,原因的确如此。那么水煮鸡蛋的时间要怎么才能掌握得刚刚好呢?正确做法如下:
成熟度刚刚好
如果你喜欢吃蛋黄半生不熟的“溏心蛋”,那么建议在水开之后,改为中火再煮6分钟左右就够了。不过我是不建议吃所谓“溏心蛋”的,不要被有些人认为生鸡蛋或者“溏心蛋”的营养更好的观点所误导了,还是煮熟了的鸡蛋更健康、更安全。毕竟不熟的鸡蛋里面难免有细菌存在;如果你喜欢吃正常的熟鸡蛋,那么就建议水开之后,改中火一般再煮8分钟左右就好了。
溏心蛋
平时我们在吃煮鸡蛋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剥开后,里面的蛋黄表面颜色是墨绿色,这就表明鸡蛋煮得有点偏老,而这种墨绿色就是蛋黄中的物质硫化所致。不管是蛋清还是蛋黄,吃起来的口感就不太好,整体有点发柴,蛋黄还特别噎人。同时如果是鸡蛋煮得过老,不但口感差,而且吃了对人体还没好处。所以,煮鸡蛋时,时间掌握非常重要。
鸡蛋煮得太老
3、鸡蛋煮熟之后,经常遇到蛋壳剥不下来或者很难剥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种困难,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遇到,而且特别烦人。鸡蛋煮好之后,等到要剥壳的时候很难剥,即使勉强剥下来,要么蛋清粘在蛋壳上,要么蛋壳剥得到处都是、很碎。好好的一个鸡蛋剥下来有时就只剩下蛋黄了,稍微好一点,蛋清表面也是坑坑洼洼,既影响心情又影响食欲,还浪费,根本就不想吃了。
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鸡蛋里面的蛋清和蛋壳在煮的过程中,受到持续高温加热膨胀,导致蛋清和蛋壳粘连在一起而导致的。因此人们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把鸡蛋煮熟了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激一下,让鸡蛋遇冷收缩,由于蛋清和蛋壳收缩系数不一样,导致蛋清和蛋壳收缩程度有差异,因此蛋清和蛋壳之间就会分离留下间隙,当然这时候蛋壳就很好剥下来了。
煮熟的鸡蛋放凉水中
以上的方法也是大多数人经常采用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同样不可取,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蛋壳是好剥了,而另外的问题又来了。大家都知道,正常的生鸡蛋,表面不是光滑和密闭的,而是有很多的小孔和毛茸茸的东西覆盖着的,这也是平时我们摸鸡蛋感觉表面很粗糙的原因。所以,如果是要存放的鸡蛋,就不能用清水洗了之后再存放。因为洗掉了蛋壳表面的茸毛保护层,冷水中有很多细菌会通过鸡蛋壳上的小孔进入鸡蛋里面,吃了不健康。
同样的道理,煮熟的鸡蛋,我们一样不能放入冷水中激凉,因为煮熟的鸡蛋蛋壳已经完全失去了保护功能,放入冷水,水中的细菌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入鸡蛋内部,污染鸡蛋。那我们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
煮鸡蛋时加适量食盐
正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煮鸡蛋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或者说白醋即可,因为醋和食盐都能让蛋清和蛋壳之间出现间隙,不会粘连在一块,而且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鸡蛋煮熟之后,直接放凉至不烫手就可以轻松剥掉鸡蛋壳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如果一定要用凉水浸泡至冷,那就得提前把水烧开,然后放凉,确定水变凉之后,再把煮熟的鸡蛋放在里面激冷,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认为这种方法更费事,不如前一种方法简单。
轻松剥鸡蛋
有关煮鸡蛋的知识,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看了之后,大家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和经验要分享呢?
我是家常美味,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果大家觉得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留言指导,我每天在这里为大家讨论美食相关的话题;分享美食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您的收藏+评论+转发,关注+点赞,将是我继续奉献优质美食内容的强大动力,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