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春天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入住通州徐会长科技愿望已超过一年。
这一年里,靠着村里流转的20亩几乎要撂荒的土地,几名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种植番茄、萝卜新品种,给这个位于北京东南远郊的经济薄弱村,带来了约3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信息的闭塞让西槐庄村在过去很多年中,错失了产业发展的方向,而科技小院团队的努力,让西槐庄看到了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希望。2020年年底,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科技小院正式挂牌。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第一年进村 带来30万收入
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的科技小院距离试验大棚很近,只有不到一百米。每天上下午,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三名研究生都要去地里“报到”。4月中下旬,设施大棚里,这一季种下的番茄正被吊着秧,秧苗已经有半人多高了。
“这段时间主要工作是给秧苗掰茬,防止侧枝分走主干的养分。”本来说好先带着记者去棚里看看,结果说话间几个人就都猫腰在大棚里干起了活。
4月21日,农大研究生吴林静和伙伴们在设施大棚中为番茄掰茬。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西槐庄村的科技小院2020年11月挂牌,宁国法和吴林静是第一批入驻的农大研究生。科技小院负责的15个设施大棚和5亩耕地是村集体土地,村里请来了五六个村民帮忙干活。除了做各自的实验项目,科技小院的日常工作就是指导村民们做田间管理。
让二十多岁的学生,“指导”五六十岁的村民田间作业,是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的。正掰着茬,吴林静想起去年此时,“我们觉得这个时候得赶紧动手了,村民们却并不着急,觉得不至于这么麻烦。”
宁国法、吴林静、张晓恬是目前入驻西槐庄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图为科技小院研究生与在试验田工作的村民合影。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63岁的穆文启是村里请来负责料理这片试验田的村民之一。他记得最初和这些年轻人打交道的感受,“那时候觉得他们从学校来的,虽然可能讲起理论来说得不错,可实践方面的经验少。”
可让村民信任自己也并不困难,“我们一再坚持,到最后番茄长得就是比原来更好。但同时,我们也有要互相学习的地方。”吴林静说。
去年一年,科技小院在西槐庄村指导种植的15个大棚靠着种植的番茄和萝卜,给村集体带来了30万的毛收入。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西槐庄来说,这笔钱的到来让村集体看到了产业的曙光。
学生在这里 就是农大在这里
在吴林静的印象里,2020年为了把科技小院引进西槐庄村,时任西槐庄村第一书记的江宁没少下功夫,“听说因为看到了科技小院在大兴小黑垡村取得的成果,所以前后几次联系到我们的导师王冲教授。”
一个科技小院在村里落地意味着什么呢?
吴林静记得入驻不久后,有村民找上门来求助。那是她和宁国法进村后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听说他们来自农大,村民骑着车到达小院门口,想请他们去看看自家的杨树。“他说家里的杨树在生病,树皮都已经脱落了。”
吴林静的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研究和土壤改造,宁国法是农大园艺学院的,专业涉及更多的是设施栽培。两个人都无法给出具体的植保方案,只能先拍下照片,再发邮件请教学校里的老师。“当时问的第一个老师,她说自己也不是从事杨树方面研究的,于是她又去询问了另一个同事。通过问题的传递,最终我们才了解那棵杨树得了什么病,需要什么样的药剂。”当时学院里的老师告诉吴林静,如果所需药剂不方便买,老师也可以通过托其他同事,帮忙买到。
这样的事情之后还出现多次,每次碰见拿不准的问题,两人就求助学校的教授。虽然入驻在村里的只是两名农大学生,但村民能获得的帮助,却不止于这些学生,事实上,在科技小院入驻的村庄,只要学生在这里,就是农大在这里。
“你们种的西红柿怎么那么好吃”
入驻西槐庄村大概不到四个月,科技小院和村民们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如何将这些番茄卖出去,是科技小院要考虑的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由科技小院来做这些?在宁国法看来,这不只是科技小院需要做的,在未来,也是西槐庄村民发展产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2021年6月6日,吴林静与村民一起为刚刚摘下的番茄分类。受访者供图
“大多数农民涉足的只是种植过程,后期的加工、流通、储藏、销售通常无暇顾及,但也恰恰是后期的工作,能带来很大的利润。”宁国法认为,当种植者触及产销全环节,在产品本身拥有好质量的前提下,也就拥有了更多的议价权。专人做专事,这些事或许不需要全部交付于种植者,这也就需要村庄吸引更多人力和人才。
而现阶段,在销售环节,科技小院也在“摸着石头过河”。那时,吴林静和宁国法觉得自己像是在科技小院里创业。“去年一开始我们老师买了十几箱,我们也会给学校寄回去一些,后来我们甚至会跑到与农大有合作的院校去摆摊,有人买过几次就会问,你们种的西红柿怎么这么好吃?”
确实好吃。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番茄,科技小院所选择的果粉番茄品种果肉偏软,果汁含量更加丰富,也更适合鲜食。好吃,就是西槐庄科技小院销售时的底气。对当时在小院已经驻地一个季度的两个研究生来说,这样的品质也是他们预料的结果,“我们一直以来的焦虑不是种不好番茄,更多的则在于卖不出去。”
除了线下,两个人也尝试攻破线上的渠道,通过朋友圈宣传来买番茄的人多了,吴林静还开通了微店,后期还请人来设计了Logo和包装。“要是永远在那儿想‘卖不出去怎么办’,可能到最后就只能卖给那些水果商、菜贩,可有时一旦尝试了,可能也会发现这件事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到现在,西槐庄科技小院的院子里还停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这辆三轮车是研究生们的交通工具,也是丰收季里他们将打包好的农产品,运送至快递站点的主要方式。
特色和质量会把产业引向远方
在宁国法看来,这一年村里种植的番茄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多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品种的选定。“能不能取得成功,品种的因素占70%,剩下的30%才与技术和管理相关。”
2021年5月18日,宁国法在设施大棚内测量番茄植株高度,记录实验数据。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市面上的番茄以硬粉居多,这是一种能够给种植户带来安全感的番茄种类——它产量高,果肉硬,也就意味着它非常耐储存。这也是西槐庄村民们从前更愿意在自家地里种植的品种,尽管,它口感一般,卖出的价格总是很便宜。
对单一品种的执念,抵触尝试新品种,宁国法能理解。“一棵番茄苗1元钱,一个棚的投入就需要2000多元,农民们会担心。”
今年,科技小院还选择了京彩8号、京丹、乾德紫娃、老千禧等四个品种的小番茄。对普通村民来说,选择新品种的试错成本高,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基本很难主动尝试。
“而这就是我们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在农产品处于生产过剩的当下,产量有时不是竞争的核心,特色和质量能将产业引向更远的地方。”宁国法说。
让他们看到 这是一件有希望的事
正在读研一的张晓恬是今年春天刚刚入驻西槐庄科技小院的。她是吴林静的同门师妹,考研时跨了专业,打从进入小院开始,就怕等小院的“接力棒”交到自己手上时,自己做得不够好。
今年,在西槐庄的试验田里,除了种植番茄、辣椒、芸豆、萝卜,在户外的大田上,小院还种植了水果玉米,相关的实验,将是张晓恬未来的课题方向。“每天都在焦虑,昨天晚上看文献一直看到了凌晨两点。”
宁国法和吴林静宽慰过她,两个人入驻村庄的这一年并不是一切顺利的。去年6月份下雨,有个设施棚被淹了,对宁国法的实验造成了一些影响,不过还好番茄还算“平安”;到了七八月份,虽然番茄收获了那么多的赞誉,却也没能在缺少冷藏储存设备的情况下,为它们的保存期多延长一天,最终很多的番茄还是未能走出村庄。而另一方面,科技小院要自主参与全程产销,如同电商小老板一样忙碌,这也在侧面证明,西槐庄村对于新产业的参与感,还需要进一步调动。
而这些,或许也都是在未来,农大3.0版本的科技小院的接力者们需要与村庄协同共进的方向——以产业绿色升级为抓手,培育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推动文化和生态振兴全面实现,创新可复制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今年秋天,第一批入驻西槐庄村的两位研究生即将从小院“毕业”,离开,并不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宁国法说,他希望村里的集体经济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希望不久之后,有更多的人愿意主动参与到产业中来。“也希望我们的到来,这一两年的经历,能让他们看到这是一个有希望的事情。”吴林静补充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