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吉姆,开心地走。
1
这次出行是一场寻虾之行,所以盱眙肯定是首选之地。
盱眙以盛产小龙虾闻名,到了当地更是震撼一街两行的龙虾商的广告大牌。
盱眙火了,连紧邻的金湖也跟着出了名。
出了盱眙紧跟着进了金湖,与它的名字相符,小城里大片的胡泊,上面覆盖荷花千倾,风景之美可以用“震撼”形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金湖的美食除了小龙虾,应该多与河鲜有关吧。
作为吃货,到任何陌生的地方,都会在美食的路上勇往直前。
在县城稍作打听,不少人一致推荐荷花荡景区附近的一艘大船上有好味。
跟着导航,进入荷花荡景区,夏日正浓,荷花正艳,湖面上大片的荷叶蔽了水面,白色的荷花开的刚刚好。
与其说车子行驶在道路上,不如说我们在荷花间穿梭。
到了此地,才明白金湖为什么有“荷都”之称。
2
烈日当头,景区自然人烟稀少,在空调车里看风景自然心醉,出了车汗如雨下,成了心碎。
在荷花荡景区附近,湖边上停泊了不少渔船,一眼望去,渔民的生活尽收眼底,船上的小屋外挂着空调,甲板上的晾衣杆上挂着晾晒的衣服,有的船上居然还装有太阳能热水器。
渔民的生活区里,有一条大船特别显眼,白色船板,木饰雕花,装修挺有格调,挂牌号称“金湖第一船”。
我们打听的美食船应该就是这里了。
进船才感觉到饭店的格局。
船上挺干净的,基本都是包间,饭菜都是围绕河鲜,这也和这里的环境不谋而合。
或许不在节假日,或许过了饭点,船上的生意有点淡。
因为提前点过菜,船上后厨早就开做了,我们落座包间,饭菜开始陆续上桌。
银鱼卷饼是最早上桌的,银鱼是一种鱼类珍品,营养丰富,有“水中的软白金”、“鱼参”之美称,堪称河鲜之首。
细小的银鱼一丝丝的,清油炒过,很有嚼劲,卷在手工烙饼里,大口吃挺过瘾,有鱼的鲜味,又不用为鱼刺烦恼,难怪人称这是一道老少通吃的美味。
饼是最常见的面制食品。最常见的便是烧饼、鸡蛋饼,还有杂粮饼等等。作为鱼米之乡,油藕饼是当地的风味小吃。
如果说普通宴席上南瓜饼是小点心的担当,那么在河鲜宴上必被藕饼所替代了。
金黄色的藕饼外酥里脆,这种口感其实还蛮神奇的。看着盘中的藕饼,色泽焦黄,十分诱人。
一口轻咬下去,面的脆,藕的香,让人垂涎不止。停滞在舌尖上的藕饼,似乎再也不忍下咽了。
3
咸鸭蛋是常见的美食,但是在金湖吃到,就有点谈资了。
金湖和高邮相近,而高邮咸鸭蛋相当出名,300多年前,大文学家袁枚到过高邮,品尝过高邮鸭蛋,印象极佳,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腌蛋"条留下了记载。
在船上吃到的咸鸭蛋确实不俗,蛋黄渗油,咸香适口。汪曾祺在《故乡食物》中曾有绘形绘神的记述:“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今天吃到,也便理解了。
水乡有很多天然的馈赠。鱼和莲藕是主要的,菱角和鸡头梗也是。
鸡头梗就是水中八仙之一的鸡头米(芡实)花茎,蒲菜俗称草芽,是香蒲的嫩茎。
其实这道菜本来是洪泽湖渔家省事做饭的普通食物,自生自灭于辽阔水面的鸡头梗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都是公众免费的,人人可取而得之。
在当地,村里人都知道,拖上来的鸡头梗要在一段比较隐蔽、人迹罕至的塘埂上去处理。男女老少大多赤足行走,鸡头梗随意丢弃的刺儿会扎了乡人的脚板。
先是用剪刀挑起鸡头梗,剪下鸡头果和叶子,在鸡头梗顶端找一个点,剪一下,露出横截面,左手能捏住,右手持剪刀掀开外面的皮,轻轻一拉,附在皮上的刺儿也一并离开鸡头梗。
把截成两三寸长的鸡头梗一根一根划开,这样在爆炒时就不会炒不熟,炒熟的鸡头梗也更脆爽可口。
清炒鸡头梗极为简单。一般是将鸡头梗切片。锅烧热,加油,最好多些油,鸡头梗吃油。待油锅烧热,倒入切好的鸡头梗小段,煸炒到梗段发软,加高汤,放盐。颠炒几下,便可起锅装盘了。
炒好的鸡头梗,或紫红粉嫩,或白如雪山,或淡黄蕴青,口感酥糯香甜,软脆可口,其中的甜香也不像藕那样内敛,而像雪花融化后的水滴含蓄地荡漾着。
除了鸡头梗,还有一盘菱角米让人甚是喜爱。
不少人应该都是吃过菱角,这是一种水生植物,剥去外皮,灰白色的菱角肉粉面粉面的,还带有一丝丝的清甜。
就是这菱角在还没完全长成的时候,也是水乡人一道上好佳肴。
新鲜的菱角米炒好后,微微发淡紫色,吃起来脆生生的,和马蹄有些相似,但是味道更厚重一些,一颗颗菱角米吃在口中最吸引人处就是它的清新之气。
4
热爱美食的人都知道,再好的一桌席总能选出最好的那一两道菜。
可这次的船上河鲜宴,却让人有点犯难了,居然道道经典,不分彼此。
在一个景区吃到这样一桌河鲜佳肴,已实属难得。
文 | 孙岩岩 编 | 阿宁
好食记为头条号签约作者,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