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噪音率,宣家武,庆国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原本是寿王的爱妃,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唐明皇看中了她,为了得到她,让她入宫做女道士,号为太真,后被册封为杨贵妃,享受国母级待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安禄山称帝,国家危急,唐玄宗带杨贵妃逃至马嵬坡,以陈玄礼为首的所有将士,都认为之所以遭受国难,是因为杨贵妃与其哥哥杨国忠为非作歹,中饱私囊,引起民愤,所有军队将士愤怒的杀死了杨国忠,并且要挟唐玄宗杀掉杨贵妃,以解心头之恨,稳民心,平军怒。六军停滞不前,唐玄宗为保护皇室,不得已只好听从。那时,杨贵妃38岁。
史书记载,杨贵妃由太监高力士带到佛堂自缢。后来就有了经久不衰的《长恨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也有人认为杨贵妃吞金而亡,在刘禹锡的《马嵬行》中有记载。总之,大部分史书都记载,杨贵妃香消玉殒,必死无疑。因为在兴平市马嵬坡确实真真实实存在杨贵妃的墓地。据说陈玄礼在确认杨贵妃已死之后,由将士包裹尸体,匆匆掩埋,继续逃亡。后来,安禄山战败,国家安定,唐玄宗返回长安,经过马嵬坡准备改葬,却并没有找到杨贵妃的尸体,只找到杨贵妃的香囊和鞋袜,“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唐玄宗只好将杨贵妃遗物埋葬,形成了后来的衣冠冢,传说衣冠冢上有一种白色的土,香气扑鼻,后来被世人称为“贵妃土”,被后来的游人们纷纷带走,为保护墓地,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比较独特的青砖冢。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日本也有两个杨贵妃的墓地和塑像。这也就有了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逃到了日本的说法。据说,陈玄礼认为杨贵妃是风华绝代,难得一见的佳人,并不忍心杀害她,于是用舞女代替死于马嵬坡,才免于一死。日本学者曾修著《杨贵妃复活秘史》一书,书中记载,杨贵妃逃出马嵬坡到了扬州,见到了日本遣唐使团,因为同情杨贵妃的遭遇,携杨贵妃一起坐船东渡到日本。杨贵妃到日本后,收到了天皇孝谦的隆重接待,还帮天皇平息了一场宫廷政变。不论在大唐,还是在日本,杨贵妃的聪慧美丽,都受到了当时女性的爱戴。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更加传播了这个说法,“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著名学者俞平伯和周作人对这种说法也表示赞同。因为杨贵妃不是当众处死,而是由内侍处决,身边人既是心腹,稍微留情,替杨贵妃另寻他路,或者出于意外,杨贵妃都有可能生还。当然,我们都不希望这样一个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的倾国女子被命运左右,正是因为这样,杨贵妃没死可能只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愿望而已。
查阅多份资料,这些说法都没有充分的依据,历史早已是历史,这已经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千年未解之谜。安史之乱,杨贵妃不是主角,不是罪魁祸首,只是无法左右命运的一介弱女子,美丽本身是无罪的,只是作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每次看有关杨贵妃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对结局都深感惋惜,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追求爱情,追求浪漫,最后却惨死在马嵬坡。无论生还,想必杨贵妃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