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自驾行(17):开封府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小时候记住开封,貌似就是从这首歌开始的,所以即便今天是返程日,我们还是决定在走之前去包大人断案的开封府转一圈。
在酒店外的早点铺吃了一碗胡辣汤和灌汤包,这灌汤包的卖相和味道都不比黄家老店的差,但价格便宜不少。
赶在9点前来到开封府,是想看看9点在大门口的“开衙迎宾”表演,此时广场上和城门上都已被游客围得满满的,好不容易我才挤进了个位置。看着这座后来重建的开封府,比我想象得要小很多,少了些气势,不过开封是被黄河水患和战争毁的,这种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谁也没办法。
昨天没赶上清明上河园的“包公迎宾”,今天在包大人的大本营接受他的欢迎感觉也不错,演员们都还挺认真的,尤其是主角包大人。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包拯接完圣旨后直接带出了秦香莲喊冤的经典剧情,也为下一场演出做了铺垫,节目设计也挺用心。
“开衙迎宾”表演结束后,大批的游客就都涌进了府内,进了大门是仪门,即礼仪之门,古代的县衙通常都会有,但平时是不开的,人们平常出入走的都是便门,只有遇到皇帝和皇后寿诞或是元旦、冬至等这些重要的日子仪门才会打开,并且张灯结彩以示礼仪。当遇到皇帝和皇后忌辰或是官员替父母办丧的时候,则是在仪门前设牌位祭奠,所以仪门是典礼、庆贺、祭拜的地方。
如今游客当然都是从仪门进,仪门的右侧是鸣冤鼓,电视剧里经常看到。
仪门前院子里的右侧有一个碑亭,亭中是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记载着从公元960年至1105年的145年里,在开封上任的183位知府的名字和上任时间。除了大家都熟悉的包拯,还有寇准、欧阳修、苏轼、司马光、范仲淹、沈括等一批知名人物,另外宋朝还有三位皇帝太宗、真宗和钦宗在登基前也曾担任过开封府尹,而且太宗赵光义在当晋王时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开封府尹,有15年之久,他的儿子襄王赵恒是第二长,有两年多,所以有人说开封府是藏龙卧虎之地。
不过在这183个人名中,最被关注的肯定还是包拯,这位安徽合肥人其实只在开封当过不到一年半的知府,但他的廉正刚毅、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不仅感动了开封的老百姓,也让世世代代全中国的人民都对他充满了爱戴,以至于碑上他的名字处都被摸出了一个坑而看不到了名字。
除了上面说的人尽皆知的名字,还有连中三元的大学霸冯京、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苏颂、编纂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科学百科全书《武经总要》的曾公亮、李清照的外公王拱辰,以及和父亲范仲淹同碑的范纯礼,而且有意思的是,他的名字在这块碑上出现了三次,也就是说他曾三进三出。还有大书法家蔡襄,门外“开封府”三个字就是他写的,以及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这块碑就是他刻立的,当然眼前的这块并不是真品。
踏过仪门之后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务、处理政务、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和审理要案的厅事,厅事前竖立着一块巨石,是著名的“戒石铭”,南面刻着“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北面的“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出自五代蜀主孟昶的《令箴》,宋太宗删繁就简,将二十四句中的四句摘录下来作为官箴竖立在府衙之内,告诫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戒石铭”可以算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首例。
绕过戒石铭,面阔七间的厅事比进来时的大门看起来要气派不少,绿色琉璃瓦的重檐歇山顶气势巍然。
殿外就能看到殿内“正大光明”下宋仁宗钦赐给包拯的三口铡刀,不过这个一会儿进了殿再细看,现在正是9:30在厅事前的“包公断案”表演。
接着刚才门口“包公迎宾”时出现的秦香莲喊冤,包大人在衙内开始审案了,此时驸马陈世美的老婆和丈母娘也出面阻挠,在与皇族的一番较量后,包大人终于伸张正义斩了陈世美,引得观众一片叫好。
演出完后,就可以进殿参观了,正座背后太师壁上挂有一幅金灿灿的“黄河巨浪图”,在当时,黄河的水患很严重,不知这是不是想表达“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青天三铡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可是包拯的独有刑具,御铡三刀在此即如同当今万岁亲临,三口铡刀皆可先斩后奏,所有有包公情节的电影、电视剧、评书里都少不了它。
大堂的后面是议事厅,就是官府的领导班子开会的地方,这些蜡像做得还像真人的。
出来的时候赶上包大人也出来了,老爸老妈开心地和他合了个影,老妈和包大人同姓,所以尤其开心。
厅事后面往东是进行科举解试、临时性讲学和集会的明礼院。宋代“重文轻武”,教育和科学都是国家和各级官府的大事,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北宋政府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
院内有座拱奎楼,是当时科举时的解试考场。北宋时期,这里先后考出过20多名状元,其中还有以“三元及第”而闻名史册的宋庠(xiáng)。
10:30和下午4点的时候,院里还有“榜前捉婿”的演出,不过我们没时间看了,毕竟今天的返程路不短,就去清心楼的顶层和开封告个别吧。
院内的清心楼是开封府里最高的建筑,原本是观察整个京城火情的瞭望台,名字源于“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以纪念包拯的两袖清风,刚直不阿。
楼的一层大厅内是一尊国内最大的铸铜包公站像,高3.8米,重达5.6吨。
站在四层,凭栏远眺,刚才看过的开封府内的厅事,和没看过的范公阁、曲桥、明镜湖、弦月山,以及府外的包公湖和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都尽在眼底。虽然都是新建的,但历史在这里都真真切切地发生过。
此处的开封城看起来并不现代,可这里曾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地方,北宋时期,开封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或许这就像某些大起大落的人生吧。
出了明礼院往西走是齐民堂,取“以民为本”之意。宋时人们告状都要由“牌司”记录立案,久而久之“牌司”狐假虎威造成了“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局面,于是包拯实行了废“牌司”,并在齐民堂开正门,接受老百姓的告状,但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诉讼案件,于是包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所以这里也是包拯唯一“开后门”的地方。
再往西走有座天庆观,衙门里有座道观恐怕也只有开封府独一家。北宋的几位皇帝都崇信道教,所以道教在当时被尊崇为国教,宋真宗当政时曾下令天下所有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当时开封府监管全国的佛、道教事宜,既然“圣上有旨”,当然要率先垂范,所以这座天庆观不仅是开封府崇奉道教的圣地,还是开封府管理全国佛、道教事务官员的办公场所。
天庆观的斜对面是是开封府举行重大节庆活动的校场,设有英武楼、军械库、马厩、演武场、大照壁等,最显眼的英武楼是演武迎宾的场所。
开封府里还有“府司西狱”,也就是宋代刑罚的场所,不过时间关系我们没看,毕竟也是新建的。
出开封城的西门“大梁门”回家,从东京到北京,从一座古城到另一座古城,历史的车轮从不曾因任何事而停止,我们不过是亿万年宇宙中的瞬间即逝。
小贴士:
1、门票:65元/成人,60-70岁及学生32元,70以上免票
2、开园时间:7:30-19:00
3、演出时间:9:00《开衙迎宾》(府门广场);9:30《包公怒铡陈世美》(厅事前);9:50 /15:00(冬14:30)《民间杂艺》(英武楼);10:00/15:30(冬15:00)《太极功夫》(天庆观);10:30/16:00(冬15:30)《榜前捉婿》(明礼院清心楼前);10:50/16:20(冬16:00)《民间杂艺》(明镜湖畔);11:25/17:00(冬16:40)《演武场迎宾》(演武场);14:30(冬14:00)《铡赵王》(厅事前)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