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30日,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正在新海县主持召开边区侦察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司令部参谋长陆成道、侦察副股长崔光华、锄奸科长陈云彪等人。
下午6时许,会议室门外突然闯进一个人,拿出手枪就向与会人员射击,短短两分钟,就造成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陆成道、陈云彪等八名同志牺牲,另有四名同志身负重伤 。凶手随后就逃离了战场,跑进一片青纱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卫首长安全,一直都是非常认真的。然而这起暗杀军区副司令的行动却如此顺利,很快就惊动了远在延安到毛主席。随即毛主席在延安下达指示:务必尽快查明真凶,将凶手绳之以法!
毛主席
然而,这起看似顺利的刺杀行动,仅仅在几天后,就查明了真凶。毛主席看着这起刺杀案的报告非常痛心地说道:“黄骅同志是一名好同志,但是却没有想到一封电报却牺牲了这么多优秀的好同志!”
这起针对冀鲁边军区副司令的刺杀行动,究竟是何人所谓,而毛主席又为何说是因为一封电报引起的呢?这一切都要从毛主席对黄骅的评价说起......
黄骅,1911年生于湖北省阳新县凤凰乡。
在黄骅年幼时,父母和哥哥就因为清贫和疾病都相继去世了。年幼的黄骅从此与嫂子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贫苦的生活。
没有了父母的呵护,虽然嫂子对黄骅疼爱有加,但是生活却非常艰苦。
到七八岁时候,因为家里没有吃的,黄骅每天都是到野外挖草,回到家中分成两类,能吃的当成野菜,不能吃的做成打猪菜,空闲了,就去捡干柴烧火用。
年长一些了,黄骅就到地主家放牛割草。每天起早贪黑的劳作,不仅没有换来每天一顿的包饭,还受尽了地主的打骂和欺辱。
在那个旧时代,贫苦农村的百姓是很难看到希望的,每天所能想到的事情,就是能够吃饱饭。
不堪忍受地主家欺凌的黄骅就跑到县城,看看能不能寻找到可以吃饭的地方。
已经两天没有吃饭的黄骅在县城看到一个做木匠的店铺,就有些胆怯的问道:“师傅,你招学徒吗?”
正在做工的师傅笑道:“这年头,饭都吃不饱,哪有钱招学徒!”
黄骅一听急忙说道:“我不要工钱,只要每天有饭吃就行了!”
师傅一听笑道:“你真想学,就留下吧!”
黄骅高兴地说道:“谢谢师傅收留我,我肯定好好学!”
师傅笑道:“哎,都是穷苦人,我老家是江西瑞昌的,也是活不下去,出来混口饭吃,以后你就叫我胡师傅吧!”
黄骅
黄骅内心非常高兴,对于他来说,每天能吃饱饭,有个栖身之地,就是最大的奢求了。
胡师傅毕竟是走南闯北的人,见多识广,师徒俩干活时候,胡师傅常给他讲《岳飞传》、《三国演义》等故事,黄骅每次都听的入神。
黄骅敬仰的说:“胡师傅,你懂的可真多!”
胡师傅笑着说:“我这也是现学现卖,都是听说书先生讲的,我再给你讲!”
几年后,由于战乱,木匠铺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就被迫关了门,胡师傅也不错,分别之际,给了黄骅一些钱财。
再次回到家乡的黄骅,由于会木匠活,刚好村子里建小学,就到学校里帮忙。由于黄骅为人老实,干活肯出力,学校建成后,就被留下来在学校当炊事员。
1926年,工农红军来到了黄骅的家乡,建立了民主政府。黄骅看到这支部队不是和地主土豪一起欺压百姓,而是打土豪给贫苦百姓分田地。
在接触中,黄骅知道了共产党、知道了工农红军,知道了这是一支穷苦百姓的队伍。
同年9月,由于黄骅见过世面,他就组织了凤凰乡的儿童,自任儿童团团长。
每天他带领着儿童肩扛红缨枪,站岗放哨,递送信件,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监视土豪劣绅。
1928年5月,他秘密参加了当地赤卫队,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第二年年春,由于黄骅在多次斗争中表现英勇,被组织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国民党军对工农红军的进一步围剿,黄骅自此离开了家乡,跟随部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黄骅在部队中从一名勤务兵做起,由于在首长身边,首长的言传身教让黄骅受益匪浅。
原本意外打仗只要不怕死、不怕牺牲,就能取得胜利。在首长身边工作期间,黄骅遇到了很多,如何给士兵做思想工作、如何用最少的代价赢得胜利。
时间久了,黄骅就对首长说:“首长,我想到一线去?”
首长笑着说:“在这里不好吗?”
黄骅说:“在这里是很好,可是我还想到一线去!”
革命时期
首长看着黄骅,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小子,有出息,打仗立功了,给你奖励!”
黄骅到一线后,从一名普通士兵做起,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一场战斗下来,战友们问黄骅:“每次打仗你都拼命的往前冲,你不怕死吗?”
黄骅笑着说:“怕死啊?可是不往前冲,怎么赢得胜利啊?我牺牲了,还有你们啊?”
战斗中,黄骅“拼命三郎”的劲头,传遍了所在部队。但是每次战斗,黄骅都会主动向上级说出自己的想法,战斗打响后,英勇战斗!
在漫长艰苦的斗争岁月中,黄骅参加了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五次反革命“围剿”的英勇斗争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也从一名勤务兵做起,逐步成长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指导员、团参谋、团长,并成为我军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
1936年,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很多革命干部,经过战争的洗礼,虽然战斗经验丰富,但是并没有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
由于黄骅在革命中的英勇表现,被组织选派进入了红军大学进行学习。由于文化程度底,黄骅学习非常用功,经常是通宵达旦的学习。
毕业后,黄骅由于成绩优异,被组织留任红军大学工作,任干部二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再次合作,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1937年9月,黄骅被派到晋西南去创建抗日根据地,任晋西南游击支队队长。
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日军装备的优势,中国军队处于被动局面。而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武装处境更为艰难。
黄骅任晋西南游击支队队长期间,和战士们同吃穿,没有任何特别照顾。尤其是对于食物非常珍惜,经常对勤务兵说:“根据地的条件非常艰苦的,尤其是粮食特别宝贵,应该把粮食救济困难的同胞和伤病员!”
抗日军政大学
由于黄骅多年的战斗经历,在他的领导下和指挥下,灵活运用“集中优势兵力,打其一点”的方针,频频出击,不断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每次胜利缴获的物品,由于根据地条件艰苦,缴获的一些食物,警卫连的战士都主动送到黄骅的办公室,黄骅看到后,总是严肃地说:“把这些食物送给负伤的同志,给他们补充营养!”
警卫连战士说道:“首长,你每天吃的那么差,还如此劳累,你最应该补充营养了!”
黄骅笑道:“我能有什么事啊,快把食物拿给负伤的战士们,他们最需要补充营养了!”
在生活中,黄骅对于战士特别关心,问寒问暖,而自己一年就两套军装,夏天穿绿军装,冬天穿黄军装。
而在每次部队思想大会中,黄骅总是经常教育干部和战士:“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老百姓,要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
黄骅卓越的领导才能,赢得了延安对根据地的肯定。当时,冀鲁边军区是对敌斗争环境最艰苦的地区之一,经过延安方面的认真考虑:
黄骅是一位有工作经验、有能力,是一位党性强、作风硬的好干部。
决定调黄骅担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协助军区司令邢仁甫领导军区工作!
八年抗战,八路军是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然而在冀鲁边军区司令邢仁甫眼中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副司令黄骅的工作作风与司令邢仁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句话都感同身受,那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邢仁甫起初从事革命中也是一位有能力的好同志,然而随着位高权重,开始了贪图享受的生活。
邢仁甫
邢仁甫,1910年7月出生于盐山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本来衣食无忧的他,却对家庭非常不满,立志要走自己的路。
中学毕业后,邢仁甫便到北平当了兵。他勤奋好学,善于动脑,很快就得到上司的赏识,步步高升。
然而当他看到国民党的黑暗与腐败后,有异常愤慨,便弃军回到了家乡。在家乡,他看到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打土豪、惩恶霸,便认定这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于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干一番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邢仁甫当过兵,懂得军事,带领部队敢打敢拼,赢得了冀鲁边区人民的信赖和拥护,各地青年纷纷报名参军。
1941年3月,延安方面决定成立冀鲁边军区,由于邢仁甫卓越的领导才能,上级任命他为军区司令员。
前途本是一片美好,然而随着位高权重,邢仁甫忘记了曾经的“初心”,曾经非常厌恶的国民党的生活,却在自己身上重演了!
到1942年,日军对冀鲁边区进行大规模“扫荡”,边区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
远在延安的毛主席,非常担心边区的安慰,多次通过电报指示边区军民:咬紧牙关、渡过困难!
作为边区的司令员邢仁甫理应带领大家共渡难关,粉碎敌人的“扫荡”!
然而身为军区司令员的邢仁甫,不顾边区军民安危,却为了自身安全,竟在新海县海边找了一个荒岛--望子岛。
随后下令让战士和民工在这块方圆不到二里的海岛上修建房屋和工事,为他建造个人安乐窝,并美其名曰“后方基地”!
生活上更是腐化,在自己已有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下,公然又娶了小老婆,不顾边区军民安慰,却带着小老婆和警卫部队住进了“后方基地”。
与此同时,邢仁甫还打算将部队“私有化”,公然在部队安插自己的亲信,排除异己,培养自己的势力。
黄骅的到来,邢仁甫首先是对其拉拢。然而黄骅却不为所动,还经常劝导邢仁甫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
恼羞成怒的邢仁甫见拉拢不成,便派出自己的亲信在部队干部和战士之间散布黄骅的坏话,骂黄骅是“南蛮子”,污蔑说“南蛮子排挤地方干部,是为了抢占地盘”等,挑拨地方干部与黄骅的关系。
然而,1943年春的一纸调令,却让邢仁甫对黄骅痛下杀手。
邢仁甫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很多地方都建立了红色根据地,打击凶残的日寇。然而,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很多地方上的同志不知道如何做思想工作、如何开展敌后战争,总是满怀一腔热血与日寇战斗,取得了胜利,自身也有非常大的伤亡!
于是,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很多优秀的地方干部就会被选派到延安,进入“抗大”进行学习与深造,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更好的领导敌后斗争。
可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地方干部能被选派到延安、进入“抗大”、见到毛主席,都是无上的光荣。
然而当邢仁甫接到上级选派到延安党校进行学习,军区司令员的职务由黄骅接替时,内心没有任何喜悦。
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黄骅“搞的鬼”,目的是觊觎自己军区司令员的位置。
邢仁甫在接到统治后,拒不执行上级决定,借口青纱帐还没起来,没有掩护不安全,拖延时间,准备对策。
随着时间的推进,到1943年5月,邢仁甫在其“后方基地”召集亲信杨静侯、潘特、刘永生、邢朝兴等人来开会,直言不讳的说道:
上面调我去受训,实际是撤我的职。我一走你们好比没娘的孩子,多可怜。这一切全是‘南蛮子’黄骅搞的,如果没有他,我们也不会到今天这地步,不如干脆把他干掉。没有了黄骅,边区就没有了军事干部,上面也就不会再让我走了……于是,经过一番策划,一个刺杀黄骅的行动方案,在邢仁甫的直接授意下策划出来。
1943年6月30日,黄骅主持冀鲁边军区司在新青县召开侦察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司令部参谋长陆成道、侦察副股长崔光华、锄奸科长陈云彪等人。
约到下午六时左右,会议室门外走进一个名叫冯冠奎(军区新编手枪队队长,邢仁甫派出的杀手,)的人,进入会议室后,拿出手枪就向与会人员射击,仅约两分钟的时间,就造成黄骅、陆成道、陈云彪等8名同志牺牲,有4名同志身负重伤。
警卫员听到枪声后,立刻赶到时,和行刺后逃跑的凶手冯冠奎相遇,当场被冯冠奎打死。而等警卫连赶到时,冯冠奎已转进青纱帐,没有了踪影。
黄骅
案发后,远在延安的毛主席通过电报很快得知了黄骅被刺杀,立刻电令:冀鲁边军区彻查事情经过......
而在“后方基地”的邢仁甫在得知黄骅被杀后,欣喜若狂。除掉了黄骅上级不会再让自己去延安了,同时也除掉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事与愿违,邢仁甫刺杀黄骅的事情很快暴露。邢仁甫万分紧张,上级肯定不会饶恕自己的,但是丢弃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武装又非常不舍得。
等他再一次,召集心腹开会时,却发现自己自己是众叛亲离、成了光杆司令,7月初,邢仁甫带着自己的小老婆以及极少数贴身随从逃到了天津。为了享受往日的生活,邢仁甫竟无耻地投靠了日寇。
在调查后,黄骅牺牲的经过后,冀鲁边军区很快将事情的经过上报给延安的毛主席。毛主席看着电文内心百感交集,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道:“黄骅是多么好的一名同志啊,竟没有想到......,哎,党失去了一名好同志,我们八路军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干部!”
毛主席随后说道:“这就是我们党要时刻加强思想教育的原因,一些同志经历了国民党围剿、经历了两万五千里,在最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但是随着职务越来越高,却经受不住了生活的腐化,一步步走向和人民对立的一面,我们全党每一名同志都要保持警惕,只有这样,革命才会取得胜利!”
随后,毛主席向冀鲁边军区发去电报,尽快将军区司令员邢仁甫抓捕归案,告慰牺牲的烈士!
邢仁甫投靠日寇后,为了讨得日军的好感,竟然丧尽天良的撰写了《效忠天皇》《剿共灭匪计划》这些恶毒地攻击八路军,党、政领导干部。
同时他供出了所知道的共产党、八路军在冀鲁边区的全部情况,使得冀鲁边军区遭受了重大损失,很多同志都因为邢仁甫的变节投敌而牺牲。由于邢仁甫的“殷勤献媚”日军任命邢仁甫为津南六县剿共司令。
黄骅
在投靠日军后,邢仁甫彻底背叛了自己的信仰,疯狂残杀革命同志、进步人士,生活上更多堕落腐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邢仁甫摇身一变,化名罗镇又当上了国民党天津军统站一级少校组长、河北省第三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为日寇卖命后,又继续为国民党反动派卖命,再次站在了人民对立的一面。然而,再狡猾的敌人也逃脱不了人民的眼睛。
1949年1月5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的战斗中,抓获了一个名叫罗镇的国民党专员兼保安司令。
经过很多同志的辩识,不是别人,正是双手沾满烈士鲜血、恶贯满盈的大叛徒--邢仁甫。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7日,在盐山县城东万人公审大会上,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一个从八路军的军区司令员蜕变为大叛徒的邢仁甫结束了生命,安慰了牺牲同志的在天之灵。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邢仁甫作为一个出生在封建地主家的人,他的初心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没有成为纨绔子弟、立志国家,在看到国民党腐败后,放弃已经谋得的职位回到家乡。
在看到人民军队是国家的希望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战斗中敢打敢拼,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拥护。然而随着职务越来越高,忘记了“初心”,没有了往日的斗志,生活走向腐化,到后来杀害同志、投降日寇、为逃避人民的审判投靠国民党,一次次站在了人民对立的一面,最终还是要接受人民的审判!
人民审判
黄骅,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从一名普通士兵做起,经历了国民党军的历次围剿,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时刻牢记党的教诲,即使随着职务的提高,也依旧保持“初心”,时刻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
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好的同志,最后却牺牲在了“自己同志”的手中,缅怀黄骅烈士。如果没有牺牲,按照他从事革命的经历,应该会授予开国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