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2年春,陈毅同志在北京病逝,老战友的去世,让毛主席难过万分,下午一点,他临时决定参加追悼会,和老战友诀别的心情也是刻不容缓的。
他来不及穿衣就出门,工作人员只得在睡衣外面给毛主席套了一件大衣,然后又戴上帽子。
图 | 陈毅追悼会
殡仪馆里的气温很低,虽然有个煤炉,但是起不到作用,追悼会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双腿颤抖并伴有咳嗽,上车的时候好几次抬脚都登不上去,毛泽东的病情已经显而易见。
医生说,毛主席的肺部有感染,需要注射肌肉抗生素,但毛主席不同意,只好口服抗生素来维持,但几日都不见好转。
周恩来向来关心毛主席的身体,得知毛主席双脚浮肿不见好,也不听医生的话,便亲自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主席:你的健康,大家都在关怀,治疗情况,我和汪东兴,张耀祠等同志商量了。这几天,主席可否少看或缓看电影,以保持室内新鲜空气,请主席定。
毛主席的饮食起居向来随心所欲,起床后想吃饭的时候再吃,想刷牙的时候再刷,30多年没有什么变化,毛主席知道这是工作人员专门让总理来劝说的,便听了老战友的话。
图 | 毛主席晚年
周恩来信中说的是前几日,毛主席因为睡眠质量的下滑,通过看电影来产生疲劳,这样有助于睡眠,但是看电影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毛主席常常因剧情感动而落泪。
如今,就在毛主席的病情让大家一筹莫展时,从上海传来了好消息。张耀祠告诉毛主席,从上海徐汇区湖南路传来消息,李敏生了二胎,是个女娃。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敏还特地寄到北京一张照片,毛泽东拿着这个照片看了又看,满意地点了点头。毛家新添人丁本来是件喜事,可他老人家想起来自己的小女儿,一丝愁意又涌上眉头。
图 | 毛主席和两个女儿
毛主席第一次当外公
一年前,李讷还没有去五七干校前,李敏已经怀孕的消息毛主席已经知晓,再看李讷,已经整整30岁了,还是个未婚青年,毛主席作为一个父亲何尝不愁。
李讷出生在1940年,比李敏小4岁,李敏回到父亲身边的时候,李讷刚刚上小学,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0年,两个女儿都长成了大姑娘。
李讷并不是没有恋爱的机会,她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追李讷的人也多,但是李讷对自己的恋爱不太上心。1960年,邵华告诉李讷,毛岸青经常给自己写信,而且是表白信。
邵华是刘思齐的妹妹,长期和毛岸青书信往来,日久生情,李讷说:“那你就答应毛岸青哥哥吧,毛岸青的婚事爸爸一直在担心呢。”邵华向来只把毛岸青当哥哥,突然作出这样的决心,总是感觉怪怪的。
图 | 毛主席和毛岸青、邵华
这年,毛岸青在大连休养,邵华借着去大连学习的机会看望毛岸青,并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李讷为他们两个人高兴着,转身去了毛主席办公室报告这件喜事,不料被毛主席嘱咐了半天。
毛主席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就不能处一个试试?”毛主席语重心长,借着这个机会频频感叹。在那个年代,女孩子成年以后就可以谈婚论嫁了,李讷虽说还小,可和李敏也没差几岁。
李讷说:“爸爸,你难道对自己的女儿这么没有信心呀?”毛主席笑着说:“那可不。”李讷依偎在毛主席的怀抱里说:“难道我就嫁不出去了?”毛主席又说:“我看,有这个危险。”
李讷不以为然,骨子里仍然有一股子的小孩气,很快姐姐生娃的消息就传来了。
1962年,毛泽东在外视察,从秘书处得知女儿李敏生了娃娃,兴奋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便赶回中南海菊香书屋。屋子里已经围满了人,大家看到毛主席来了,纷纷贺喜:您终于当外公了。
图 | 李敏和父亲毛泽东
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毛主席已经70高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喜悦,他说:我是七十岁官升一级。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看着襁褓里的婴儿,毛主席像当初逗李敏一样逗弄着自己的外孙。
看着这孩子的脸蛋,大家都说和外公长得像,毛泽东是谦虚了再谦虚,然后问李敏,给孩子起名字了没有,李敏告诉父亲,公公那边是让外公给起名字呢。
毛主席博览群书,起个名字不是什么难事,上一辈用的都是“彪、强、平、伟、刚”等,毛主席从一个伟人的名字中取一字,最后给孩子取名:孔继宁。
李敏对这个名字很满意,表面上也很好理解,就是继承列宁的遗志。
毛主席向来看重亲情,有了外孙,怎么能独自享受这份喜悦呢,他回头便嘱咐李敏:“抽空就把孩子带去上海,让他陪陪外婆。”毛主席刚说完,李敏就不由得眼眶湿润。
图 | 李敏和妈妈贺子珍
贺子珍自从回国后,便一直居住在南方,从南昌到上海,从上海到杭州,可从来没有来过北京。李敏何尝不想念自己的妈妈,她朝着父亲使劲点着头,表示记下了。
李敏陪伴贺子珍在苏联生活了近7年的时间,回到哈尔滨的时候,连中文都不会讲,新中国成立前,贺子珍把李敏送到毛泽东的身边,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经济和文化都还算可以,把女儿放在她父亲身边,贺子珍十分放心。从1947年到1962年,10多年来贺子珍没有半点抱怨,一个人默默地生活在南方,女儿结婚的时候她也未能来参加,邓颖超代贺子珍参加婚礼,在婚宴上不停嘱咐李敏:多去看看你妈妈。
这十多年来,李敏和妹妹一样,向来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生活在红墙之中,没有多少忧愁,毛主席有专门的厨师和医生,孩子们有什么情况也会及时处理,但毛主席要求严格,从不让孩子搞特殊。
图 | 李敏和丈夫孔令华
一年后,李敏和丈夫商量,打算搬离中南海,过自己的平民生活,临走的时候和父亲毛泽东承诺:“爸爸放心吧,我会过好自己的日子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李敏从一个女孩子变成了一个婚后妇女,除了长大了,还说明这时光过的飞快,一转眼,20年过去了,李讷也30岁了,毛主席怎能不感伤。
得知李敏怀了二胎,毛主席特地把小女儿叫到自己的身边,再嘱咐两句。毛主席说:“爸爸最担心你的婚姻了,你要上点心。”
李讷常常被妈妈说来说去,现在也有点不耐烦了:“爸爸,我不是不找,是找不到呀,我总不能去大街上抓一个吧?”毛主席严肃地说:“怎么抓?你高高在上的,怎么抓,你要把姿态放低一点,不要因为是我毛泽东的女儿就怎么样。”
李讷不想多说话,坐在父亲身边一如小时候委屈的样子。毛主席又说:“我的娃,爸爸不希望你嫁的多好,就算是嫁给一个农民,一个老师、一个工人也好啊。爸爸就希望你和你姐姐一样,安安分分过日子。”
图 | 李讷和父亲
李讷大学毕业也有段时间了,知道女儿爱学习,便安排李讷去乡下的“五七”干校锻炼,毛远志就在那里,也相互有个照应。李讷听取了父亲的意见,在“五七干校”认识了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叫小徐,追求李讷的时候,李讷也没有再拒绝。
事情传到中南海,毛主席没有多说,虽然妈妈反对,但是毛主席希望女儿自己拿主意。不久,从毛远志那里得知,李讷要和小徐举行婚礼了,毛主席也衷心地祝女儿好。
毛泽东:让李讷回来吧
李讷结婚当天,毛主席特地让秘书送去一份礼物,当李讷打开这份礼物的时候,泣不成声。这不是山珍海味,更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李讷从小就在父亲的怀抱里长大,父亲对她的学习也最为上心,知道李讷喜欢看书,特地送了这份礼物,别人不理解,李讷最为明白,她把这套书一直珍藏在身边。
五七干校里什么都有,李讷和小徐的甜蜜日子就这样开始了,不久李讷便怀孕了。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毛远志越来越发现,李讷和小徐的感情不和,甚至经常吵架,以至于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李讷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有文化有见识,但是小徐的文化水平不如李讷,平日里很多事情也说不到一起去,甚至要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李讷想出去散散心,但小徐说家里还有很多活要干呢,看到李讷每天看书,小徐认为那也是不务正业,俩人的分歧很大,如果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李讷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至于离婚一事情另外再说。李讷长这么大也没有经历过这些委屈,还让毛远志一定不要告诉毛主席。
1972年,李敏生娃前,听说那几日毛主席的身体不好,李敏特地抽空来到北京看望父亲,也谈到了李讷的事情。
李敏说自己之前曾流产过,现在又怀孕了,不知道该不该生,怕养不起。毛主席安慰说:“一定要生下来,生活困难和孩子没有关系,养不起爸爸拿稿费帮助你。”
李敏知道父亲的好意,自己虽然生活拮据,但咬咬牙还是可以的。如今孔继宁也10岁了,该上小学3年级了,临走的时候还问妹妹李讷的情况,毛主席摇摇头说:“她妈妈天天说娃娃,李讷一直没有回来。”
毛主席说,他也刚刚知道,李讷离婚的时候怀孕了,然后又把孩子生下来了,一个离婚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真是难上加难。
听说了女儿在农村生活如此困难,毛主席自然是心情沉重。身体本来就不好的他,为女儿的事情十分着急。随后毛主席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给毛远志夫妇打个招呼,快让李讷回来吧,让她快点回到爸爸身边,在干校3年了,也该结业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毛主席眼泪婆娑,一想起女儿受的委屈,心里很是难受。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讷知道父亲的担忧,可是一直没有回来,直到1974年才回到中南海。
图 | 李讷小时候
经过3年多的劳动锻炼,李讷在身体素质上和心理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人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回中南海前,李讷特地把父亲送的礼物带在身边。
李讷在中央办公厅的“五七”干校锻炼,编制仍然属于办公厅,作为领导干部的子女,李讷又回到了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前院,她来不及收拾东西,刚到中南海便朝着父亲的住处走去。
从两年前开始,毛主席的病情已经不容乐观,现在再加上白内障的困扰,两只眼睛基本看不见,摸东西靠耳朵听,行动也不方便,听说女儿回来了,激动的老父亲双手颤动不止。
长时间没有见女儿,心里既担心又高兴,李讷刚走进屋子就落泪了,看到一屋子的医疗器械,李讷止不住抽泣起来,毛主席听到声音,踉踉跄跄地朝着走去,李讷一把扑在父亲怀里。
“我的娃娃啊,你怎么不回来看爸爸呀?是不是恨爸爸,和爸爸赌气了?”毛主席哽咽地说。
图 | 毛主席晚年
李讷一边擦着父亲的泪水一边说:“没有,爸爸,女儿没有赌气,是女儿的婚姻出现了问题,我没有脸面见爸爸了。”
毛主席抱着李讷说:“爸爸不怪你,爸爸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你受了多少苦,爸爸都知道。”
父女两心情平静下来后,毛主席把手伸到李讷面前,在寻找着什么,李讷用手在父亲面前晃了晃,然后看向张玉凤。张玉凤告诉李讷,毛主席现在眼睛在消炎,两只眼睛暂时失明,你爸爸想摸你的脸呢。
李讷听到这一句话,失声痛哭,赶紧把父亲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毛主席像是在辨认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这一幕让张玉凤也抽泣起来。毛主席说:“娃娃不瘦,农村的日头伤人也养人,不瘦。”
李讷依偎在父亲怀里,委屈地说:“爸爸,我再也不会离开您了。”毛主席叹着气:“都过去了,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和爸爸说,生活费不够就从爸爸稿费中拿。”
面对这样爱自己的父亲,李讷只有无限的愧疚,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回到中南海两年后,父亲就离开了自己,面对这一切,李讷心痛而无言。
想念爸爸
1976年,对于李讷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全国人民悲痛不已,李讷在屋子里泣不成声,想起来父亲对自己的爱,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毛主席逝世前,李敏曾专门去看望过父亲,当时毛主席已经病情严重,甚至说话都极其吃力。李敏从中南海出来后,已经感觉到父亲病情的严重性,殊不知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图|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
华国锋和中央的各位领导商量后,决定永远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这对全国人民来说,对毛主席的子孙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办公厅收拾毛主席的遗体,一部分将会交给纪念馆保存,有一些要交给伟人的子女。在毛主席的柜子里,有一个桃形的书签,被李讷一眼认了出来。
那是1954年毛主席过生日的时候李讷送给父亲的,正在读初中的李讷,想要给父亲送个亲手制作的礼物,但是这个书签做了很久很久。
小姑娘郑重其事,不惜错过父亲生日也要亲手制作。她送给父亲的时候,毛主席正在睡觉,她便给爸爸写了一封信。没有想到,这件礼物和这封信居然被毛主席珍藏了一生。
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
亲爱的爸爸:
您正在睡觉吗,您一定睡得很香吧,您一定奇怪,我为什么要突然给您写信。事情是这样的,您的生日快到了,我想给您绣一块手绢,可是还没有绣好,您的生日就过去了,于是我就没有送,因为我知道您不会生气,您是我的好爸爸,对吗?这份礼物也许您不喜欢,但这是我亲手做出来的,东西虽然小,但表示我的心意,我愿我最亲的小爸爸永远年轻,慈祥,乐观,您教导我是怎样生活,怎样去做人,我爱您啊小爸爸,我愿您永远活着和我们在一起。
吻你。
热烈爱着你的女儿,李讷。
1955年2月8日
如今,李讷看到这一幕,往事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几十年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父亲也永远离开了自己。
看着这个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她感慨不已:当年爸爸刚看到这个礼物一定很高兴吧。一颗泪珠顺着她的脸颊落了下来:“爸爸,您真的走了吗?我好想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