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跟在导游后面,李内什么也没说,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毛主席的故居上,她在里面呆了很久。
等她出来后,她向导游询问道:“毛主席父母的坟在哪?我想去看看。”图|李讷
来到坟前,李讷深深地鞠了三躬。很快,她沉闷的抽泣声引起了周围游客的注意,陪同的丈夫王景春见状赶忙把她扶了起来。韶山领导认出了李讷,他略带责备地说道:“你来的时候,怎么不打声招呼?”
李讷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回答道:“我是江青的女儿,不太方便……”
尔后,望着李讷等人的离开,游客们纷纷投去了敬佩的目光,看着穿着素朴、低调行事的李讷,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竖起大拇指,不禁夸赞道:“不愧是毛主席的女儿!”
不要“骄娇”二气
1940年8月,小李讷在延安中央医院出生了。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毛主席爸爸骑着大马来医院看她,对她是抱不够、亲不够。后来,小李讷长大了,她管毛主席叫“小爸爸”,主席叫她“大娃娃”。虽然战争年代条件艰苦,但是李讷在主席身边依旧度过了一个格外美好的童年。
图|李讷和毛主席
小时候,李讷和军队干部们的孩子一样,一起到大食堂吃饭。由于当时国民党对延安实行经济封锁,所以食物很单一,也很短缺。常吃的食物来来回回就是3种,小米饭、山药蛋、黑豆。好在战争年代,大家的情绪很高涨,并没有认为很苦。小孩儿就更不懂了。不过,有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他们说‘吃黑豆会把牙齿吃黑’。李讷听到后,她捂着嘴就去找主席父亲了。毛主席笑着对她说:“那绝对不会的,常吃黑豆对身体好。”
当时,主席是有“小灶”的,一来是为了节约时间,二来是指挥作战导致主席的作息不规律,经常半夜加餐,这样比较便捷。按理说,主席完全可以让“小灶”顺便把李讷的饭也做了,可主席坚决让李讷去吃大食堂。他认为李讷没有为人民做出贡献,就不应该享受人民赋予他的特殊权利。实际上,主席的“小灶”也是一些平常的伙食。最多不过,主席指挥打仗过于疲劳时,他会要一碗红烧肉来补充脑筋。
1960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主席为中央干部带头,坚持“三不”政策: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这样一来,有好长时间,主席的腿肿得不成样子,用手指按下去就是一个很深的坑。而李讷在学校吃不饱饭,脸色很难看。她偶尔回家吃饭,见桌上有饭菜,她就狼吞虎咽地吃,那时候她还小,不懂事。主席也不责怪她,只是默默地吃着自己很少的定量菜。
图|毛主席和李讷
即便有时可以打打牙祭,可李讷依旧吃不饱,一天,卫士尹荆山问她:“小李讷,你脸色这么不好,是不是生病了?”
李讷犹豫了半天,她才小声地说道:“叔叔,我确实很饿……”
尹荆山的心里又急又难过。况且不说李讷是领袖的孩子,就是普通小孩饿成那个样子,也太让人可怜了。
就这样,卫士们之间一商量,决定搞点饼干给李讷带回学校去吃。不料,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了,他发了很大的脾气,对卫士们一顿批评,并责备他们“搞特殊化。”
上大学后,李讷对父亲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开始有些抵触了。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住,也没有给主席写信。直到1962年新春来临之际,她才给主席寄了一张贺卡。对此,主席在情感上有些接受不了,1月9日,他给李讷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贺卡收到,高兴。
你为什么不写封信给我呢?为什么那样吝啬呢?
你不爱爸爸了,是不是?我希望你不是,你是爱我的,只因我对你帮助太少,缺乏长谈,互不交心,所以如此。
你给我来封信吧!
祝你上进!
图|毛主席和李讷
李讷收到信之后,她的心结打开了,原来主席爸爸是爱她的。之前淤堵在她内心的烦恼被一扫而空,回想往事,从小到大,主席对她虽然严厉了一些,但是不乏温情。细想过去在主席身边的小幸福,又想到主席如今已到了古稀之年。作为女儿不能为父着想,还要让他操心,实在不该!想到这里,她急忙给毛主席回了信。从此以后,李讷再没有与主席闹过“冷战”了。
图|毛主席和李讷
据李讷回忆说:
“父亲的家教,真正触及我思想的就是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内,父亲与我前前后后通了10余封信。他总是鼓励我‘为人一定要有意志,要有毅力’,他也总是告诫我‘不要特殊,不要骄娇二气,不要自以为是。’”
主席嫁女儿
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主席派李讷去了江西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此时,李讷已经是而立之年了,大家挂念着她的终身大事,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可李讷一个都看不上,她要找一个农民干部结婚。
图|曹全夫
后来,他同北戴河管理处服务员小徐相爱了。1970年8月,李讷和小徐的结婚申请递交给了曹全夫(毛志远的丈夫),1971年上半年,曹全夫给主席和江青写了一封信,对李讷结婚对象做了介绍,信中是这样介绍的:
……该同志身体健康,精明能干,政治可靠,年龄比李讷小一些,其父是山海关车站的扳道工。小徐的出身没有任何问题,本人情况比较好,现在他俩感情很好,如果主席和江青同志同意的话,他们近期就可以登记结婚。
随后,主席在信中批示:孩子的婚姻由孩子自己决定,我们不宜干涉。江青看过信之后,她虽不同意,但也不愿违背主席的意思,她只好一言不发。
图|江青和毛主席
1971年9月下旬的一天,汪东兴找来了毛主席办公室做内勤工作的小路,让他代表李讷的“娘家人”去江西参加婚礼。临走的时候,主席交给他一封毛主席的亲笔信和一个白色的包袱。
据小路同志回忆称:
天热加上走得急, 又扛着几十斤重的大包袱, 当我走到火车站军人售票窗口时, 已是汗流颊背、挥汗如雨了。
小路想着:主席嫁女儿,应该陪嫁一些高端的礼物啊!这是人之常情嘛!
之后,当他见到李讷,他很郑重地将信和包袱交到了李讷的手中。从小路激动的表情来看,李讷感觉包袱里肯定装着不寻常的礼物,可等她完全打开后,在场的所有来宾都傻眼了,包袱里装着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毛主席的用意很清楚,他想让他的子孙后代学习马列主义,以后为革命工作做贡献。接下来就是简单的婚礼了,在曹全夫的主持下,新郎新娘对着毛主席像三鞠躬,仪式结束送入洞房。三天之后,李讷、小徐跟随小路一起乘火车回到了北京。
几个月后,由于夫妻二人的学识、爱好、个性等多方面合不来,所以他们分居了。这个时候,李讷已经怀孕了,其后生下一个儿子,起名为徐小宇。之后一年,两人正式离婚,小徐回到了山东老家,而李讷开始独自一人抚养小孩。
图|毛主席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李讷有了小孩,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不过,她依旧没能从失败的婚姻里走出来,她神经衰弱症越来越严重了。主席关心她的身体,派警卫们每天接送徐小宇上幼儿园。其中,有个警卫员曾在回忆录中这样记录:
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他(徐小宇)看到一个小孩穿着小皮鞋,拿着冰棍吃,就仰着小脸对我说:“叔叔,我不吃冰棍,省了钱我也买皮鞋。”他是想吃冰棍又想穿皮鞋呀。
我用自己的5分钱(新战士每月只有6元津贴)给他买了冰棍,小家伙赶紧接过去,说:“谢谢叔叔。”他舍不得咬,而是用舌头舔着吃,真够可怜的。
生活是艰苦的,没有丈夫、没有父母的帮衬,当时,李讷每个月只有100多元的工资。除了生活开销、吃药治病外,还要支付保姆的工资。这样一来,本就患病的她就很难支撑下去了。但她不敢给主席写信,而是找到了一个中间人寻求帮助。这个中间人一听说是主席的女儿,他立即把李讷生活艰难的情况汇报给了主席。毛主席也很心疼女儿,给她寄了一笔稿费,让她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希望。
图|毛主席
70年代,主席的病情已经越发严重了,他的身体很虚弱,说话断断续续,好在他的头脑还很清楚,记忆力保持得不错。一天,李讷来中南海探望父亲,父亲躺在床上,握着她的手,艰难地说了很多话,还亲切地责备她:“为何不常来看他”。李讷忍住眼泪,紧紧地握住主席的手。李讷心想:不是不愿意来,而是来不了啊!
李讷临走的时候,主席对她语重心长地说:“常回韶山看看,看看韶山的人民们。”这句话,李讷牢牢地记在了心上。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这个交代也成了主席的遗愿,李讷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父亲嘱咐的这件事情。
图|毛主席在韶山
80年代,对于李讷而言,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父亲去世不久,母亲还在服刑,被病魔缠身的她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那段时间,犹如太阳进了乌云里,一切都是灰蒙蒙的。因为李讷性格偏冷淡,不喜言语,所以她身边很少有人留意她。好在主席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和家庭保姆韩桂馨还记着她。
1984年这一年,在李银桥的前线搭桥下,李讷结识了王景春。主席在生前曾嘱咐过李讷,不让她嫁给干部高干。虽然王景春当过主席的警卫,有参谋长的军衔,但是现在他已经离休了,完全是个平民百姓了,所以二人的结合,并没有违背主席的意愿。
图|李银桥和韩桂馨
两人结婚后,夫妻恩爱,王景春一方面操持家务,一方面照顾患病的李讷。以前,李讷住的地方离合同医院很近,看病比较方便。后来,她搬到了离合同医院很远的地方,看病坐公交、地铁很不方便。她的身体很胖,行动不自如。中央得知这个消息后,给李讷安排了一辆小轿车,不是固定的,但相比以前便捷了不少。对此,李讷非常感激党组织对她的关怀。
实际上,凭借李讷的特殊身份,她完全可以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的,相信党组织都是不会拒绝的。但是李讷始终低调行事,即使在万分艰难的情况下,只要她自己还能行动,她就不会劳烦当地政府。
图|李讷
从小到大,李讷始终把主席的谆谆教导放在心尖上。“不搞特殊化”、“夹着尾巴做人”、“低调行事”等等,李讷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她的人生目标没有偏离轨道。
她始终记得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北京上学那会儿,主席不让她在家长栏里写自己的名字,当时,她只能写父亲的保健医生王鹤滨的名字。主席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让她融入到普通的生活,不以“毛泽东的女儿”为炫耀的资本。
如今,只有回韶山这一件大事了。这么多年,她因没回韶山,心里很不舒服。一方面碍于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无人随行。在李讷结婚的同年,她和丈夫在不惊动任何领导的情况下,开着一辆小车秘密地回了韶山。
完成主席的遗愿
84年8月的一天,李讷回到了韶山老家,这里虽然不是她出生的地方,但是这里有她的根。去之前,李讷在心里不止一遍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控制好情绪,千万不能哭出来。但当她看到韶山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时,她的内心控制不住地激动。
图|李讷和王景春
当她走到一个竖着“这是毛主席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的牌子时,她想起了逝去了八年的父亲,想起了父亲与她相处的点点滴滴。曾在61年的时候,她向父亲请求“想来韶山看看”。可那个时候毛主席担心女儿的身体状况,就没让她来。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吧!李讷心想,如果父亲和她一起来韶山,两人同时看到这块牌子时,父亲会对她说什么呢?
想到这里,李讷扑通一声跪下了,这一跪,是为了深情缅怀父亲;这一跪,是为了祭奠她生根的地方;这一跪,是为了代表父亲向韶山的父老乡亲致谢。许久之后,在丈夫王景春的陪同下,李讷朝着下一个地方走去……
图|李讷和王景春
接着,李讷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她比所有人都看得仔细,屋内陈设的物件,记录着主席过往的生活痕迹。对她而言,意义非凡。从故居出来后,她向导游打听了毛主席父母的坟墓。
爷爷奶奶的坟墓没有修葺,看上去非常地简陋。她对着坟墓深深地鞠了三躬,轻声说道:“爷爷奶奶,我来看你们了。”良久她才起身。李讷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眼泪像涓涓泉水一样,奔涌而出,止都止不住。当时,周围很多的人都注意到了这个朴素又特别的女游客。
王景春见状,赶紧搀扶着李讷起来。这次回韶山,当地领导认出了她,见李讷露出为难的表情,宽慰道:“不错,你是江青的女儿。但你更是毛主席的女儿啊?你回了韶山,这里不就是你的家嘛!”
图|李讷和王景春
听到这话,李讷的心结被打开了。她觉得父亲热爱家乡,即便是临终前夕还要回家看看。除了看家乡的一草一木,曾经留存记忆的地方,他更看重的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李讷知道,主席曾经有个韶山乘凉梦,他想着退休后,在韶山盖上一个小棚子,回归田园生活。
之后,李讷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她仿佛看到了主席躺在摇椅上,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小孩们讲故事。李讷也变成了小孩,一脸洋溢着幸福依偎在主席的身旁。
不知不觉,李讷的泪水再一次打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