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僧兵”二字,人们不仅会问:“僧人以善为本,以慈为怀,有百丈清规之约。既为兵,还要打要杀,这不犯成了吗?”历史上,全国数万座寺院,唯有少林寺等少数寺院才有僧兵,其他概无此说。按佛教的规距,沙弥起码得坚守五戒(戒杀、盗、酒、妄、淫)。少林僧兵犯戒征战,打杀贼寇,究竟属恶属善,思理便知。嵩山少林寺自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跋陀开创后,出现了拳捷骁武的和尚僧稠,在他的影响下,众僧长年习武,形成了少林拳械。
后来,十三僧护唐有功,唐王李世民封爵赐田,并准子少林寺常备僧兵。从那时起,少林寺便拥有了第一支真正的僧兵队伍,而僧兵制度也得以确立。宋代少林武术如何,少林僧兵有何活动,不见详细记载。清人曹焕斗所著《拳经》一书中说: “拳法之由来,本于少林寺,自宋太祖学于其中,而名遂传天下,其后温家有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皆海内外传也。”
《宋史》中也有过和尚从军的记述。如《宋史.范致虚传》中就说,有僧赵宗印从军,以僧为一军,称“尊胜队”。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金兀术以粘罕为前锋,举兵侵犯中原,知府下令到少林寺派僧兵参战,少林寺僧惠威、惠林带少林僧兵五百。赴黄河两岸截击金兵。元代对少林僧兵的记述也不多。明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顶峰,不仅武技超前,而且僧兵制度全面确立。
一是建立僧兵的组织。在明代,僧兵并非零星补充部队,而是成建制和相对独立参加抗倭战事。如《倭变事略》中有僧兵云:“吾辈不受中丞约束。”顾炎武《日知录》亦云,抗倭僧兵是“自为队伍”。《云间杂志》则云,僧兵“其首号月空,次号自然”,月空为领兵僧。
二是僧兵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精通阵法。如《倭变事略》载,僧兵破敌的“蝴蝶阵”。《僧兵首捷记》 说“僧兵骁勇,不以首级论功”,说明僧兵杀倭寇是为了保卫国家,而不是为了奖赏。
三是僧兵武器装备相对统一,以铁棍为主,如《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称:僧兵作战“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倭变事略》云:“僧以铁棍击杀之。”
四是寓兵于僧。“时危卿做将, 事定复为僧”,僧兵由国家供养。少林寺现存“豁免粮差”碑四道。
五是立功僧兵获得皇帝封赏。
这些制度保障了僧兵的战斗力,也为少林功夫的传播、吸纳、创新、弘扬提供了动力。而到了清朝时期,朝廷腐朽,清廷担心少林寺僧兵叛逆,多次降旨禁武,迫使僧兵自散,大部分武僧出山周游四方,少数在少林寺也转入深夜偷练武功。如今四海升平,自然不需要僧兵,而练武也成了一种强身健体的方法,少林功夫也越来越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