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品牌日,中国智造品牌论坛及央企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果展将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中央企业不断增强创新创造意识,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中核集团以华龙并网彰显“中国强度”,航天科技以载人航天创造“中国高度”,中国船舶以蛟龙潜海成就“中国深度”,中国中铁以建造技术展现“中国力度”,中国中车集团以高速列车提升“中国速度”,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电科、中国航发、中国海油、国机集团、中国建筑、中国商飞、中国铁建等一批中央企业打造了诸多“硬核”装备、国家名片。
中国中铁加大研发投入,联合产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在智能高铁、智能高速公路、智慧城市、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推进新技术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实践运用,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127项、詹天佑奖151项。坚持在国际合作中做大中国智造品牌,中铁盾构装备为巴黎地铁项目提供了“中铁方案”,标志着中国盾构进入全球顶级高端市场。
中国电科围绕当前国际竞争形势,畅谈了中国电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实践。中国电科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体系布局、系统推进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技术突破、产品开发、产业升级和生态构建,全力支撑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国电科正积极构筑自主创新的“核心圈”和产业发展的“朋友圈”,全面增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品牌核心竞争力,携手打造中国智造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中国一重作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行业领军企业,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创新引领发展,完成了以CAP1400示范工程为代表的重点项目研制,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完成了世界最大的2400吨沸腾床渣油加氢反应器,屡次刷新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领域的世界之最。近年来,作为传统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中国一重,也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着力在高强度、轻量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核心制造能力,积极推进产品结构高端化服务化,推进生产制造智能化绿色化。
国机集团分享了企业在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强化质量品牌工程支撑、重视领军人才团队锻造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工业强基与质量品牌建设提出了建议。
中国中车集团认为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通过产品制造及运营管理数字化、产品及研发数字化、产品服务数字化,重点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推动技术、业务、管理、文化的全面变革。
中国建材聚焦无机非金属材料“卡脖子”技术和科技前沿领域加强创新攻关,开发出一系列重要新材料和新装备, 中国建材还突破了高性能玻璃纤维、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等一批新材料“卡脖子”封锁,实现工业化量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交集团研发的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新一代港机及自动化装卸系统、绿色智能搅拌设备等核心装备及配套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跻身世界前列。未来中交集团将在智能港口、智慧公路、智能停车、智能疏浚装备、智能筑路设备等领域加快转型升级, 积极开展基建领域技术装备原创性研究,着力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国产化、智能化进程 。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副总经理向巧围绕“从航空发动机看智能制造”,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围绕“双循环格局下的产业链”,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高宗余围绕 “中国桥梁的创新与发展”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主题讲座。
本次论坛配套举办的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围绕“中国智造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共有中国中铁、中核集团、航空工业等22家中央企业参展, 展示了中央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参展展品包括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模型、低速磁悬浮列车模型、华龙一号核电站机组模型等30余台套,一汽红旗H9轿车、东风汽车岚图高端电动汽车两辆实车也参加了展出,现场还有中交集团VR展台、中国中铁盾构驾驶模拟体验仓等展品,为观展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参展体验。(总台央视记者 李伟代)
(编辑 刘立江)